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耽美小说>[红楼] 彪悍红楼【完结】>第232章 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庄可以住人时已经到九月初了, 此时远山已被霜色染出浅红,微风扶过群山,好似彩石掉进了水潭里, 泛出层层叠叠的缤纷色彩。

  司徒澈被山色所迷, 在阁楼上一坐就是小半天, 还将最临近山边的听风轩改成书房, 说是在这里画修仙传有在门派里修真的意境。

  黛玉担心他吹了冷风会生病, 就请琉璃师傅依着窗户尺寸烧出大片的透明琉璃, 厚一些颜色浊一些都没关系, 装到窗户上能赏景又吹不到风就行。

  把琉璃烧成板状很容易, 将烧化的琉璃液倒在模具中, 再用滚子擀出来就行了, 提高透明度却难如登天,还是司徒澈请来工部的老师傅, 试验了三个月才成功,顺便还把放大镜给弄出来了。

  第一个装上琉璃窗的不是他们的山庄,而是皇上的御书房,换上透明度极佳的大片琉璃,书房内立即亮堂起来,冷风也无法从边边角角吹进来了。

  皇上把两个捣蛋鬼叫到书房, 看着两张谄笑的小脸,他气也不是笑也不是, 只能让两人没事少折腾, 再把组建琉璃工坊的事交给他们, 还强调在宫里都换上琉璃窗之前没他俩的份。

  司徒澈立即垮了脸, 撒娇道,“爹爹, 我还要画修仙传呢,哪来的时间管这等俗事。”

  皇上差点给他一龙腿,怒道,“孰轻孰重你小子分不出来么,你要是想偷懒也行,把事情都交给你媳妇做,你就好生修你的仙吧。”

  司徒澈差点蹦起来,急道,“那怎么行,翕儿还有制糖上的事要管,风扇作坊年终合账时也少不了她,再筹办琉璃作坊,不是要忙死了,别人嫁进皇室都是来享福的,只有我媳妇是来当牛作马的。”

  皇上哈哈大笑,二话不说把两个小的叉了出去,琉璃作坊的事就这么定了,反对无效。

  黛玉临走前还不忘提醒白净一,殿内用炭时要把窗户和门都留缝隙,被炭气熏到可不是玩儿的。

  白净一笑眯眯的答应了,黛玉才拉着自家气鼓鼓的大帅哥往永继殿走去。

  这一年来司徒澈的个子猛蹿,已经高她小半个头了,肩背也慢慢拉宽,变声期以后声音清越又富有磁性,不做幼稚举动时苏感十足。

  司徒澈大步流星走了一阵,又拉着黛玉站定了,表情痛苦的揉膝盖,黛玉也好笑的俯身帮他揉,生长痛么,每个人都经历过,她都痛过两次了,就像初潮一样,习惯就好。

  跟在后面的内侍早有准备,见二皇子停下就抬了肩舆上来,请司徒澈和黛玉上舆,把两人一起抬回了永继殿。

  皇上看着两个孩子走远,靠在椅子上轻轻叹气,如果可以,他也不想只盯着小儿子和小儿媳使唤。

  大儿子是太子,学习处理国事都忙不过来,他再过两个月就五十了,天知道还能活多久,太子才十六岁,必须尽快成长起来才行,实在不敢让他分心浪费时间。

  太子妃需要学习的地方也很多,身份也不好抛头露面,况且她也不是这块料。

  小女儿倒是聪明伶俐,可她明年才四岁,还得十来年的工夫才能当个大人用。

  再来就没有了,兄弟中除了忠顺亲王尚可托付,其他人包括有耳疾的二哥他都无法信任,只能可着小儿子两口子使唤。

  工部的事表面看着与国事不相干,实则重要性不比兵部差多少,必须交到可信之人手中。

  皇家就是这样,人多时相互猜忌攻讦,人少时又按下葫芦翘起瓢,人手总是不够用,难办得很。

  黛玉和司徒澈回到永继殿,开始商量如何建造琉璃作坊的事。

  首先,作坊选址不能离京城太近,大量烧制琉璃时会产生煤烟和粉尘,城中百姓就要遭殃了。

  再来是运输要方便,琉璃的制作原材料,煤炭和成品都很沉重,单靠路陆运输不现实,还是走水路更方便些。

  最终两人将作坊位置暂定在通州附近,命人到码头周边寻找合适的地点,修建高炉,打通运输线路,招募工匠和小工的事都要放到年后才开始,目前只把需要做的事一一列举出来就行。

