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耽美小说>[红楼] 彪悍红楼【完结】>第237章 第二百三十七章

  听皇上说太子心中已有人选, 太后立时来了兴趣,追问道,“太子这是出门一趟, 遇到喜欢的姑娘了不成?是谁家的?”

  皇上扶正太后几乎要探过来的身子, 好笑道, “是山西巡府家的姑娘, 襄阳侯的重孙女, 襄阳侯传到孙辈只有兄弟二人, 长子戚建辉世袭二等男爵, 次子戚建耀从科举入仕, 于前年升任山西巡府。

  戚建耀有一儿一女, 长子已经娶妻, 女儿是四十岁上得的,今年十四岁了, 打小读书明理,教养得舒朗大气,在随父亲巡视全省灾情,督促地方上打井自救时与涵儿相遇。

  两人共事过一段时间,据随行之人说,相处得十分和谐, 涵儿对人家小姑娘也很是上心。

  我已经传话给戚建耀,再把那姑娘留半年, 等涵儿回来看他的意思再说。”

  太后点头道, “出身倒是没什么问题, 就是我记得戚家好像子嗣不丰吧?那姑娘都十四了还没说人家, 不会有什么问题吗?”

  皇上摇头苦笑,“子嗣这事我早看明白了, 都是在男不在女,先皇给我们兄弟指的正妻都是子孙兴旺的人家出来的,可我们兄弟的子嗣又怎么样了呢,除了老六老七生了两窝,我们前头几个兄弟家里只有小猫三两只,我有两子一女就算头一份了。”

  太后轻叹一声,“都是命,不过子嗣少也有少的好处,你就不用像你爹那样老来受罪了。”

  皇上笑叹道,“只有两个儿子还教养不好,那我得多废物啊。戚家姑娘是因为戚太太想把女儿嫁回娘家,戚大人不同意,夫妻两对峙起来,才把女儿耽误到了十四岁。”

  太后闻言脸色一沉,“讨厌得很,总有那等蠢妇认为自己娘家是最好的,想着有娘家母亲照顾,把女儿嫁回去才不会吃亏。

  她怎么就不想想,女儿的正经婆婆可是曾经的嫂子,这小姑子和嫂子就没几个和睦的,老太太再硬朗还能活过儿媳妇不成?到时女儿就得落到仇人手里,指不定怎么死的呢。

  你这回得看准了,那姑娘可别像她娘一样蠢,前头的太子妃就是个蠢的,新看中的又有个蠢货母亲,万一她也是个笨的,难道还能把戚家打倒,再换一个太子妃不成?”

  皇上从未想过内宅这些弯弯绕绕,听太后这样一分析,他也有些拿不准戚姑娘的性情了。

  回到御书房,皇上叫来暗卫,让他们去山西和戚大人曾任职的安徽调查戚家和戚姑娘的风评,新选的太子妃可不能再出纰漏了。

  林家为武安侯的冥诞做法事只是躲避太子妃的借口,请两班道士做去就是了,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山玩水,留下林海和黛玉两个苦命的打工人,一个住衙门,一个住宫里,想尽一切办法不跟太子妃碰面。

  在武科会试之前,皇上公布了对漕运衙门倒卖官粮的处理结果,凡是参与倒卖的官员,全部收没家产,投入大牢,子孙革去功名,三代不准入仕,家奴充做官奴。

  周大人和卖粮给倭国的几个官员于秋后问斩,子孙发配三千里,五代不准入仕。

  将太子妃贬为太子庶妃,接入宫中教养,从周家抄没的家产中为两位周庶妃准备嫁妆,暂由内务府代管。

  料理好了周家人,太子就可以从山西回来了,打从进入五月份,山西的降雨逐渐增多,再加上之前打的水井,山西解除旱情指日可待。

  太子回京还得几日工夫,武举会试加殿试已经在城外步军巡捕营的考场开始了。

  武举会试的考试时间是十天,考试内容包括骑射,武技和兵法。

  通过的考生只有半天休息时间,紧接着就是二十天的殿试,要在山林中考核野外生存和行军能力。

  进入山林时每人只发一把陌刀,两个火折子和两捆烟花,食水都要靠自己解决,不允许相互攻击,坚持不住的人只能在晚上放烟花求救。

  能到达指定地点的考生才算通过殿试,排名以抵达的名次为准。

  黛玉听到殿试的考试规则,猛的扭头看向身边的司徒澈。

  武举殿试以前都是在外朝广场进行,先考兵法策论,再以打擂台的形式考核实战能力,两个成绩结合起来定出名次。

  在山林里举行的殿试从未有过,并且考试内容跟她曾胡说过的相去无几,自家大哥向来十指不沾阳春水,更别提辨认野生食材了,这样的殿试他要怎么通过?

