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耽美小说>[红楼] 彪悍红楼【完结】>第121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被带回的九个女孩儿不知被人贩子虐待了多久, 瘦得头大身小,看五观都很标致,却神色惊惶, 缩肩驼背, 一看就不是好门第出身的孩子。

  只有一人稍微好些, 仪态还算能入眼, 长得柳眉樱唇桃花眼, 最显眼的是眉间那颗胭脂痣, 黛玉哎哟一声, 一眼就认出她是谁了。

  见长辈都看向自己, 黛玉笑道, “我以前跟姐妹们闲聊, 曾听说五年前姑苏城发生过一件走失案,有户乡绅家丢了五岁的女儿, 那孩子眉间就有一颗胭脂痣。

  当时满城都找了,拿着小像到处问人,却始终不见踪影,这孩子的相貌跟传说的一样,就是不知年纪能否对上。”

  贾敏和孔观主都哎了声,齐齐看向长着胭脂痣的女孩, 林海没想到还有这么巧的事,便将外面发生的事以及九个女孩的来历说了一遍。

  他赧然道, “这回又要麻烦姨母了, 几个孩子自小历经磨难, 我跟广达不忍她们名声上再有损伤, 只得厚颜送到姨母身边养些时日。”

  孔观主和贾敏都听傻了,没想到自家一点小事, 竟能引出一桩大案,再看向几个女孩只觉得怜惜非常,她们自小远离父母,在拐子手中不知受了多少苦楚,也太可怜了吧。

  孔观主叹道,“出家人本应以善念修持自身,你都不嫌麻烦了,我不过照看一二,有什么好麻烦的。”

  贾敏笑道,“孩子们别怕,到这府里就安全了,我家姨母是得道的女观,早些年养大过几百个女婴,人称渡难元君,尽管安心住着便是。

  知府衙门审过拐子就会帮你们寻找父母亲人,你们要是能想起小时侯的事就说出来,我们找人也容易些。”

  她说完就看向长着胭脂痣的女孩儿,翕儿已经说过苏州有和她情况仿佛的孩子,要是能说清年纪和父母姓氏,没准给苏州知府衙门去封信就能订准了。

  小姑娘见典雅高贵的夫人看向自己,她努力想了片刻,还是摇头道,“我不记得了。”

  贾敏心中叹息,面上却笑道,“没关系,写信去苏州衙门问问,你父母当年肯定报官了,一查案底便知。

  现在先吃晚膳,再洗个澡睡一觉,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贾敏让人安排晚膳,又命针线房送来合身量的新衣服,想另安排个院子给她们住却被孔观主给拦了,几个孩子待在一起才能心安,在沁雅院里收拾两间房出来即可。

  夫妻俩忙到黛玉和茂茂都睡下了,才能说些梯己话。

  贾敏见林海勾着的嘴角就没放平过,嗔道,“得意一晚上了,这会儿也不歇一歇。”

  林海哈哈笑道,“我当然得意,要不是我闺女机警,不止家里会有大麻烦,也无法救出这么多被拐的孩子。

  先生刚才对我说,这件事已经传得满城尽知,无人不称赞我家翕儿颖慧绝伦,要不是她目光长远,担心丫头离府后的前程,那些拐子还逍遥法外呢。”

  贾敏哼了声,“怎么就是你闺女了,翕儿也是我闺女好不好,是我怀胎九月生下来的。

  不过要论目光长远这点,我确实不如翕儿,要是我听到那丫头的亲人来找,只会赏赐身契和些许财务把人送走,还当做了件大好事,把自己感动得够呛,根本想不到丫头离了府会面对怎样的处境。”

  林海失笑,“你自小在国公府长大,如何能了解外头的事,所以说养孩子还是要让他们多学多见,总关在家里是养不出翕儿这等眼界的。”

  次日一早,就有知府衙门的女巡捕上门给几个小姑娘做笔录,还带来一封广达的亲笔信,信中请黛玉给女孩儿们画像,她们被拐的时间太久,需要真实的外貌特征才能提高寻亲成功率。

  黛玉对此义不容辞,又问三位女巡捕那些孩子怎么样了。

  说到孩子,三人都笑了起来,领头的夏巡捕笑道,“昨儿消息刚传出去,就有四家人上门找孩子,几个孩子都是这几天刚丢的,看到爹娘就扑到怀里大哭,那小模样可怜的哦。”

  用了一上午时间,黛玉画出四幅画像交给三人带回去,夏巡捕从几个姑娘那里却没问到多少有用的信息。

  离开沁雅院后黛玉劝她们不要灰心,小姑娘们这会儿还没醒过神呢,在府里多住几天或许就能想起来了。

  夏巡捕叹气,“林姑娘有所不知,那些拐子要是拐到长相标致的女孩儿,就会留在身边养到十一二岁,再以高价卖到他乡。

  为了让这些孩子忘记从前的事,拐到手后就像熬鹰一样先饿再打,打到再不敢说话吵闹才算完,时间久了也就忘干净了。”

