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耽美小说>[红楼] 彪悍红楼【完结】>第123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听说解家与皇子有关, 林生就知道往后的事自己无权参与了,向暗卫告辞离开,再用两天时间把跟踪的痕迹扫平, 这才回到家中。

  林海冷笑一声, 不屑道, “六皇子打小就对几个哥哥殷勤小意, 极为恭顺, 他养在甄贵妃宫中, 对三皇子更是言听计从。

  大概三皇子也想不到吧, 打小被他当成小猫小狗来逗弄的弟弟, 会在他失势时露出獠牙, 意图夺取江南的控制权。

  也不知六皇子借助解家在江南布局多久了, 做得竟比三皇子还隐秘,若是牵涉过广, 江南又要动荡些时日了。”

  贾敏苦笑,“就算动荡我们又能如何呢,在……在那之前,除非是躲到穷乡僻壤,否则想消停是没可能了。”

  这件事自家人知道也就罢了,六皇子再被边缘化也是当今皇子, 面对他林家只能防守,连反击的资格都没有, 结果怎样全看皇上如何处理。

  为了保护家人安全, 林海连妻子都不让出门了, 强硬的命令娘仨在家里老实待着, 直到这件事有结果为止。

  贾敏嫁到林家二十多年,还是第一次被丈夫禁止出门, 她非但没生气,还觉得很好玩儿,每天亲手做午膳,各种撒娇求怜惜,林海也很配合,天天礼物不断,老夫老妻又找回了刚成亲时的甜蜜感觉,把儿女都丢到脖子后头去了。

  黛玉心说幸好她是成年人,天天吃狗粮也不会抑郁,还能当爹又当娘的拉扯弟弟。

  茂茂本来也是跟着姐姐的时候多,黛玉又画了三字经的故事带他边玩边学,也想不到要去黏着娘亲。

  夫妻俩浓情蜜意没几天,苏州就打包送过来两对夫妻,一对头发花白,妻子看着还好些,丈夫形销骨立的,好像随时能嘎过去。

  一对外形稍微体面点,面对贾敏和黛玉时紧张到连手脚都没处放,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跟过来的四位巡捕见两对夫妻都语无伦次的,只得苦笑着代他们把来意讲明白。

  头发花白的夫妻姓甄,体面些的姓林,都是苏州本地人,甄家女儿是五年前元宵节当晚,被家丁抱出去看花灯时走失的。

  林家更惨,女儿是抱在母亲怀里时被当街抢走的,至今已过去四年了。

  黛玉听说头发花白的夫妻姓甄,好奇甄士隐怎么还没出家,随即又想到引渡他出家的是跛足道人,那家伙现在叫刘道,已经进自家当供奉两年多了,可能是时间上正好错开,或是其他原因,才让甄士隐一直留在家中吧。

  贾敏听说坐在右手边的夫妻姓林,还是苏州当地人,便询问她们祖籍何处,自家也是出自苏州林氏一族,为何之前从未听说族中有人丢了孩子。

  夫妻二人不好意思的垂下头,丈夫小声解释,“夫人有所不知,我们祖上确实是苏州林氏的族人,当年令先祖执意投靠义军,我们祖上怕被牵连就分了宗族和家产,从此搬到苏州城里住了。”

  贾敏没想到还有这种事,只能尴尬的笑着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这时甄士隐开口道,“赶问林夫人,据说府上接收的被拐女孩儿中,有个眉心长着胭脂痣的,不知是否属实。”

  贾敏点头,“确实如此,几位差役能带你们来,想必已经调查清楚了,我这就让人把两个孩子带过来,只是你们注意不要太激动,小心吓着她们。”

  两对夫妻忙不迭的答应着,紧张得猛揉袍角,眼巴巴看着后堂的方向,恨不得下一眼就看到魂牵梦萦的女儿。

  林兴家的先确认过巡捕手中的画像,才转身去后面学堂里叫人。

  不多时九个女孩儿都来了,还有林翀刘凌和柳湘莲带着所有孩子,包括老先生也跟来了,那架势好似生怕她们被人抢了去。

  黛玉见孩子们一脸严肃,不禁笑了起来,“两边衙门都是经过反复确认,没问题了才把人带来寻亲,你们这是做什么?”

  林翀揉了揉小鼻子,笑道,“没干什么,就是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糊涂父母,连自个的孩子都能弄丢。”

  贾敏笑骂道,“胡闹,你们这么多人,人家还怎么认亲?”

