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总裁豪门>轮回:原世界>第154章 巨核

三月份,赵玉麟使用李为民研究出的消磁方法,成功的从原子核中分离出了正电子——质子。

通过验证,正电子就是质子本身,正电子是带质量的,这个结果看似简单,但是却直接将自然界中电与磁的能量转换范围扩大了一倍,原本电压取决于负电子携带的电压到零电压的范围,直接扩大到了正电压,也就意味着只要指定目标电压可以自动流转,可以直接摒除先前的人为引导过程。

而他这一技术直接就被陈华强拿去了,纯纯的正电子,这就是脉冲武器绝佳的原材料啊,他怎么能不心动!

同样兴奋的还有李寞名,因为这一实验成功之后,电压的适配范围变大,他对研发新型能源又有了新的冲动,但是经过一顿操作后发现还是无法实现,最终不得不放弃,此时他终于有点理解刘老板常说的那句话了,时候到了自然就成了,有些事情不是靠努力就能有结果的。

时间来到六月份,魏文钊再次传出好消息,他的团队开发出了磁感线压缩技术,并可以人为操控磁感线沿特定轨迹运行。

这一消息对整个基地的影响那可就大了,不光是磁感线压缩技术,对磁感线的操控那也是拥有决定性意义的一项成果,因为这样也就意味着飞船的重力模拟系统可以人为操控,一艘飞船内可以叠加多个磁场,这对飞船内部的构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时刚刚安静下来的陈华强再次激动了起来,这不就是曲率引擎的理论基础嘛!他原本还以为会是李寞名研究出来什么新的理论,却没想到突破点在魏文钊这里,于是马不停蹄地向蔡永恒提交了研发报告,因为这个项目太大了,还是要蔡永恒点头才行。

蔡永恒对于这方面当然是二话不说直接批准,而且是全力支持,他此时也意识到了刘老板当初拒绝加入他们组建星际舰队的原因了,和现在的科技比起来,他们那时候研发的舰船真的就是小孩儿玩的玩具,根本上不了台面!

蔡永恒也不得不佩服刘老板的远见,他们做的这一切如果没有刘老板在中间协调,早就乱套了,只是他们制造星际舰队这一个决定就会把整个国家拖入泥沼,根本腾不出手来开发新的科技,就算偶尔有所突破,那也是小范围的,起不到什么作用,和现在的科技爆炸相比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与此同时,李为民也没闲着,他们将太空工厂的各项数据都收集完之后,又做了优化的设计,然后就交给刘老板了,李为民则带着团队又开始了新的研究。

赵玉麟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弱力与磁场之间的关系,李为民从赵玉麟的这一思路发散思维,同样设计了一套方案,验证磁场与引力之间的关系。

李为民直接向刘老板提出了要求,将要运送上太空的山体尽可能多的运送上去,将之在外太空聚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然后探测磁场强度以及引力大小,当然,这个力非常小,需要非常精密的仪器才能检测出来,但是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没什么难度。

一通操作下来,他们得到结论:天体形成的磁场越强,产生的引力也就越大,而当磁场消失,天体整体的引力将回归单个物质的引力,从而被分散,形不成整体的引力,磁场可以使引力发生质变。

而天体形成自身磁场强弱取决于自身的整体质量和在宇宙中的运行速度。以此推导出天体的引力也是由自身质量和运行速度决定的,所以在相同的运动速度下,太阳的磁场才会强于地球的磁场,从而将地球的磁场等级降低一个维度。

李寞名看过李为民的研究报告之后,根据这一理论又延伸出了一个新的理论:速度越快,磁场越强,引力也越强,但是引力强不代表质量一定大。

他这篇报告发布出来之后整个基地都安静了,因为此时在陈华强的团队里正因为曲率引擎的研发而引发争执,原因是物理界现有的一条理论:有质量的物体无法达到光速,因为质量会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当速度达到光速的时候,有质量物体总质量会趋近于无穷大,所以有质量物体永远无法达到光速。

李寞名这套理论几乎是对着现代物理的贴脸输出,速度越快,引力越强,有引力的存在,飞行器速度越快受到的阻力也越大,外在表现就是质量增大了,然后飞行器就像被陷入泥潭,到达某个临界速度之后就无法再提升。

但是因为李为民的理论基础,天体的引力是由磁场造就的,也就是说屏蔽了物体的磁场就可以达到无引力状态,一旦失去了引力,那么天体就可以无限加速,而屏蔽磁场的方法现在已经被攻克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理论形成了一个闭环,那些因为曲率引擎制造复杂而打退堂鼓的人再找不到理由退缩,同时也再次刷新他们对这个世界现有物理知识的认知。

眼见整个基地又恢复了正常的秩序,李寞名又联合李为民和陈华强制定了一个计划——捕获卫星。

这个计划一方面是验证李为民的引力与磁场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为了解决物质短缺问题,他们不能一直从地球上取材,随着他们攻克的理论越来越多,他们知道的更多了,考虑的也会更多,少量的从地球上取材影响不大,但是随着需求的增加,尤其他们需要的总量太大,一旦地球失去的质量达到某个临界值将会引发无法预知的灾难。

这个计划非常简单粗暴,首先研发出曲率发动机,然后安装到样机上,验证过速度之后,对朱雀号进行检修,检修完成后用青龙号直接携带足够强大的反重力装置飞往柯伊伯带,挑选一颗大小适中的卫星,然后带回太空工厂。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既然过去一趟就不能选择太小的卫星,否则得不偿失,而太大了难度又太大,最重要的是整个过程捕获的卫星是处于全裸状态的,如何把卫星的速度提升至光速才是最大的难关。

