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耽美小说>[红楼] 彪悍红楼【完结】>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林海腾挪出四天时间, 就是想有空闲带孩子们游玩踏青,放松身心。

  他们在温泉客栈里叫了上等席面,吃饱喝足以后又让老板请来了戏班, 边泡温泉边听戏, 好不悠闲惬意。

  春暖花开时出来赏春的不止他们一家, 戏班在中庭演出, 四周全是来游玩的客人, 每唱完一折都有赏钱落下, 砸在临时搭建的戏台上当当做响, 叫好声响成一片。

  黛玉裹着大棉布巾, 泡在池子里听得摇头晃脑, 吕剧以坠琴、扬琴、三弦和琵琶伴奏, 唱腔朴实,优美自然, 听不懂当地方言也不要紧,只听曲调就很悦耳了。

  奶娘和两个大丫头也泡在池子里,她们在家里泡浴堂早就习惯了,还学黛玉弄个木托盘漂在水面上,摆上蜜饯茶水,时不时拈一个吃, 十分会享受。

  乐太太已近耳顺之年,跟丈夫走南闯北什么没见识过, 泡在温泉里也是一派安然, 只有乐小安羞涩难当的缩成一团, 小脸红得像番茄。

  黛玉坏心眼的沾水弹她, 小姑娘鼓着脸想要反击,又不好意思放开环抱自己的双手, 只得把眼睛瞪得溜圆,用眼神回应。

  她的样子把大家笑到不行,黛玉玩乐之余也没忘正经事,慢慢把话题引到家里几个兄长身上,重点说了张绎十二岁就考过县试的事。

  乐太太在搬家时就觉得那孩子很机灵,忙前忙后时还能想到照顾女孩儿家的脸面,让人把绣案这边围得严实,她们几人能安心赶工全靠他了。

  这会儿又听说那孩子是个肯读书的,年纪又跟自家孙女相当,就更加意动了几分。

  黛玉见乐太太的神色便知道她也有这个意思,又说了张绎在家里的趣事,奶娘也跟她一唱一和,几句之后乐太太就品出她们的意思了。

  黛玉说这些就是想在乐太太这里打个预案,让她事先跟乐先生通个气,免得这边露出意思时唐突了人家。

  见她心中已经有数,黛玉便转开话题说起来时路上遇到的油菜花田,来时花期刚到,田里黄少绿厚的观感平常,不知回程时能否看到嫩黄接天的盛景。

  乐小安听说能看到大片花海也顾不得害羞了,连声追问油菜花田是什么样的。

  在家时她很少出院子,官员调任也大多在年末岁尾,外面天寒地冻的什么景致都看不到,从未见过书中连天接地的景象。

  乐太太见孙女的样子心中难掩酸涩,过去她从不认为把女孩儿关在家中有何错处,有些读书人家还觉得女孩儿打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才是尊贵。

  可看到开朗自信的黛玉,再对比缩手缩脚面团团一样的孙女,她心中的想法开始动摇了,还升起了些许恐慌。

  女孩儿大了难免要嫁人,以孙女的性格要是婆家姑子妯娌都是黛玉这样的伶俐人,还不得被欺负死。

  至此她便歇了限制孙女的想法,他们老两口又能活多久呢,就算结不成这门亲事,也得让孩子自信坚强起来才行。

  黛玉不知乐太太是怎么跟老伴沟通的,回程时两人再没阻止孙女抛头露面,反倒鼓励她换上男装学骑小马,跟黛玉一起采花折柳,玩得小脸红扑扑。

  山东自古以来便是多山多水多圣贤的风水宝地,一路上山翠水清花红柳绿,看得人目不暇接。

  途中古刹道观遍地,风景上佳之地还有客栈驿馆,不愁没有休息的地方,慢行两天回到家,大家还都有些意犹未尽。

  黛玉到家时还很亢奋,看到娘亲小嘴都不闲着,跟她描述路上看到的美景,万分后悔没带娘亲一起出去玩儿。

  贾敏见女儿在外奔波了三四天,回到家还是神采奕奕,丝毫不见疲惫,嘴角的笑意止也止不住。

  她揉着黛玉肉肉的小脸蛋,笑道,“端午前你大表哥成亲,我们全家一起去蓬莱,你不是想赶海抓海鲜么,到时我们比赛看谁抓得多。”

  黛玉开心的蹦蹦跳,“娘亲说话要算数,不准赖皮,输了的人要给大家剥海鲜吃。”

  贾敏按住泼猴似的女儿,把人塞进被窝里,无奈笑道,“好好好,你赶紧休息吧,在外面跑了四天,就不觉得累吗?”

