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耽美小说>[红楼] 彪悍红楼【完结】>第80章 第八十章

  柳太太跟其她太太说话, 眼角余光却紧盯着儿子,生怕他混闹起来惹人笑话。

  见儿子听口技听得专注,她在心里念了声佛, 幸亏林家安排得周到, 否则浑小子翻起天来今天非得丢脸不可。

  再看首坐上的黛玉, 哪里是五岁孩子应该有的样子, 笑容晏晏仪态端庄, 竟比众位太太小姐还要大方得体。

  柳石氏在心里叹息, 她跟贾敏都是在京中长大的, 年少时被她压一头也就罢了, 连生的孩子都赶不上人家。

  她早几年生了哥儿时还得意来着, 总算能有一样压过贾敏了, 如今再看,真恨不得把倒霉儿子塞回肚子里。

  今天来的都是林海下属的家眷, 说话时都捧着黛玉,顺着她的心意奉承,主打的就是让上官家的姑娘高兴,黛玉应对起来十分轻松,也有空隙观察在场众人。

  跟柳湘莲坐在一起的小孩子有七个,四男三女都是七八岁往下, 论不到男女大防的年纪,一心只想着玩儿, 两个口技艺人就能让他们安静下来。

  太太来了十二位, 还有林海两位师爷的妻女, 李扬的家眷要开春以后才能过来, 还有三个判官都是太子一系,听到消息就告病在家, 家眷自然不会出现在这种场合。

  跟各家太太坐在一起的有二十位大姑娘,最大的已经十六了,夏天就要出阁,最小的也有八岁,只靠在母亲身边红着脸不说话,很腼腆的样子。

  这些人中最吸引黛玉的还是柳湘莲之母,她脸色白得不正常,身体也很虚弱的样子,想到柳湘莲出场时父母都已亡故,黛玉再看她就有点心惊肉跳的。

  她们今天初次相识,黛玉不好直问人家身体情况,就慢慢将话题引向京城,问太太们可有去过京城的,京中的物貌风俗又是何种模样。

  柳石氏自幼在京中长大,被众人推举出来满足黛玉的好奇心,结果她没说几句就开始气虚声短,额头上还渗出了冷汗。

  这下再迟钝的人也发现她不对劲了,黛玉让嬷嬷扶她到榻上歪着,再请刘供奉过来。

  林海正带着下属和各家少爷在石舫上吃烤栗子聊天,师爷二叔和刘供奉也陪在旁边说话。

  听下人报说柳太太身体不适,众人都吓了一跳,开春之初正是闹时疫的时候,一人染病全家躺平,可别是什么大症候吧?

  他们也没心情赏景谈天了,都跟着刘供奉来到花厅,花厅里用几扇大屏风隔成内外两间,刘供奉去里间诊病,众位大人就在外头听消息。

  刘供奉搭上脉息,眉头就皱了起来,把站在母亲身边的柳湘莲小脸都吓白了,他正处在鸡嫌狗厌的年纪,淘气不听话是有的,对父母的关心却没少半分。

  刘供奉见把人家母子吓得不轻,放缓了神色开口,“夫人这不是病,而是中毒了,最近家中可有添置新东西么?”

  柳石氏听说自己中毒了,心急的叫道,“先生请给我儿子和丈夫也诊下脉,看他们如何了。”

  花厅是开放空间,两人的对话被里外两边人听得清清楚楚,见柳太太自己中毒了却先紧张起丈夫和儿子,都在心中感叹如此贤妻良母竟也有人下手暗害,就不怕天打雷劈么。

  柳湘莲拉着母亲的手眼泪哗哗往下流,刘供奉笑道,“夫人请放心,令郎和柳大人都没事,夫人也没大问题,只要远离毒源,多饮汤水把毒物代谢出去就好了。”

  柳家三口闻言都松了口气,众人也在心里念佛,全身发软大有劫后余生之感,不是时疫就好了。

  林海见柳荟双眼泛红,心说老婆在家都能被人暗算,就你这样的还当什么官,回去种田算了。

  但明面上他却不能这么说,而是笑道,“我与柳兄在京城一别已有近二十年,再见时又因公务繁忙不能细述过往,一直深以为憾,新年不如在舍下小住几日,我们也好有时间畅谈一番。”

  柳荟知林海这是找借口让他全家体面的远离毒源,感激的一揖到地,“林兄深情,柳荟铭感五内。”

  柳夫人坐起身,在榻上向黛玉欠身道谢,柳湘莲也相模相样的作了一揖,看着比刚才可爱多了。

  黛玉笑道,“柳太太不必多礼,我巴不得新年时人多热闹些,不如我们现在就开席吧,柳太太多吃些病就好了。”

  里外的人都笑了起来,小孩子看起来再成熟,也有幼稚的地方,中了毒哪能这么快就好呢。

  柳太太却觉得黛玉的话有道理,之前她察觉到身体出现异样,还以为是有了大症候,年前事多又不好声张,只能任身体不断虚弱下去。

  如今听说不是生病,精神头立马就不一样了,这几天都不曾好生吃饭,她现在能吃进去一只鸡。

  内厨房已经将菜品备齐,听到传菜就流水似的摆上来,林海指着一道金灿灿的虾球笑道,

  “这是盐农送来的咸鸭蛋,蛋黄腌得咸香流油,用来炒虾肉滋味更加鲜美,大家尝尝。”

  众人各夹了一筷子,虾肉鲜甜弹牙,配上蛋黄的咸香让味道更加丰富,好吃到停不下来。

  一盘虾球被快速清空,郑同知抿了口酒笑道,“如此美味,必出自府上林金玉手笔,不知可有命名?”

