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水浒传:开局遇到豹子头林冲>第172章 计划,岳飞拜师

且不说李信等人回去报信。

也不说,宋江用高超的演技,将阎婆惜之死糊弄过去,之后更是相助晁盖逃出郓城县。

几日时间过去。

时间来到,五月一日。

按照柳华的计划,在夫人坐月子结束。

也就是五月五日,端午佳节之后。

他将带着史进、吴用等人外出,网罗天下有才之士,来梁山共商大事。

至于梁山上大小事务,全权交与林冲、公孙胜处理。

柳华此举,无疑是大胆的。

但,有道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他相信林冲和公孙胜不会愧对他对他们的信任。

就算真的失误,现在也不过创业初期,他尚有机会翻盘。

书房中,柳华翻看着朱武、赵瑜、柴进,往日送来的回信。

对他们如今的发展,颇有些了解。

如今一州之地,已经满足不了柳华的胃口了,他打算将酒水、雪花盐的生意遍布大宋全国。

这需要他积蓄力量,以及更多的人才。

金、辽、宋。

四方的疆土地图,在柳华的脑海中浮现。

他必须要在方腊起义的绝佳时期,拿下大宋长江以北的大块疆土。

然后平稳发展,以大海为背,抵御处在南方的南宋以及北方的金国。

如此一想,心中不禁压力丛生。

难道真的只有这样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柳华目前心中没有定数。

看着皱眉苦思冥想的柳华,刘茜茜将孩子交给春花,自己小心翼翼的来到柳华的身边。

“夫人,你来了。”

刘茜茜点了点头,来到柳华身后,她伸出纤纤玉指,按压着柳华的太阳穴。

问道:“官人,何故烦恼?”

柳华闭上眼睛叹道:“大乱将起,为民生而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不管柳华做出如何决断,毋庸置疑的是,以他梁山的实力,难以抵挡金国举国的兵力。

到时候靖康之耻,依旧可能发生。

待到大宋壁虎断尾,舍弃长江以北,那山东,陕西这些大宋子民,不用想。

该过上何等屈辱的生活。

刘茜茜无甚大智慧,但她有个优点,那就是信任。

她自信道:“官人乃是天降之才,定能拨乱反正,这乱世之中,当显官人的威名。”

柳华笑着道:“你倒是对我有自信,那官人我再努力努力。”

刘茜茜闻言笑着抱住柳华道:“官人,你其实不用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你不是说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吗?”

柳华嗅着刘茜茜身上浓郁的奶香笑道:“夫人,今日我在教你一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人定胜天。”

刘茜茜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怎么正面方面,都让官人说光了。

官人实在太坏了。

.......

代州雁门县外。

文殊菩萨道场。

五台山,文殊寺。

一个中年妇人拉着个半大的孩子,背着包裹,一路往五台山上去。

那半大的孩子,虽然才十一二岁,身材匀称。

但个子却是极高,已经超过了他娘,达到七尺左右。

他面相淳厚,一双眼睛却是很亮,显然他不是愚笨之人。

“娘,你背了这么久了,让我来吧。”

说着他从妇人的背上拿过了包裹,然后背在身后。

那妇人也拦不住他,她心里清楚,自己这才背多久,两里路都没有。

这是儿子关心自己。

“飞儿,莫要心急,咱们先歇歇。”

那孩子点了点头,然后弯腰给娘找了个干净的地方,坐下休息。

母子二人坐下后,那孩子问道:“娘,那智真大师,真的会收我为徒吗?”

妇人摸了摸孩子的头道:“我儿天资过人,大师定会收你为徒的,而且我们不是有你陈伯伯,写的拜师书信吗?李伯伯他可是智真大师未出家时的好友,有他举荐,定然不成问题。”

孩子点了点头,面色自若,不过他心中却是在想:智真大师,厉不厉害,若是不厉害的话,自己拜他为师,岂不是白费功夫?

唉,这次出远门,爹,娘可是攒了好久的盘缠。

母子两个休息好后,再次上山,将近正午终于上得山中。

智真大师收了柳华这个阔富的弟子,如今文殊寺怎会败落。

原本被鲁智深砸坏的山门,已经安上了崭新的朱红门。

哼哈天王,也是焕然一新。

母子两个通报了来意,由着一小僧带到了智真大师静修的禅房。

“方丈,有故人来访。”

小僧通报一声后。

智真大师手持佛珠,踏步走来,虽然年长,满口的白胡须。

但龙行虎步,精神奕奕,颇得长生之道。

当真是高人啊。

智真大师看着母子二人,并未觉得眼熟,行了一个佛礼道:“阿弥陀佛,不知两位施主,找老衲所为何事?”

妇人看见智真大师,双手合一回礼道:“大师,奴家岳姚氏,这是我儿岳飞,字鹏举,这次前来五台山,是想要找您拜师学艺的。”

智真大师闻言,看了看母子,然后面善的摇了摇头道:“女施主,老衲如今已经是出家人,贵公子若是要学艺的话,不妨去找武馆,或是去别处看看。”

岳姚氏闻言,赶紧从包裹中拿出书信道:“大师,我们母子并非无理之人,我们乃是受陈广陈师傅点拨,才来找您学艺的,还请您看在我们千里迢迢,诚心而来的份上,收下我这痴儿。”

智真大师听闻陈广,不禁一愣。

当初他未出家时,在老家陕西华州潼关一带收徒。

名气与陈广斗个旗鼓相当。

不过二者涉略不同,他擅长骑术,箭法,拳法,枪法。

刀法、剑法等术,皆是略有小成。

而陈广此人,虽不善骑术,刀法,枪法却是极为出彩。

两人虽未交过手,但神交以往。

没想到,出家了这么多年,还能听见他的消息。

智真大师接过书信,快速通读一遍。

心中微微惊讶。

书信上,陈广说道,岳飞虽然年幼却是几百年难得一见的武学奇才。

拜在他门下不久,短短两年时间,就将他所会的全部学了个遍。

为了不浪费如此美玉,他请智真大师,指点岳飞的骑术、箭法、拳法,好让此子,为国效力。

说起武学奇才,智真大师忍不住想起了子美。

只可惜他心中有了反意,和他昔日报国的意向相悖。

他看着岳飞母子道:“既然是陈施主推荐,我便收下他做记名弟子,待到他学有所成,便下山去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