  黛玉衡量了下自己的体力,大眼睛亮晶晶的摇头,她觉得再玩四十天都没问题,可惜父母没这么长的时间陪她。

  贾敏好不容易才把活跳虾一样的女儿哄睡,又派嬷嬷去看乐先生那边收拾得怎么样了。

  乐清跟老伴都是老人家了,男女之妨管不到他们头上,因此贾敏就把乐家安置在花园的小院子里,跟孔观主比邻而居。

  乐家三人到了小院,发现除了挂上衣服就没有可收拾的地方了。

  书箱留在外院书房由小厮们整理,家常物品包括梳头妆匣也给他们准备齐全了,比自家带来的好上百倍,还有老嬷嬷在外面照应着,不用自己费一点心。

  三人可不像黛玉的体力那么好,见没什么好收拾的,洗漱后便休息了。

  贾敏听说三人俱已睡下,不禁羡慕起人家孩子文静省心,不像自家的活猴儿,不盯着她都能蹿树上去。

  乐清休息了一天,黛玉在林海的主持下行了拜师礼,这才开始正式启蒙。

  乐小安也不再只专注针黹女红了,她做为黛玉的伴读,还有几个小丫头一起上课。

  黛玉早已背熟了三百千,以及幼学琼林,笠翁对韵等十来本启蒙书籍,乐清便不再以教导认字和死记硬背为主,而是把三百千展开,讲述其背后的典故和历史。

  乐先生上午教导黛玉读书,晚间又接手了吴彧三个男孩儿的考前辅导,让林海和张免能全心投入到春耕的事务中去。

  山东前年洪涝,去年大旱,今年老天爷也不知会闹什么妖娥子。

  乐清也是为官几十年的人,深知农业对百姓生计的重要性,给黛玉上课时说到春耕也是忧心不已。

  黛玉上辈子在乡村长大,打小就跟着母亲春种秋收,对天时气候的变化也算小有心得。

  今年从开春就温暖无雨,想也知道老天爷没憋好屁,林海集合了各县老农的意见,认为现在应多以育苗为主,苗圃的面积不大,无论接下来是大雨还是降雪都有办法护苗周全。

  就在合府神经紧绷等待老天爷作妖时,三月中旬先是飘了两天小雨,第二天夜里转成北风,小雨变成了大雪。

  全家都被上夜的嬷嬷叫醒,林海和二叔急急忙忙赶去衙门,招回差役在全城敲锣,提醒各家各户起来添被生火,继续睡下去不冻死也得冻病。

  贾敏担心黛玉,就让嬷嬷用两层被裹着把她抱到正房,黛玉睡得迷迷糊糊,被娘亲抱到怀里才清醒过来。

  借着灯光见奶娘的脸色焦急,想到她的小儿子仅比自己大二十多天,便让她不用在跟前侍候了,回去照顾孩子吧。

  贾敏和奶娘都笑了起来,贾敏让她带些糕点回去,孩子要是惊着了好哄他。

  奶娘福身退了出去,贾敏把宝贝女儿抱在怀里,疼爱的亲了又亲,黛玉被亲得咯咯直笑,娘俩抱在一起说了好一会儿体己话才又睡着。

  起床时气温依旧很低,阳光却很充足,天上一丝云彩也无,满目雪白晃得人眼睛疼。

  面对如此反常的气候,乐清也没空给黛玉上课了,跑去衙门帮林海处理事务,还自请加入去各县视察灾情的队伍。

  黛玉担心小老头冻病了,去库房找出两件毛皮斗篷给他带上,又安排了马夫家丁沿途照顾。

  把人送出家门,黛玉回来后跟娘亲感叹,这样忧国爱民的好官因排挤在官场待不下去,反倒是那起子奸佞小人混得风声水起,长此以往可如何是好?

  贾敏见女儿小孩儿家家的就知道忧国忧民长吁短叹了,好笑之余又想起一件事。

  她让丫头拿出前两天送来的上旬邸报,指着最后一页中间的名字,笑道,“无良之人自有天收,你看这世道还是公平的。”

  黛玉见贾化二字被写在获罪罢官的名单上,喜道,“那混账被罢官了?这个好消息应该尽快告诉先生才是。”

  提到乐先生,贾敏不禁摇头叹道,“他要是能收敛下脾气,在位上看着狗官被免才痛快,如今说什么都晚了,也不知要等到何时才有机会起复。”

  黛玉却有不同的看法,“以先生的脾气,就算起复了也是继续四处碰壁,贾化能被弹劾是因为后台不够硬,像他那样的酷吏多着呢,娘亲见谁被一抹到底了?

  况且先生的年纪也大了,好生保养还能多护着乐姐姐几年,他的心思也不在名利上头,与其自己混迹官场,还不如跟在爹爹身边更能为百姓做些实事。”

  她话音刚落,林海就在门口笑道,“我儿怎知跟着为父就能为百姓做实事了?万一我也贪酷作恶,乐先生启不是要为虎作伥么?”

  娘俩没想到林海会在正忙时回来,赶紧让人帮他脱下外面的斗篷,换上便鞋,再倒上热茶,把人安置妥当了才接着说话。

  黛玉笑道,“我家的底子外人不知深浅,我还能不知道了,贪那点三瓜两枣的还不够费事的,爹爹才懒得做那样的事。”

  林海大笑,“着啊,以后谁再弹劾我搜刮民脂,就这么怼回去,气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