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孟太后和梁红玉陪着小皇帝祭天,以告慰徽钦二宗的在天之灵,并以金国使者和秦桧的人头为祭,昭告天下,兴兵北上,誓要踏平金都,为二帝和死难的北宋百姓报仇,跟着刘娥看直播的赵祯一个哆嗦,刚抬头看了眼女帝,立刻低下头。

  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祸从口出,这时候绝不可多嘴。

  刘娥并未看他,而是对着直播屏幕说道:“像赵佶赵桓赵构父子这种卑躬屈膝认贼作父的皇帝,的确有还不如没有。”

  似乎感觉到赵祯的不安,她冲着赵祯微微颔首,说道:“受益(宋仁宗赵祯原名赵受益),你也看了,他们虽然不是你的子嗣,也是你们赵氏一脉相传,这皇帝当的越久,传得越远,就越发不讲章法。”

  “就算你是个好的,也无法保证你的子子孙孙能够如你一般。”

  “身为一国之君,万民之主,受千万人供养,本当普济民生,若是做不到,哪怕无为而治,也好过鱼肉百姓,外不能御敌,内不能安民,这样的皇帝,要来何用?”

  “神谕说的不错,以大宋君王与士大夫共治之策,普及教育,提高民智,富国富民之后,施行天子垂拱而治的君主立宪制,好过这般父子家天下,一人犯错累及天下百姓。受益,只是如此,皇权必然受到诸多限制,你可愿意?”

  说着说着忽然问题转到了自己身上,赵祯立刻答道:“儿臣愿意。”

  生怕答得不够明白,他又补充说道:“儿臣这两年随官家学习治国之道,看了不少神幕直播,方知昔日之过。官家如此,亦是为儿臣和天下百姓着想,岂会不愿?”

  刘娥看着他的双眼,半响,方才缓缓点头,说道:“你虽无子,却也不必再过继他人之子。倒是你膝下的五个女儿里,周国大长公主德才兼备,又是长女,便以她作为皇太孙吧!女帝不易,如今女举方兴,也出了不少人才,若是因你之故半途而废,那朕这些年的苦心也就白费了。”

  “儿臣明白。”赵祯已是泣不成声,跪倒在地,“儿臣必当谨遵母命,绝无更改。”

  刘娥长叹一声,挥挥手,让他离开,方才对着镜中的画面苦笑一声。

  赵祯十二岁继承帝位,不到一年就因为她称帝从大宋皇帝又变成了皇太子,有武周之事在先,他起初还战战兢兢,生怕自己也步上李唐皇子的后尘,到后来发现女帝根本不在乎谁来继承皇位。

  连朝中的格局,女帝也大刀阔斧地改制,从原来的宰相辅政,枢密院领兵,扩充到内阁三殿大学士集体议政,除了左右宰相和枢密使之外,三殿各有四人,被称为十五学士阁,下设三司六部,分管政务。

  朝中大事,若有各部不决者,呈报内阁商议裁定后,方由皇帝批阅下旨。

  在刘娥主政十余年期间,内阁已渐渐成势,主持政务,到后来几乎无需刘娥费心,便可将一应政务处理得妥妥当当。

  再加上废除了前朝弊政,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后,狄青又率兵将辽人和塞外女真等部平定,按照女帝从天幕神谕中所得来的技法,打散了塞外各族部落,划分马场草场后,又开办了不少工场和榷场,不但能与他们交易盐茶,还大量收购牧民所产的皮毛肉食,仅此一项,就给国库增加了近两成的收入。

  要知道,这几年来,新宸朝无需向辽人进贡岁币,又大力推动农工商和海上贸易,一年的国库收入,几乎十几倍于前朝,这两成收入,差不多就等于前朝近三年的收入。

  有足够的经济收入,才能支撑起足够的学校,新宸朝的学校从村镇社学开始,到县学州学府学乃至京城的太学,不分男女,皆可入学,每年的科考,已成为寻常事,虽然没有前朝那么多对士子的优遇,但让更多人识字开智,学习也不仅仅限于四书五经之中,而是工农算法兵等百家杂学皆有,就给了大家更多的选择。

  哪怕不能科举当官,亦可以做个账房掌柜,或许学点技术,到官办或私营的工场,都能找到工作。

  南方的粮产真的可以做到“湖广熟,天下足”的时候,更多的人进入新型的工场里,采茶织布,烧瓷酿酒,修路造船……

  原本担心官方办工场会与民争利的文官们,发现官方的工场给予的学徒和工人培训,作为一种指引和规范,让商人们也跟着学习参考,而不是竭泽而渔,榨取工人的血汗钱,能够让更多的百姓有足以温饱的工作,也给失去土地的流民和老弱新的工作机会,以往经常出现的难民流民之乱在不知不觉中消弭无形,终于安下心来严格按照新宸朝的新法工作。