  司徒澈也傻眼了,这件事的起因是海军遭遇了海上风暴,一条海船在岸边搁浅,其中一名校尉在狂风中与手下失散,三天后找到他时都快饿死了。

  这件事上报到兵部,所有官员都觉得不可思议,海边可用来填肚子的食材俯首皆是,一个海军武官竟能在海边差点饿死,他是怎么做到的?

  调查过后才知道,这位校尉大人出身巨富之家,家中奴仆无数妻妾成群,每日吃的都是烹饪好的山珍海味,独自生存的能力无限接近于零,再晚两天找到他真能饿死。

  黛玉听说以后就跟司徒澈吐槽那些老爷军官太过无能,还顺便胡诌了几句野外生存训练的事,没想到会被直接用到考试中,事先也不通知一下。

  她气得一把揪住司徒澈的领口,怒道,“有这种考核你倒是提前说一声啊,我大哥怎么办?他比那个老爷军官又能好多少了。”

  司徒澈委屈道,“我要是知道能不说么,之前我就是当成新鲜话题跟父亲提了一嘴,没想到他连招呼都不打,直接考核上了,大哥,大哥加油吧!”

  黛玉都被他气笑了,松开领子拍了他胸口一巴掌,司徒澈顺势倒在椅子上直哎哟,说自己受了内伤,要师姐揉一揉才能好。

  黛玉命人备车,扯着袖子拉他起来,打算去城外找刘姥姥,山里什么东西能吃老人家肯定门清,她打算把食材和烹饪方法都画下来,让吴彧在几天内背熟,否则真要饿死在山里了。

  司徒澈立即来了精神,称赞道,“这个主意好,师姐最聪明了,什么事都难不倒你。”

  黛玉笑着嗔道,“还不快点呢,拍我马屁能有什么好处不成。”

  司徒澈抿嘴一笑,坐到马车上才轻声笑道,“师姐要是高兴了,能赏小生一个吻么?”

  黛玉脸色爆红,纯情了几十年,可经不起大帅哥这么撩拨,她虚张声势道,“吻没有,给你个巴掌要不要?说吧,打哪边脸?”

  司徒澈抓住她攥成拳头的双手,放到嘴边亲了两下,抬目笑道,“那我吻你总成了吧,师姐害羞起来也好可爱呀。”

  黛玉想了下当街暴打二皇子的下场,只能抽回手愤愤的看向窗外,司徒澈顺势靠近了,揽住她的肩膀给她当靠背。

  黛玉被淡淡的竹香味包围,慢慢靠在司徒澈怀中,这是她要相伴一生的良人,无论未来的结局如何,至少当前的感情是真挚的。

  刘姥姥家所在的乡村在南门外偏西方向,距离妙玉所在的牟尼院并不算远,曾经还佃过牟尼院的田,因租子收得重了些,只种一年就放弃了。

  听黛玉说起牟尼院,司徒澈冷笑道,“白蛇传已经排演好了,等武科殿试结束,状元骑马游街当天就会在最大的戏楼上演,等这出戏红遍天下,倒要看那些和尚姑子还怎么嚣张。”

  黛玉想到那群脑满肠肥的家伙也讨厌得很,“他们嘴里说着大慈大悲,干出的事却着实经不起讲究,地租收得比乡绅还要高出一成,摆明了不给佃农活路。”

  司徒澈道,“那个叫妙玉的女修以后也离她远着些,听人说她性格孤拐,极难相处,别让她冲撞了你。”

  黛玉好奇道,“你是听谁提起她的?放心,不过是看在邢姑娘的面子上,打发人送过两次东西,让那院里的人不敢明着欺负她罢了。”

  司徒澈苦着脸道,“说出来师姐该嫌弃我了,是男人在一起荤话连篇的时候听到的。

  专有一群浪荡子,看腻了楼子里的姑娘,就跑去院观里结识出家的女尼女道,以挑拨人家动凡心为乐事。

  那妙玉是个诚心向佛的,那些公子哥在她身上讨不到便宜,就给人冠上不合时宜的名声,从南边赶到了北方。

  到了京城她依旧如故,之前有师傅护着还好些,自打她师傅圆寂后日子就开始艰难了,据说她模样又极好,可不让人惦记着。

  自打你派人送了东西,她才好过些,师姐偶尔周济她一下,与佛门略有牵扯也好,以后就不会有人把破坏佛门名声的事跟你联系到一起了。”

  黛玉恍然,原来妙玉的不合时宜是这么来的,她就说一个清修之人孤僻冷漠些也没啥大不了的,何至于在南边待不下去,那些公子哥为了面子就要断人生路,真真该死。

  听司徒澈提到白蛇传,黛玉笑道,“放心,皇上绝对会把皇室之人都撇得一干二净的,等民间情绪发酵到一定程度,再顺应民意消减佛门势力,不会有人想到我们身上的。”

  他们来到刘姥姥所在的柳树村,村里的人都跟着刘姥姥家种香草,有几家正在用石磨磨香草种子,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