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总裁豪门>关注内心平静没想争名夺利>第17章 新生命的诞生和穆阳暂时的改变,让父母看到希望

文朝晖是在一个春夏之交的晚上去的医院。

从媳妇怀孕开始,厂里事情再多,不论多晚,穆青都会赶回家,他怕文朝晖一个人在家不方便。

那天,穆青回去有点晚,专门去市场上给媳妇买了一个西瓜。

从她怀孕开始,穆青几乎每天都会买一些水果。

还是冬天的时候,有一次文朝晖想吃草莓,穆青几乎跑遍了所有市场。

最后买来一些冰冻草莓,看着媳妇儿连冰碴一起吃进嘴里,穆青觉得说不出的幸福。

从那以后,穆青就养成了下班回家买一些水果的习惯。

别人怀孕都是呕吐,吃不下东西,可文朝晖完全不同,几乎什么都会吃,尤其是水果。

那天很热,两口子吃完饭,一边吃西瓜一边看电视闲聊。

大概晚上十点钟左右,文朝晖突然感觉肚子疼,自己预感不好,就催穆青马上送她去医院。

到医院后,折腾了一宿也没生出来。

第二天早上,穆青想着去给媳妇儿买点吃的。

刚下楼,就碰到急急忙忙赶来医院的岳父岳母,知道孩子还没出生,就等着穆青买完早点一起上楼。

见到医生时,医生告诉穆青需要剖腹产,让他去办公室签字。

穆青看着需要签字的文件,心里有些发慌,那上面写的每一条都让他很担心。

岳父看出穆青的担心,拍了拍他:“别太担心,不会有事的,签字吧。”

穆青只好签了字,临近中午时,孩子降生,是个男孩。

文朝晖被推出产房时麻药劲还没过,攥着穆青的手含含糊糊地说:“是儿子,不是女儿,你看好了!”

穆青看着自己媳妇虚弱的样子,心疼的差点掉下眼泪。

文朝晖很快就沉沉地睡去。

这时穆青父母也风尘仆仆从乡下赶来。

穆青母亲专门用一些柔软的内衣裤剪了一包尿片,带了一些专门给小孩做的小衣服,还有一个奶瓶和几袋奶粉。

岳母看到奶瓶,就对穆青母亲说:“小孩还是吃母乳好!”

穆青父母看着刚出生的孙子,笑的合不拢嘴。

听到亲家这样讲,就拉着亲家的手说:“有母乳当然好,怕朝晖万一没有,可以用上。”

后来证明穆青母亲确有先见之明。晚上,老人们都回去以后,只剩下穆青陪着母子俩。

孩子哭闹时,文朝晖开始还有一些奶水,后来几乎没有了。

医生要求一定要喂母乳,可孩子饿的一直哭,穆青就偷偷冲了一些奶粉给儿子。

儿子吃饱后就慢慢睡着,不再哭闹,文朝晖也就能睡一个囫囵觉。

穆青专门请假,在医院陪了母子俩一周左右才出院了。

穆青父母专门从乡下搬回市里的房子,希望文朝晖出院后搬去他们那里住,由他们伺候月子。

文朝晖怕给两位老人添麻烦,也觉得不方便,所以就没去,出院后还是搬回了自己的小家。

父母拗不过文朝晖,就天天去穆青家。

父亲今天送一箱水果,明天送一箱奶粉。

母亲白天就在穆青家做饭、洗尿片伺候月子,晚上一般是等穆青下班回家后,才回自己家。

两家离得不很远,也很方便。

一天晚上,穆青很晚才回到家里,母亲还没走,就收到穆阳媳妇打来的电话。

穆青拿电话,就听到电话里吵闹声不断。

穆阳媳妇紧张地在电话里说:“大哥,你马上来一趟我娘家好吗?穆阳拿菜刀要砍人,我怕会出事!”

只说到这里,电话啪的一声就被挂掉。

穆阳媳妇已经不是第一次跟穆青联系了,已经给他打过几次电话,都是因为跟穆阳吵架。

穆青已经见怪不怪,今天好像有一点特别,穆阳要砍人?以前的电话没有类似内容。

不会吧,穆阳能有那么大胆子?穆阳自己也给穆青打过几次电话,都是为了借钱。

母亲这时正要出门回家,隐约听到电话里穆阳媳妇的声音,就问穆青:“穆阳两口子又吵架了?”

穆青怕母亲担心,只含糊地回答:“好像是,妈,您老晚回去一会儿好吗?我过去看看。”

说完,跟文朝晖打了一个招呼,就匆匆下楼骑车赶去穆阳岳母家。

老姑帮穆阳找到工作后,当时穆阳一直都在老老实实上班。

虽然只是一个个体户的小装修公司,但穆阳并没有像以前一样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个体户老板也很喜欢他。

