书赞小说>耽美小说>[历史同人] 盘点“妖妃毒后”逼疯诸皇【完结】>第17章 努尔哈赤:这是一道送命题

  =========================================

  皇太极和吴克善刚刚赶到院子外面的大门口,就看见里头的高大的木门打开,大玉儿走了进去。

  大福晋阿巴亥与大玉儿擦身而过,给了一个同情的眼色,大玉儿微笑行了个礼,看着她把门带上。

  硕大的宫殿里,就剩下了大玉儿和汗王两个人。

  宫殿很高大,里头黑沉沉的,大玉儿好一会儿才适应了光线,看到汗王坐在阴影里,身后衬着罕见的白色老虎皮。

  皇太极和吴克善一路小跑,赶到宫门口,正好宫门沉沉地关上。

  来者是客。阿巴亥招呼外头的三个人,偏殿喝茶,坐着等。

  三个人一脸阴沉,谁也不肯。

  皇太极进院的时候,多尔衮叫了一声“四哥”,皇太极脸皮动了一下,躲开了多尔衮的视线。

  院子里一片寂静,再也无人说一句话。

  吴克善的神情一直很紧张。

  他的手一直按在刀把上。

  如果妹子一有惊慌之声,他就冲进去,擒贼先擒王。原本是儿女亲家,说不得也得反目成仇。

  里头微微传来说话的语声,可惜谁也听不清。

  过了几乎有好几辈子那么久,沉重的木门终于打开,大玉儿从里面走出来了。

  里头低沉的声音,呼唤了一声皇太极。

  皇太极忐忑不安地走进去,暗沉的光线下,他看到的父汗,有点颓唐,现出几分老相。

  努尔哈赤开口说话了,一句话好似说的十分艰难:“我会留下诏书,传位给你。”

  皇太极惊在了当地,半晌动弹不得。

  他心里千思万想,为之筹谋努力,就是这件事。

  也无数次掂量过父亲的心思。总觉得父亲其实并不属意于他。

  如今看父亲的神情,他的预判无疑是对的。

  接着,他的父亲好像十分疲累,连眼睛都抬不起来,他半阖着眼,对他挥了挥手:“带你的侧福晋回府去吧,好好对待她。”

  通过这一句话,皇太极判断,竟然是大玉儿让父亲改变了主意,把王位许给了他。

  但究竟是为什么,他猜不出来,也不敢问。

  皇太极带着一点惊喜,一点迷惘,一点劫后余生的松弛和不敢置信,出了父亲的门。

  站在阳光下,他的眼神掠过了多尔衮,投向大玉儿。

  大玉儿年轻美丽的脸如同水蜜桃一样的鲜嫩,可是眼神中透出一点历经世事的沧桑之意,默默走到皇太极身边,扶住皇太极的一只手臂,二人肩并肩,走向了汗王宫的大门口。

  吴克善松一口气,跟在他们背后。不用流血战争,滔天祸事就此平息,他心里佩服起了老汗王。

  还没等皇太极和大玉儿回到贝勒府,从汗王宫里传出来的八卦,已经传遍了全盛京。

  大家传的活灵活现,如同亲眼所见一般。都说,多尔衮此来真的是为了抢亲,兄弟这一争妻,新娘子已经被老汗王认定为祸国乱家的妖孽,杀人的心都有了。

  可是也不知怎么的,老汗王和新娘子关起门来说了一番话,一番话下来,天翻地覆。

  老汗王不光转了主意没杀新娘子,连从来不愿意明示的储位,都一口许给了四贝勒。

  这番传言下来,四贝勒新娶的侧福晋,从天降祸水摇身一变,成了天降福星。

  四贝勒起先丢了多大的脸,此刻这位侧福晋,就为他争回来了多大的脸。

  四大贝勒虎视眈眈了多少年的储君之位,因为媳妇一席话而落入囊中,这真叫一个旺夫,古往今来,还有比这位蒙古格格更旺夫的吗?

  大玉儿原本就名声在外,知书达理的满蒙第一美人,如今在街头巷尾的八卦热议中,更带了深不可测的神话色彩。

  * * *

  不论外头怎么热议四贝勒因祸得福,侧福晋天降福星,多尔衮是快要发疯了。

  眼睁睁看着大玉儿从门里出来,挽上了皇太极的胳膊,二人手挽着手走上了门外的马车,从始至终,大玉儿没有向他看上过一眼。

  少年的心像一块琉璃,在这个残酷的上午,瞬间跌在地上,摔成了一万片。

  他一把推开汗王的门,冲进去,咆哮道:“父汗,你为什么要逼着大玉儿嫁他不喜欢的人?”