  黛玉扭头一看,可不是么,两对夫妻这会儿更加手足无措了,脸上胀得通红,直勾勾盯着自家女儿。

  他们在心里描绘过无数次孩子长大的样子,总算见到了却没勇气上前相认。

  两个女孩儿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父母,虽然早已淡忘了儿时的记忆,时间过去这么久父母也大变了样子,可父母子女之间的血脉亲情却无法斩断,两人扑到母亲怀里,和家人哭成一团。

  帮助两个女孩儿找到家人,林家上下都很高兴,贾敏将两家人安置在外院客房,命厨房多加几道菜,全家庆祝一番。

  林海回来时听说有一家还是林氏族人,更加热情了几分,晚上设宴招待两家人,交谈时发现甄士隐也是个风雅的读书人,两人聊得相当投契。

  两个女孩不仅找到了父母,也知道了自己的名字,一个叫林清,一个叫甄英莲。

  两家父母还讲了女儿丢失的过程,林太太是抱着女儿出门买布,走到偏僻处从阴影里跳出一个壮汉,夺过女儿就跑,她边叫边追,跑了几条街也没人肯帮一把,眼睁睁看着女儿被抢走了。

  林清的丢失过程让人唏嘘不已,都感叹人心不古,世态炎凉。

  甄英莲的丢失过程就很无语了,黛玉看书时没发现有问题,听甄士隐亲口说时却越听越不对劲。

  结束宴席送两家人回去休息,黛玉叫住师公和父母,说出她觉得有问题的地方。

  黛玉正色道,“首先,甄家当时也算殷实人家,家里下人总不会少吧,为何只让一个下人抱着孩子去看花灯,爹爹娘亲你们会这么做吗?”

  林海贾敏对视一眼,同时摇头,心说就算他们真这么糊涂,女儿也不会同意被一个下人抱着就出门的。

  没有花花和叶子跟着,以及十几个人前呼后拥,自家闺女连二门都不会出,惜命得很哩。

  就连王大人也是摇头,他家里虽不像弟子家这么豪富,姑娘身边奶娘嬷嬷总是有的,怎么可能只让一个下人带出门。

  “还有。”黛玉接着道,“甄家夫妻是见女儿一夜未归,才想到派几人去寻找,一个五岁的小姑娘,失踪了一夜,第二天天亮了才想着找,你们不觉得哪里有问题么?”

  三人瞪圆了眼睛,同样身为父母,两对夫妻的遭遇更能让他们共情,刚才只顾着同情他们了,根本没去想其中的细节问题。

  听到黛玉的话才回过味来,那么小的孩子别说晚上出门了,就算在家里也是时不时看一眼才安心,甄家夫妻是真糊涂,还是故意抛弃孩子的?

  林海见甄士隐学问不俗,原本还打算请他给儿子当启蒙先生,这会儿直接掐灭了这个念头,还是把他举荐到城中私塾当先生好了,没有特定的师生关系,就算做出不妥之事也不会连累到学子。

  至于林清一家就不用林海费心了,林家在苏州城里有商铺有买卖,跟城外林氏宗族已经分宗了一百多年,也没有重新归到一处的想法,谢过林海和广达就带着女儿回苏州了。

  广达听林海说要找间私塾安置甄士隐,好笑道,“我说你帮人养孩子养上瘾了不成?这是想连孩子爹也一并养着了?”

  林海白了好友一眼,斥道,“别没正形,甄家那姑娘这些日子出落得越发标致了,跟翕儿相比虽然在气度上有云泥之别,长相却难分伯仲,两个昏聩的老人家,在乡下守着几亩薄田日子还算能过,再添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可就难说了。”

  广达惊道,“真有此事?”

  在他心中,大侄女是仙童一般的孩子,扬州城内再无人能出其左右,没想到小户人家也能养出这等绝色,要真如此,确实不能让他们回家了,否则那孩子大概还是逃不过薄命的下场。

  见林海肯定的点头,广达叹息一声,思量过后才道,“不如这样吧,先到我那儿去当个笔吏,这阵子公文多到几个笔吏快把手写废了。

  那甄老头既然学问不错,明年就让他参加县试考功名去,为了女儿他也不能再这样不通世事下去了。”

  哥俩商量好,甄士隐第二天就到知府衙门当差了,甄太太留在针线房上帮忙。

  甄英莲从暂时收养变成了客居林家,依旧回到学堂读书,除了有父母关心,其他也没啥变化。

  到五月底,九个姑娘有五人找到了父母,只有英莲留在了林家,那四个都跟父母回家了。

  剩下四个姑娘虽没找到父母,在针线房上边工边学也有工钱拿了,林家包吃包住,还能习武读书,四人渐渐放下了寻亲的念头,觉得留在林家帮工也不错。

  见四个孩子可能要长住了,总不能连个名字都没有,贾敏就以四季给她们命名,春纤,夏荷,秋枫,冬兰,还跟她们说要认真跟嬷嬷学针线,以后去铺子里当个绣娘,自己攒嫁妆吧。

  四个女孩儿比刚来时开朗多了,听说攒嫁妆都抿嘴笑了起来。

  后来黛玉听瑞娘说,她们四个已经商量好了,要是父母一直不来接,就挑个林家的年轻管事嫁了,反正不打算离开林家就是了。

  黛玉笑过也就罢了,四人和英莲的情况相同,都是个性被打碎后在林家重新塑造成型的,对林家的认同感更胜没印象的父母亲人,她们愿意留就留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