穆阳头脑灵活,一方面做小工,另一方面也帮老板谈成几笔比较大的生意。

为此,老板还专门给他涨了工资,需要谈生意时,很多时候也愿意带着穆阳。

慢慢的,穆阳大部时间就不再做小工,而是帮老板谈生意。

这个体户老板也是乡下人,就住在老姑家隔壁,跟老姑关系很好。

经常跟老姑谈起穆阳,还感谢老姑给他找了一个好帮手。

老姑也专门去过这个小公司几次,每次见到穆阳,就会跟他聊几句。

穆阳很会说,每次都能把老姑说的连连点头。

再加上周围同事对穆阳的夸赞,老姑对穆阳以前的厌恶情绪就减少了很多。

觉得这孩子应该是真的改好了,浪子回头金不换。

只要穆阳能认真做事,不让家里老人再为他操心,相信会一点点好起来。

老姑把自己听到、看到的东西跟穆青父亲讲了,劝父亲不要总是老眼光看人,孩子能变好也是他的福气。

一开始穆青父亲只是半信半疑,听老姑讲的多了,就决定自己亲自去看看。

一天晚上专门从乡下赶回城里穆阳的出租屋,看到穆阳一家三口挤在一张床上。

虽然孩子小,屋里也是拥挤不堪,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不由得一阵心酸。

只是站了一会儿就出来,穆阳把父亲送到楼下,父亲还是把以前跟穆阳讲过的话又重复一遍。

要有责任心,要懂得养家,养老婆孩子,好好上班,不要再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

穆阳这些话耳朵都已经听出茧子,但这次没再跟父亲争辩,只是默默地听着。

父亲临走给他一些钱,让他贴补家用。

从穆阳那里回来,穆青父亲就把自己看到的情况跟穆青母亲讲了。

老两口唉声叹气,一方面,觉得穆阳走到今天纯粹是自作自受,另一方面又觉得穆阳一家也挺可怜的。

母亲就跟父亲商量:“要不别让他们再租房住了,毕竟租房也要花钱”

“他们一家三口只靠穆阳一人赚钱养家,也怪不容易的。让他们还是搬回咱们市里的房子吧,反正咱俩也不住。”

父亲摇摇头:“老大两口子不跟穆阳争,挺难得,但我们还是要一碗水端平。”

“咱们就这么一套房子还能值点钱,将来要留给他们哥俩。”

“现在让穆阳住进去,他一直没房,一直住在那里不再搬走,对老大两口子也不公平。”

“再说了,我们也不可能一直住在这儿,这里毕竟不是我们的家,最后总要搬回去。”

“让穆阳他们搬回去住,将来我们回去怎么办?”

听到这话,母亲点点头:“也是,可我们总要想办法帮帮穆阳吧,他再混蛋,毕竟也是我儿子!”

父亲沉默不语,穆阳虽然可恨,但如果现在改好了,是应该帮帮他。

母亲说:“要不我们帮他带孩子,让穆阳媳妇也去找个工作,两个人赚钱,毕竟比一个人赚钱多一点。”

父亲看了一眼母亲:“这话你以前没讲过?大孙子刚出生的时候我们就讲过吧?我们来带孙子,让穆阳媳妇上班,当时他们就不同意。”

“话里话外,怕我们把孩子带坏了。现在我们搬来乡下,他们更不可能让孙子跟我们来乡下了。”

“再说了,现在孙子还小,没什么关系,将来孩子要上学吧?乡下这条件毕竟不如市里呀!”

当时穆阳儿子出生,就是在父母家坐的月子。穆阳媳妇也没奶,老两口专门订了鲜牛奶给孙子。

出月子时,老两口一再挽留希望能把孩子留给他们带,但穆阳媳妇不干,一定要自己带,就抱着儿子去了自己家。

那时,穆阳夫妻俩还住着岳母的一套房子。

后来这套房子被岳母收回,给他大舅哥婚房用,穆阳夫妻两个就又搬回父母那里。

搬回去时父母很高兴,可以天天看到大孙子。

父母被迫搬来乡下老家时,曾经希望孙子交给他们带,让穆阳媳妇也上班,但被穆阳媳妇一口拒绝,老俩口本来好意,穆阳两口子却并不领情。

老两口合计半宿,也没商量出一个结果。

第二天早上很早,穆青老姑去看他们,就跟老姑讲了他们的想法。

老姑就对穆青父亲说:“哥,要不你们干脆给穆阳买一套小一点的房子,也总比他们租房强吧!”

听到这话,老两口谁也没说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心说,我们如果有钱还不知道可以给穆阳买一套房子,不是没钱嘛!

老姑看出来老两口的为难之处:“上次穆阳做买卖跟我借的钱,你们替他还给我,我一直都没动。”

“如果需要,我还拿给你们,什么时候有钱再还我。”

穆青母亲看着老姑说:“上次穆阳跟你们借钱,闹得就挺不好,还跟你们借,他老姑父不会有意见吧?”

老姑说:“没事,嫂子,暂时我们也用不到这钱,放着也是放着,拿给你们先用。”

“现在村里很多人搞装修生意,村东头建了一个建材批发市场,摊位铺面卖给外边人要很多钱。

卖给村里人一半的价钱都不到,而且,可以先不给钱,先用着,等挣了钱再逐渐还上。”

“我们也申请了两个,做建材生意,现在生意还挺好,钱也活分,总比你们强。”

听老姑这样说,老两口放下心,合计着有老姑这钱,加上他们手里还有一点棺材本,能给穆阳买一套小一点的房子。

老两口当天下午就回了市里的家,安顿好以后,第二天早上开始专门找中介,找一些熟人、朋友,打听买房的事情。

半个月后,通过住在前楼的顾叔,确定了一套一室一厅的二手房,顾叔约房主,专门跟老两口去看了房子。

这套房子是一家大企业的公房,现在暂时还不能过户,所以房子相对便宜。

房子一直空着,没人住,装修虽然不算豪华,但还精致,可以直接拎包入住。

离穆阳岳母家也不算远,老两口很满意。

专门打电话给老姑转告穆阳,让他回来一趟,拿上自己的身份证,通过中介签协议。

穆阳没想到老两口会给他们买房子,带着老婆孩子专门去看了房子,没什么意见,老两口付了房款,把钥匙交给了穆阳。

免不了还要多唠叨几句,无非是一些好好上班、好好过日子一类老生常谈的话,穆阳默默地听着,没有反驳。

老两口觉得也算对得起穆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