  林海笑道,“名叫流沙虾球,也不知她是怎么把两样东西联想到一起的。”

  众人都笑了起来,大赞这名字想得贴切,蛋黄金灿灿的,比作流沙分毫不差。

  黛玉在里间听到林金玉这个名字时还没反应过来说的是谁,见众太太都含笑看着自己,才意识到这是外头给自己起的代称,来自皇上赐的金玉其质四字。

  所以,她也有别号了?只是史上有别号的人要么诗仙要么圣贤,她却是以吃闻名,好像有点丢脸啊。

  宴席结束,林海黛玉又带人前往戏楼,男客在楼下,女宾在楼上,距离戏台虽有段距离,因奇特的传音构造让台上之音如在耳畔,听着十分省力气。

  随着登台献艺的优伶越来越多,楼下男客的眼睛也越瞪越大,他们早知盐商把许多名伶送进了林家,林海也曾说过林大姑娘弄了个小戏班打发时间,没想到林海竟把众多名家送给女儿玩耍。

  这个戏班的人数虽不多,才艺和身价却堪称顶配,放出去足以倾倒整个扬州城。

  林海竟把他们交给一个小姑娘,所有人都恨恨的瞪着林海,暴殄天物会被雷劈的知不知道。

  林海露出无赖的笑容,对自家闺女的先见之明得意不已,班子要是在他门下,少不得会被外人借来借去,没个安生时候。

  归入女儿麾下就不一样了,大家闺秀连帕子都不能让外人碰一下,更何况是名下的优伶,外人就算眼馋也只能馋着去。

  楼上的太太姑娘们只觉得班子里的伶人声色出众,技艺绝伦,远胜往日所见,除了夸黛玉会调理人没有别的想法。

  直到宴请结束回到家,听丈夫儿子说了班中众人的来历,才不可置信的张大了嘴巴。

  住到林家外院的柳夫人同样如此,听丈夫说今日台上的都是各名馆的大家,激动得猛抽了一口气。

  她喃喃道,“之前曾听你说过,一个小书寓里唱曲的姑娘都要一千多两,今天那十几个得有小十万两银子呢,这耳朵也算有福了。”

  柳湘莲在一旁插嘴,“要那么贵的?那我可要努力赚钱了,以后也弄一班在家天天听。”

  柳荟夫妻不过是闲话解愁闷,家里出了投毒的事,思索半天也没抓着任何头绪,只能扯开话题彼此安慰。

  没想到竟听到儿子的纨绔之语,两人当下也不愁别的了,集中火力炮轰柳湘莲,势必要把他贪玩的毛病改回正途。

  衙门封笔之后林海彻底清闲下来,黛玉把内宅打理得井井有条,不用他费心,空下来的时间正好用来辅导吴彧。

  黛玉自打到了扬州功课也落下许多,一并抓到内书房的学堂上课。

  柳荟让妻子安心休养,他回家去查找毒源,临走前千托万请拜托林海教导儿子。

  那小子淘到快翻天了都,他跟妻子实在弹压不住,希望林海这位前科探花能开导一二。

  林海打量着一只羊是赶,三只羊也是放,再收个学生也无所谓,才七八岁的小子再淘又能淘到哪里去。

  直到柳湘莲第三次站起来比手划脚转圈圈,他才意识到人和人之间的差距,连三刻钟都坐不住,这孩子莫不是猴子托生的吧?

  柳湘莲见屋里三人都看着自己,只得忍着脾气重新坐好。

  自家娘亲中毒的事是林家大姑娘发现的,如今全家又在林家避难,再不情愿读书也要给林家人一个面子。

  他的想法都挂在了脸上,林海见这小子还算通情理反倒更加头疼。

  那些不明白事的只要压服讲通道理,就能焕然一新,最怕这种明白道理却又我行我素的,神仙来了也难救。

  林海正头疼,吴彧却笑道,“柳弟弟,以后上午你认真听课,下午我教你打拳如何?”

  柳湘莲一听就来了兴头,兴奋道,“你会功夫?”

  吴彧也不废话,放下笔打了个漂亮的花手,把柳湘莲看傻了眼。

  黛玉随即开口,“每天认真完成功课,奖励你听戏一个时辰,我那里都是名家,想听什么戏随你点。”

  柳湘莲没想到还有这等好事,开心的蹦了起来,指着吴彧和黛玉认真道,“你们说话算数?”

  两人一起点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