  黛玉听得心头火起,连吸几口气才把到嘴的国骂咽下去,又向三人询问道,“夏巡捕可知那些拐子能判什么罪么。”

  刘巡捕冷笑道,“林姑娘放心,拐卖幼儿的人哪个手上没沾过人命,他们是逃不过那一刀的,只是为了查清贩卖人口的上下线,暂时留他们一条命罢了,昨晚我们大人已经动过一轮刑,相信再过些时日就会水落石出的。”

  送走三位女中豪杰,家里又陆续收到各府各家给几个小姑娘送来的东西,都是成衣尺头,钗环金银锞子,这些寻常又实用的东西。

  孔观主将收到的礼物分配给几个孩子,让几人休息两天就去后头跟先生读书,又请来针线房的嬷嬷教女红,把她们的时间安排满,每天忙功课还应付不过来,就没时间想东想西了。

  黛玉很赞同师傅的做法,人要是闲了只会越想越歪,不如引导她们提升自身,学一门能养活自己的手艺,心里就有了底气,哪怕找不到父母亲人,也少不了一口饭吃。

  多出九个人对林家的日常生活一点影响也没有,她们每天不是在学堂里读书,就是在针线房中学习,休息时就躲在沁雅轩里,一点存在感也没有。

  家里也没人去招惹她们,一群十来岁的孩子还没自家七岁的姑娘身量高,看到人就慌慌张张的,明显是被虐待多年,这会儿还没定神呢,保持距离才不会再惊着她们。

  贾敏见孔观主养孩子很有一套,就不再多管了,继续筹备端午节请客的事。

  黛玉用两天画好画像,浸过桐油后命人送到知府衙门,跑腿的下人是笑盈盈回来的。

  回黛玉说被拐的孩子已经有十个找到亲人了,另外八个也有了头绪,只有两个孩子没有丝毫线索,不过城中有很多人家都表示原意收养,即便找不到亲生父母也不怕没着落。

  黛玉听说这么快就找到亲人了,也替那些孩子高兴,又听到还有两个孩子连线索都没有,眉头不由皱起。

  那些孩子大多是十天以内被拐来的,家人就在扬州城内或是近处的乡村小镇,谁家丢了孩子都会报官寻找,怎么可能没线索。

  两个情况反常的孩子或许并不是被拐的,更有可能是那几个拐子亲生的,林光回报时就说过,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装在麻袋里丢在地上,没装进去的肯定是有某种缘故。

  晚上随师公读书时,黛玉说了自己的猜测,王大人一直关注着审讯结果,听说寻亲工作进展顺利便没多问,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孩子,若是真如徒孙猜测那般,还挺难办的。

  黛玉叹道,“那些孩子被拐的父母对拐子恨之入骨,要是知道他们也有孩子,指不定怎么报复呢,百姓更不可能收养拐子的孩子,一旦说出去两个孩子的终身就毁了。

  不过,用来威胁他们的父母倒是个办法,拐卖人口是杀头的买卖,既干了这行想必都是不怕死的,就是不知他们在不在乎孩子的性命。”

  王大人嗤笑一声,“这是还没消气呢,连用孩子威胁父母的主意都想得出来,看来书上讲的仁义贤达你是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黛玉哼了声,“师公不如去问那些科举入仕的贪官污吏,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他们学到哪一个了,要不是那起小人躲在背后没完没了,我才懒得搭理他们。”

  王大人笑道,“百样米养百样人,那些东西没有廉耻,也不代表就要跟他们学啊。

  不过,在气节这方面我倒是不担心,林海自小外圆内方,风骨傲人,你这点跟他很像,连足智多谋也是林家一脉相承的。

  历任盐政哪个不是深受皇上信任的一时之选,到头来要么死在任上,要么落得个被贬谪的下场。

  在外人看来,有此下场都是他们本身或内眷的贪婪所致,实则金银富贵这些诱惑只是表相,归根到底还是由势力倾轧引起的。

  盐政这个位置关系着朝廷小半财政收入,哪方势力都想推自己人上位,一次不行就齐心合力把现任拉下马,如此反复总有轮到自己人的一天。

  皇上正是看到了有此危机,才把我调过来保护你父亲,结果如何你也看到了,我还没正式上任呢,老命就差点搭进去。

  这次和上次的刺杀案件差不多,动摇不了林海,就从妻儿身上下手,以林海对家人的在乎程度,你们要是有个闪失,他也就废了。

  你母亲称得上贤妻良母,可行事还是脱离不了内宅妇人的手段,往后你更要加倍小心防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