  黛玉整日早出晚归忙个不停,直到第一场雪落下,才发现已经快到小年了。

  今年皇上一家都在先皇孝期,宫中一切宴会皆免,勋贵官员也不能在家里开宴,只简单摆个年夜饭就完了。

  正当皇上纠结要不要提前放假,带全家去皇陵祭拜时,从太医院传来消息,东陵亲王得了急症,已经昏迷不醒了。

  东陵亲王是先皇的庶兄,也是上一辈皇子公主中唯一还在人世的,听到太医院传来的消息,皇室成员包括太子妃和黛玉都赶往了东陵亲王府。

  林家距离东陵亲王府最近,是第一个赶到的,看到一群人哭哭啼啼的往府门上挂白绫,黛玉一家四口傻在原地,不敢相信人这么快就没了。

  见二皇子妃一家已经到了,王府的长史官迎了出来,又有仆从奉上孝带给四人系上,才迎他们入王府。

  亲王世子迎了上来,脸上极力摆出悲伤的表情,眼泪却一滴也挤不出来,那样子尴尬又滑稽。

  黛玉与亲王世子同在风扇作坊里工作,早就混熟了,见他这样就让莹楠塞了块帕子过去,示意他用来抹眼睛。

  亲王世子闻到生姜味就明白了,这种催泪的东西各家都有独特的配方,只因王爷死得突然,家里还没来得及准备。

  拿帕子往眼睛下一抹,眼泪瞬间就被呛了出来,他对黛玉拱手道谢,让内侍带林家人去后面休息,等人都到齐了再去灵堂上香祭拜不迟。

  黛玉一家等不多时,就听到府外有宫乐奏响,他们赶忙迎了出来,就见执事仪仗拥着龙辇和凤舆缓缓而来,皇上和太后一同出宫了。

  王府里的人呼啦啦全都涌了出来,跪满了街道两边。

  龙辇凤舆停在王府门前,不仅皇上和太后前来祭拜,皇后和德妃也跟着出来了,太子二皇子和公主的车架紧随其后,太子妃一家也垫后赶了过来。

  皇上下辇后拉起亲王世子,太后拉起了贾敏和黛玉,随着皇上前往灵堂祭拜。

  给东陵亲王上过香,皇上当场宣布封亲王世子为新任东陵亲王,并赐府邸给老亲王的庶子庶女别府另居。

  东陵亲王原以为会降等袭爵,没想到皇上会这么大方,不仅没有降等,还帮他把老亲王的庶子庶女给解决了。

  皇上拍了下东陵亲王的手,让他注意身体,操持丧事时不要太劳累,就带着太后皇后和德妃公主回了宫,留下太子和二皇子在这里为堂祖父守灵。

  皇子守陵就不用跪在灵堂前了,有专门准备的静室给他们休息,黛玉和司徒澈送走父母和弟弟,跟随仆从来到静室,就见太子和太子妃分在东西两边坐了,都闭目垂头不语。

  两人无奈的对视一眼,这两人这么坐了,他们还怎么坐在一起说梯己话呀,只能也分在两边坐下。

  黛玉走到太子妃身前,先福身请了安,就自顾自的坐了。

  太子妃刚想说话,见黛玉已经坐下,从荷包里拿出糖塞了一颗,而后就打量起窗外的园景,根本没有搭理自己的意思。

  太子妃脸上现出怒色,想到正有求于人,不得不强自压下。

  她深吸几口气,尽量以平缓的语气轻声问道,“听说皇上打算建制糖的作坊,以后都会交给你管着?”

  黛玉讶异的看向太子妃,摇头道,“怎么可能?我才多大年纪,哪管得了那么大一摊事,如今不过是看着工匠想办法制出更优质的糖而已,等以后建作坊时应该会交给东陵亲王管着吧,有位德高望重的长辈镇着,皇上才好放心。”

  太子妃的脸色稍霁,又追问道,“那琉璃窗的作坊呢,听我父亲说,如今已经能制出好似水晶一样透明的琉璃了,这个以后会交给你吗?”

  黛玉小脸一苦,叹道,“能制出来是不假,问题是成品率太低了,本身成本就很高,再加上大半都是废品,即便作坊建成了,也顶多给宫里和我们几家换上新窗子,想用琉璃窗赚到银子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太子妃也听说过琉璃窗造价不菲,却没想到生产也很困难,不由好奇道,“大半都是废品?那一个窗子得卖多少银子啊?”

  黛玉想了下,就比着静室的窗子道,“就这个半身长的窗子,全换上琉璃的就得近二十两,还不包括运输途中破损的。”

  太子妃瞪圆了眼睛,她一个月月例才五两,还是当上太子妃以后涨的,家里姐妹只有二两,一个窗子竟值她们近一年的月例银子,这也太贵了。

  她喃喃道,“这么贵的东西谁能用得起啊?”

  黛玉叹道,“可不说么,琉璃那东西脆得很,一块石头敲上去二十两就没了,再被碎片划个大口子,没百八十两银子,人和窗子都休想补好。”

  太子妃用帕子掩住笑意,两人在这边小声说话,气氛还算和谐,太子在那边也渐渐放松了神色,跟司徒澈轻声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