  努尔哈赤没有怪儿子无礼。

  这一个上午,多尔衮失去了太多,失去了原本父亲心中属意的储君之位,失去了少年第一次的爱情。

  努尔哈赤抬眼,静静看着愤怒的少年:“孩子,我没有逼她,是她自己这样选的。”

  * * *

  努尔哈赤的确是问了大玉儿这个问题。

  他先告诉她,不会退婚。这一点努尔哈赤和吴克善态度一致,没有退婚这个选项。

  但是可以改婚约。

  现在她可以选择,是愿意嫁给多尔衮做大福晋,还是按照原来的婚约,嫁给皇太极做侧福晋。

  大玉儿静静地想了想。

  这不是一道送分题,是一道送命题。

  从表面上来说,是都可以,游牧部族没那么多的规矩禁忌,赫赫有名四大贝勒之中,就有一个不是努尔哈赤的亲生儿子。

  何况她,毕竟还没走进皇太极的家门。

  多尔衮与自己年貌相当,见自己有难飞马来救,可见是真心悦爱。

  年轻的少女,大概都想嫁给对自己倾心宝爱的少年郎吧。

  但是可惜,她没有选择。

  每个人都有雷区痛点。天纵英明如老汗王,也不例外。

  他的第一雷区,恐怕是女子悔婚。

  他年轻的时候,叶赫部有个女子,曾经许嫁又悔婚,结果兵戎相见,全族被灭。

  第二个雷区,恐怕是亲眷之间乱闹绯闻。

  他的长子代善是四大贝勒之首,公认的能干,可惜和他的大妃阿巴亥之间走的过于近了一些。

  其实两个人也未必就真的如何了,努尔哈赤也没有明面上惩罚过这两个人。

  只是,代善就此一落千丈,已经公认被排除了储君人选。

  * *

  大玉儿在思量。

  如果她按照一般小姑娘的心性,许嫁多尔衮,也未必就会有什么祸事当场发生。

  可是日后呢?

  努尔哈赤会憎恶了谁?记恨上谁?皇太极又会憎恶记恨上谁?

  当下她主意拿定,淡淡开口:“回大汗的话,愿意嫁四贝勒。但是如果四贝勒想退亲避嫌,我也必定成全他。”

  努尔哈赤看着眼前小姑娘坚定的神情,服了。

  人都有私欲,而私欲一定会成为一个人的软肋。人在自己的私欲面前,会失去冷静理性,失去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他最重要的两个儿子,今天这一件事,将自己的私欲暴露无遗。

  皇太极权欲熏心,过度在意父汗的看法,因而举棋不定。

  多尔衮纵情任性,过度无视他人的眼光,因而不计后果。

  眼前这十三岁的小姑娘,却能克服自己的私欲喜恶,能顾及权衡更多人的生死荣辱。

  这一件事上,她强过了两个未来的储君人选。

  努尔哈赤心内一阵怵然,第一次对天命有了敬畏。

  他忽然觉得,如果真的有天命,怕不是选中自己的儿子,而是选中了这个小姑娘。

  一念及此,努尔哈赤也被大玉儿提升了境界。

  他艰难地克服了自己的私欲,决定提早公布储君人选,选自己并不喜欢的皇太极。

  因为今天的一系列变故,他更真切地看到,皇太极想要储位的狠心那么大,如果他坚持扶持多尔衮,势必引起惨烈的流血凶杀,会害了很多人。

  努尔哈赤此举果真英明,后事如他所愿。

  一年之后,天命十一年,他在与大明的战斗中受伤不治,皇太极继承汗位。

  真实的历史时空里,这个过程充满阴谋流血凶杀,皇太极杀了多尔衮的母亲,二人结下不解之仇。在这个时空,一切得到和平过渡。

  真实的历史时空,大玉儿在皇太极家并不受宠,过的一路艰难,在这个时空,她一进门就树立了深不可测的光环和不容置疑的威信,早早成为实际上的掌家话事人。

  皇太极并不明白为什么一切得来的如此容易,他什么时候想起来这回事,什么时候还是会沉浸于命悬一线、死里逃生的后怕。

  这还没过去多长时间,第三次天音现示又来了。

  皇太极当场就是一个哆嗦。

  这还没完了,让不让人活了?

  银白色光幕扭曲出七彩幻光,那个女声清晰地传了出来:“本期视频,我们聚焦在大明朝天启年间,看看都发生了什么罕见的奇谈怪事……”

  皇太极长长松了口气。

  终于不是专门跟他过不去了,改成对山海关内的老朱家下手了。

  他换了一个轻松的看戏心态:“上茶来。”

  听了一会儿,他的神情越来越兴奋:“快来人!笔墨纸砚!速速记下。”

  这可比探子打探来的消息真切多了。

  * *

  山海关内的老朱家,是天启朝七年。

  天启皇帝朱由校一如即往,沉迷于静室之内。

  他不炼丹不制药,一屋子的木匠家伙,一屋子的木匠活儿。各种精巧的手工制品,都是他做的。

  自己可真是太棒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加起来,也未必赶的上他。

  劈啦啪啦一阵乱响,银白色光幕出现成形,身边大太监跟着出现:“皇上,天命现示,需得恭敬聆听。”

  朱由校气的闭了眼。

  不是刚现示过没多久吗,大清朝皇太后啥的。跟他没有一毛钱关系,还一次一次拉着他听。

  他十分不情愿地,跟着大太监来到了前朝,虽然年轻,但身形微胖,脑门上微微见了汗。

  群臣百官都在,皇帝虽然不临朝,还有内阁六部,在维持着国家的正常运转。

  时间是清晨时分,初升的太阳照着矗立了两百年的太和殿。

  光幕这回升级改版了,里头清清楚楚,也出现了一个太和殿。

  群臣压不住惊讶之声,熟悉的女声出现:“天启年间,出现了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宦官,皇上都称他为亚父。”

  这比凭空出现太和殿还劲爆呢。

  众人的眼光偷偷瞟向了皇帝身边的大太监魏忠贤。

  另一时空的秦始皇听到这句话,抚了抚胸口,这句话听的,怎么这么不舒服呢。

  这句话扎了他的心,还扎了两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