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空间后, 况叶拿着箩筐和竹篮前往田地中。

  除了照常采摘一些蔬菜、药材和灵植,最近还增加了一项劳作。

  当初空闲的那半亩多的田地,如今已经全部种上红薯。

  在四月中旬的时候,况叶看到外面的旱情严重, 心底就十分担忧, 想到空间中还空着这半亩多的地, 就在当时决定把这地利用上。

  考虑了一下, 他就在这半亩多的地种上了红薯。

  至于为何不种玉米、小麦等主粮, 主要是它们的产量比不上红薯。

  他手上的玉米、小麦和水稻,种子来源都是这个时代, 产量不算高。

  哪怕是有空间的加持,他上次每种主粮都种植了一亩,获得的产量都比不上他原本时代的产量。

  比如玉米,空间中一亩的产量,堪堪七百斤;小麦也堪堪四百斤, 水稻也只有五百斤多一点点。

  而他种植的蜜薯就不一样了,亩产在六千多斤。

  哪怕按照这个时候5:1的口粮换算,这六千多斤相当于一千两百多斤的口粮。

  而且他原本就种了约十平米的红薯,平时偶尔换个口味,如今正好能用枝藤作薯苗, 省去了育苗的时间。

  种下这些红薯,况叶是为了以防万一。

  他无力改变什么,但手上有点东西, 到时候总有点用。

  半亩多的红薯,经过两个月的生长, 藤蔓已经长满了沟垄,在翻藤的同时, 也准备采摘一些红薯叶做干菜。

  红薯的产出可不仅仅是地下的茎块,它的藤蔓枝叶都是能吃的,况叶准备制作一些方便储存的干菜。

  忙完地里的活,再把采摘回来的东西加工好,留给他看书、制药的时间不多。

  看了没一会儿书,肚子已经咕咕作响,犒劳了一下自己的五脏庙,在空间中再逗留了一段时间才回到房间休息。

  第二天一早,天光渐亮,摸了一把脖颈上的汗液,况叶起床。

  简修文他们不久后也全部起来,和几人吃了早饭,况叶背着背篓朝着县城出发。

  抵达丰水场镇后,在另外一个场口的路边等了许久,才坐上前往县城的班车。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旱情的影响,这次班车上的人比较少,他上车之后竟然还有空位。

  坐到有些发烫的座椅上,吹着热浪般的风,在一阵阵颠簸中抵达了县城车站。

  下车后,况叶抬头望着头顶近乎居中的烈日,知道时间差不多是中午了。

  早上稀饭早在这一路上消耗殆尽,他准备在车站附近找到一家饭店,先吃点东西再说。

  吱呀~吱呀~吱呀~

  知了在树枝间疯狂的鸣叫,让本就炎热的夏天,多了几分烦躁。

  顶着烈日在街道上走了许久,况叶找到记忆中的一家饭店,还没走进去就发现这和之前有些不一样。

  哪怕是临近中午正是饭点的时候,饭店中的工作人员都显然的有些清闲。

  此时饭店中顾客非常的少,竟然只有两桌顾客,和之前这个时段热闹不已的景象相差甚远。

  尽管有些不同寻常,腹中的饥饿还是让况叶找了个位置坐下来。

  “小同志,要吃些什么?”以往不太热情的工作人员,看到况叶坐下,竟然比以往都要麻利些的来到他面前问道。

  “一碗绿豆稀饭、一份凉面,再加两个素馅的包子。”况叶进来之前就看了门口摆放的餐牌,知道今天饭店有什么供应,点餐倒是很干脆。

  现在天气热,这些就差不多了,点完餐他也把对应的钱和粮票交给工作人员。

  清点一下况叶给的钱和粮票,工作人员也就转身去取餐窗口。

  况叶点的东西很快就上齐,闻着食物的香气,他也就顾不了其它,直接开吃。

  三样东西的分量不算小,等肚中有货后,他也减缓了进食的速度,这个时候有精力关注旁边的其它事。

  饭店中的两桌客人如今还没走,工作人员也比较空闲,而且他们之间应该比较熟悉,期间也有交谈。

  况叶也就听了一耳朵,从中倒是知道了一些消息。

  就比如现在来饭店吃饭的人为何那么少,最主要的原因也是这干旱问题。

  城镇居民有供应粮,可以凭借户口本领到相应的粮票,到时候去粮食店购买就行。

  县城的居民虽然暂时不用担心没粮食吃,但这样的景象也让所有人警觉起来,自觉的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比如去饭店吃饭,就是其中一项。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最近县城的气氛有些紧张,随着相关办公室的建立,相关的宣传活动逐渐在县城内外展开。