  刘娥年少时遭遇的苦难,让她的身体旧患丛生,哪怕陈曦给她找了不少后世的养生知识讲座,依然无法再延长她的生命。

  她比原来的世界里多活了十年,新宸朝二十一年去世时,赵祯的长女周国大长公主赵熙和十五岁,封为皇太女,拜师内阁文华殿大学士谢希孟,开始在六部轮流观政,赵祯继位后十年,主动禅位与赵熙和,宁可做个逍遥自在的太上皇,走出皇城,看看如今的山河锦绣,也不愿再困在皇城中做皇帝了。

  他原本就擅长书画,尤其擅长飞白书,游历山河之间,于此道感悟良多,在后世的记载中,他不再是个仅止于“仁”字的仁君皇帝,还多了个书法家的名号。

  当然,相比在另一个时空里,他那个创造了“瘦金体”的书法家皇帝侄孙后人,他得到的更多是美誉,尤其是在位期间没有受朝臣唆使废除女帝刘娥制定的政策,不仅继续推进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女举和武举,进一步扩大了各级学校的教育普及,还主动将皇位让给了长女,让新宸朝的政策能够持续进行。

  经历三朝皇帝中有两任女帝,前后五十多年的改革,新宸朝终于摆脱了原本大宋的命运,不仅解决了北方辽国和女真族的威胁,而且从皇位传承到科举选官制度,一步步实现文武并进,男女平等,在历史的长河中,劈出一条支流,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

  这一切,也被陈曦转播给了另一个平行时空里的梁红玉母子。

  这个时空已经过去了十五年,孟太后已经在两年前薨逝,赵复两年前正式亲政,却也没有再收回已经交付给内阁学士和宰相们的权力,只是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御史台的巡察御史身上。

  他从记事起,就跟在孟太后身边,不光学习四书五经帝范史记,还要接受来自那个神奇天幕的每日直播和转播,从过去时空的刘太后扭转政局开辟新世界,到未来世界的全球播报,都让他大开眼界。

  更重要的是,孟太后并没有避讳他的出身,甚至在他懂事之后,就曾亲自告诉过他,当初他和那个“韩延美”的故事。

  他甚至庆幸,自己并没有赵家软骨头的血脉,反倒是对自己身负一直从小到大就照顾他,本就十分亲近的安国夫人梁红玉和咸安郡王韩世忠的血脉,长出了口气。

  哪怕现在已经收复了江北,重回汴京都城,可靖康之耻犹记于心,就连身为皇帝的赵复,都十分嫌弃自己“晦气二宗”的血脉。

  尤其是当岳飞和梁红玉挥师北上时,金人竟拿被俘为奴的北宋君臣来交换俘虏,其中甚至还有徽宗和钦宗在五国城时生下的儿女。

  而当初被他们强掳到金大都的宗室贵女,死的死,残的残,还有些被金人将领和王侯收入内宅的,起初都是为奴婢玩物一般,后来被宋军打败几次后,方才正名为妾为侧夫人,不至于再往死里残害。

  至于浣衣院的女奴们,在梁红玉上一次率娘子军暗探五国城时,就已经派人明里暗里将里面的人转移出去。

  那段时间,金大都每天半夜的夜香车多了一半的数目,城卫还当是这一年的冬天太冷以至于冻死的奴隶和乞丐太多,才让兼职弃尸乱葬岗的夜香人多了不少活计。

  交换的俘虏收下了,可议和之事宋人断然拒绝,赵复当时还特地拿自己的名字告诉金使:“朕的名字,就是光复的复,复兴的复,不收复失地,光复大宋,朕这名字岂不是白叫了?”

  该打照打,绝不手软。

  没有人再给岳飞十二道金牌临阵召回,没有人再阻拦梁红玉的娘子军驰骋疆场,想要偏安一隅的官员们在看到了天幕直播后,再也不敢冒天下之怒求和自保,反倒是为了给北伐军供应粮草物资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的百姓们短短两年时间就种出更多粮食,跟着北伐军一边北上一边收复失地一边恢复种田生产。

  孟太后和赵复在颁布勤王令的同时,也颁布了开荒令,江北无主之地,若无原主地契和官府黄册记录者,皆可分给开荒者,登记开荒后三年内免税,五年内税赋减半……

  随着一系列新政的颁发,被摧残得千里无人烟的江北各地,一年年恢复生息,十年间,虽然人口尚未恢复到靖康之前,但比前几年的惨状,已经好了许多,加上江南的粮食和工商业及海上航线带来的收益,国库甚至比靖康之前还要充裕。

  赵复正式亲政时,拜韩世忠为太傅,梁红玉加封护国夫人,岳飞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正式迁都回汴京,下旨征讨金国,一雪靖康之耻。

  陈曦看到这里,长长地出了口气。

  “靖康耻,今朝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