不过李寞名交代完之后就交给李为民和陈华强去解决了,他们两人也被李寞名的这一计划吓到了,这也太大胆了吧,不过他们就喜欢挑战,尤其是李寞名提出的计划,他们干劲更足,于是又马上把计划上报给了蔡永恒,蔡永恒被他们大胆的想法吓了一跳,不过这也更加刺激了他的决心,立马同意了他们的申请。

不过蔡永恒也肉疼,因为刘老板虽然摆明态度会支持,但是一直在做他自己的计划,丝毫没有帮助基地建设的意思,李寞名他们提出的几个项目那都是超大型的项目,蔡永恒这边的压力也很大,毕竟大劫只是上层知道,普通民众并不清楚这件事,国家并没有举全国之力来支持这些项目,否则会引发混乱的,但是这些都是最合理的发展方式,而且都有着重大意义,蔡永恒也不能直接否决,蔡永恒此时也是捉襟见肘,几乎是靠着一张老脸在硬扛着了。

时间来到2032年,赵玉麟在弱力方面的研究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经过验证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有磁场才有弱力,否则自然界中只有引力。

赵玉麟也是通过李为民的研究成果针对性的制定了实验方案,才最终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因为原本赵玉麟也是持怀疑态度的,这里面要攻克的难题可不是说说而已的,有了李为民的研究成果他才下定决心朝这个方向努力的。

赵玉麟和李为民两人好像形成了默契,他们一个从微观出发做试验,一个从宏观角度做研究,而他们相互之间都在借用对方的理论,如果把他们两人的实验整合到一起之后,就好像是一个整体,刻画出了整个物理发展的蓝图。

新的一年,李寞名也开发了新项目,他直接采集了十吨石头,放到了太空中的实验室内,目的也很简单,他要把这些石头的外围电子全部剥离,只剩下原子核,然后消除弱力,使内部只剩下引力,然后将这些质子、中子全部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物质。

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李寞名却用了好几个月才完成,因为太难了,这就像破镜重圆一样,很难让它再成为一个整体,原本是整体的原子核都很难重新聚合到一起,何况这是五吨的原子核。

好在,通过一次次的尝试,李寞名找到了方法,那就是适当地在里面添加磁场,他一开始直接撤掉了反重力装置的磁场,用的是自然界中的磁场,结果啥也没整成,因为自然磁场是复合型磁场,太难把控了,直到他换成人造电磁场才开始有所反应。

但是整个过程依然没有那么顺利,在一遍遍的尝试中,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点规律,最后就像和面的时候往面里加水一样,一点一点增加磁场,使弱力变得若隐若现,让质子与中子慢慢结合,然后再适当增加外力,将它们全部柔和在了一起。

而最终形成的形态是一个拳头大小的“原子核”,但是虽然它体积很小,质量一点都没变,毕竟那十吨岩石只是被剥离了电子,而电子是没有重量的,单从外在来看,它有点像黑洞,质量无限大,体积无限小,但是它又没有引力,李寞名没敢直接把它放出来,因为他也无法定义这个“原子核”究竟是什么,直接放到外界会产生什么后果更是无法预测,所以直接用磁场包裹着送回了基地。

就在原子核被运送到基地的当天,刘老板直接赶到了,而他的到来瞬间让李寞名警觉了起来,因为每次有大事发生的时候刘老板总是能非常及时的赶到,单是从刘老板的这一举动,就可以判断这个“原子核”不简单。

果不其然,刘老板到了之后直接找到了李寞名,要求去看一看这个新物质,李寞名也没有隐瞒的意思,直接带刘老板到了存放那枚“原子核”的实验室。

刘老板见到那枚“原子核”突然兴奋了起来:“呵~不错嘛,还真的被你给搞出来了!”

李寞名不禁好奇地问道:“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李寞名当时启动这个项目是走的刘老板这边,并没有找蔡永恒,因为他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不知道如何去命名,更不知道这个真的合成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功效,他害怕是什么大杀器再落到蔡永恒手里。

李寞名申请的时候也只是隐晦的跟刘老板说了这么一个物质,连如何命名都没想好,但是看刘老板的样子,他似乎对这个东西非常了解。

刘老板却没有回答李寞名,而是继续问道:“你准备拿这个东西做什么用?”

见刘老板没有解惑的意思,李寞名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具体做什么我现在还没有定,但是这个是由十吨岩石的原子核合成的超大型原子核,里面具有极高的正电携带,我准备试一下能不能满足魏文钊研制出的磁场切割装置。”

刘老板却不解地问道:“如果只是满足电压需求,那强相互作用材料不也是由原子核组成的吗?为什么还要专门做这个?”

不得不说,刘老板一句话就问到了点子上,但是李寞名也不是吃干饭的:“我尝试过,没有成功。一方面,当物质被压缩成强相互作用材料时,整体的确带有极高的正电压,但是它的电磁结构已经被破坏了,原子核被绑死,它再重新形成的电磁力相比原始的电磁力弱了很多,整体效果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强相互作用物质压成平面好操作,但是想要制作成这样的球状难度极高,无法满足正常需求,而且就算费尽心思制作成功了,这个超大型的原子核由强力结合在一起,你只能把它当做一个整体,它却不是真正意义上‘一体’的,它的力量是分散的,每一个单独的原子核会有一个单独的力,最终体现出来的就像没有灵魂的提线木偶一样,不实用。

而这样的一个原子核就不一样了,因为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原子核加核外电子组成的,目前我们的元素周期表也找到了一百多种元素,我们只是需要这个原子核来实验,没有给它包上核外电子,如果加上核外电子,那么它就是一个符合自然规则的元素而已,拥有自然界中其他元素的所有特性,原子核形成的电压也是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