  如今虽然没有到爆发的时候,但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一股紧张的氛围。

  上饭店吃饭这件事,如今大部分人都尽量的少去了,怕被当作资本家的作风。

  今天他在饭店遇到的两桌顾客,都是因为有无法辩驳的理由才过来吃饭的。

  两桌顾客离开后,没过多久况叶也跟着离开了。

  走出饭店,外面的烈日高悬,风一吹浑身都能感觉到一股热浪,不过尽管如此,他还是得去办事。

  来县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采购药材。

  县城的布局他是大体清楚,县城的中药材总店他倒是知道在哪,但其他的药铺的位置却不是多熟悉,他的去找找才行。

  至于为何不去县城的中药材总店,主要是他到这里也是买不到药的。

  县城早在五十年代已经把中药材的产、销、调、存做了统一的管理,如今归属县城药材公司管理。

  总店那边只负责药材的批发,况叶虽然是持有营业执照的一员,却也不属于总店的业务范畴。

  他想要买药的话,只有到经营零售的药铺或者供销社。

  但供销社销售的药材品类有限,最好的选择还是药铺。

  这些药铺他慢慢找就是,反正他今天也不急着回去。

  找人问了一下附近药铺的位置,况叶在心中规划一下路线,就朝着这家位于桥头一侧街道的寿春堂走去。

  在前往寿春堂的途中,况叶逐渐靠近琼江,远远的望过去,看到了它如今的现状。

  原本水面宽阔的琼江,如今水面已经缩小大半,水位也随之下降得厉害,露出来浅滩也被烈日晒得发白。

  具他所知,安琼县城临近的这段河流水面宽度,在丰水期的时候,最宽阔的地方接近一千米。

  这是根据连接两岸的桥估算出来的,安琼县有一座完工三年多的大桥,正是他面前的这座,竣工的石碑上写着其全长一千米零一米。

  春夏连旱的影响,让这条原本宽阔的琼江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而它的支流安溪河,早在之前就听说已经断流。

  见此,况叶不禁在心中复杂万分,也不知道这旱情什么时候能够得到缓解。

  看了几眼水位低得让人心塞的琼河,他便收回目光继续朝着寿春堂走。

  “你好,同志,这些药材你们这有吗?”不久后况叶就来到寿春堂,找到一位空闲的工作人员,递出准备好的目录单子。

  “我看看。”工作人员接过单子,仔细的看了起来。

  “这么多种药,你这是准备做什么?”看着单子上的几十种药材,工作人员心中估摸了一下,也不能成方,就有些疑惑的问道。

  “同志,我是一个制药的个体户,这些都是拿来制药的。”况叶对此早有准备,不等工作人员再次追问,就把准备好的营业执照和药工证从背篓中的布包中拿出来。

  工作人员见此,也接过他的营业执照和药工证,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番,确认无误才还给了他。

  “原来是这样,这些药材你要多少?”况叶的证件,让工作人员的疑惑消退,便问起他需要多少货。

  “同志,我需要的比较多,不知道你们这最多能给多少货给我?”况叶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反问了回去。

  “同志,这些药材加起来可不是小钱,你确定要这么多?”听到这话,工作人员眉头皱了起来,他手上的单子上的药材,哪怕是每样一两,加起来都不是小数目。

  “我确定,同志不瞒你说,我是因为公社药铺那边货不够才来县城的。你知道今年干了这么久,好多药材都缺,我是准备多备点。”况叶带头确认,还不忘透露些他之所以买这么多药材的原因。

  他给工作人员的单子上,其实不仅仅有这段时间短缺的药材,还有些是观市这边不产、以及一些本来就稀缺难得的药材。

  动荡开始后,这些药材能不能再买到,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行,我先查查库存。”提前备药这事,工作人员也理解,也就没再多问,而是拿着单子去查询上面的药材的库存去了。

  之后的事就进行的相当的顺利,工作人员查询了这些药材的库存,和寿春堂的店长商议了一番,就给出了具体的出售数量。

  这些数量,其实比不上徐家药铺每个月提供的量,但况叶并没有什么意见。

  毕竟况叶是个人购买,而且寿春堂这边还得留些药材,除了坐堂的医生要用,一些居民也会来零散的买药。

  不过就算数量不及徐家药铺的供货量,但这些药材最后汇集起来也不少,要配齐这些得花不少时间。

  在寿春堂待了快一个小时,况叶才背着背篓离开,他准备继续前往下一家药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