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深思后,赞同高远的规划。

“不错,归根结底,仍是三分天下之计。”

“蜀地,至关重要。”

“那里物产丰富,百姓富饶,更是粮食的宝库。”

“一旦夺得,便可问鼎天下。”

高远颔首,“正是此意。”

“然而蜀地的富饶并非只有我们知晓。”

“正因如此,夺取蜀地绝非易事。”

刘备与高远一时无言,静默良久。

最终,高远先开口,“其实,道理谁都懂。”

“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刘备依旧沉默,他与高远的想法并无二致,道理易懂,执行难行。

高远打破宁静。

“总的来说,就是这个战略。”

“首要,发展农业,提振经济与商品。”

“其次,设法占领蜀地。”

“再者,抵御来自东方的曹操。”

高远作了最后的归纳。

这三项基本国策,唯有第二项几乎难以实现。

刘备元气大伤,蜀地之战失利后,接踵而至的挑战不在少数。

十年内不能再启战端,但维护现有基业并无问题。

依照高远制定的国策,刘备势力开始整治被诸侯侵扰的土地。

......

两年光阴流转。

洛阳城内人声鼎沸,刘备集团倾力整治,各城各乡重现繁荣的农业和经济。

粮食、肉食、水果、棉花及丝绸制品产量丰富。

高远力排众议,推行免费教育制度。

四年小学,四年私塾,总计八年的免费教育,所有费用由公款承担。

经治理,刘备集团所控之地焕发新生。

家家户户富饶有余,粮食满仓,果香四溢。

不仅是刘备,其他四大诸侯也在两年间逐步恢复领地的生产力,战争破坏的农田与社会活力逐渐复苏。 长安,刘备定都于此,东边有天险函谷关。

关羽麾下猛将赵子龙坐镇此处,抵挡曹孟德的侵袭。

赵子龙在对抗曹操的战斗中屡建奇功,鲜少失利,深受刘备信任。

因此,刘备继续委以重任,让他率兵抵挡曹军。

各路诸侯的土地经济逐渐复苏,饱受战火摧残的民众终于得以喘息。

秋意渐浓,刘备独自站在凋零的桃林之中。

落叶纷飞,萧瑟凄凉。

诸葛亮悄然来到刘备的桃林之前。

\"军师,您来了?\"刘备说着,已在中央的石桌石凳上坐下。

\"请坐。\"

他烹煮了一壶甘醇的佳酿,邀请诸葛亮品尝。

\"子龙,有何事相商?\"

\"我们计划攻取益州,再凭借益州和荆州之力问鼎天下,依你之见,还需多久才能实现?\"

\"十年。\"诸葛亮答道。

\"的确,我们的实力需要恢复。\"

\"这天下无人容我刘备,他们视我为贩履之人。\"

刘备为两人斟满酒,自己先干为敬。

\"故而曹操集结四百万大军讨伐,刘璋、孙策、刘表也欲加害于我。\"

\"在他们眼中,我刘备根本不配与他们并肩。\"

刘备继续述说,诸葛亮心中已然明了。

\"占领益州与南郡,再挥师荆州,那时我们已势不可挡。\"

\"顺势夺取天下,又需十数载光阴。\"

\"待到登基为帝之时,我们怕是已过花甲之年。\"

刘备又饮一杯。

\"那时,你我之间,谁将主宰天下?\"

刘备含笑,留下这个问题。

闻言,正欲举杯的诸葛亮,动作瞬间停滞。

诚然,从讨伐十八路诸侯,到夺得洛阳,直至今日,这一切都是诸葛亮辅佐刘备成就的霸业。

那么,当登上帝位的那一刻,谁才是天下的主宰?

诸葛亮轻叹一声,摇头道:\"我不知。\"

\"呵呵呵呵。\"

\"你始终认为我没有帝王之姿,为何连这一点也不敢承认?\"

\"我们两人,终究只能有一人称帝,对吧?\"

刘备直言不讳,毫不避讳。

诸葛亮袒露心声:\"我已老矣。\"

\"不在乎谁为帝王。\"

\"欲为君者必贪权,但我并非如此。\"

\"我厌倦了权力斗争。\"

\"我不想成为帝王。\"

\"所以,主公,您将是最后的胜者。\"

\"我只是个疲倦的老者,只愿在世外仙境,与美酒为伴,佳肴常在。\"

\"家中有温柔贤惠的妻子,膝下有聪颖孝顺的儿女。\"

\"帝王之位,我早已心如止水,毫不在意。\"

刘备听罢诸葛亮的话语,不再勉强。

“很好,你的坦诚让一切变得可贵。”

“我已领悟了你的意图。”

“无须赘言,尽享佳肴美酒吧!”

高远独自斟酌,一如当年静观曹刘之争,六百万生灵灰飞烟灭的沉痛。

......

五年间,各路诸侯着手整治领地,强化城郭,治理乡野,提升农业与经济。

他们的终极愿景,皆指向一统江山。

刘备亦然,五大诸侯中,他率先自立为王。

然而实力最强的,仍是刘备。

汉中、洛阳、长安、凉州,西北的燕京,及武都、天水三郡,均为战略重镇。

加上各地的生产力,经七年励精图治,刘备再度问鼎九州霸权。

军队总数七百万,精锐、强兵、悍卒、猛将,自中提炼出四百万精锐。

剩余的三百万兵马虽战斗力略逊,寻常诸侯亦难以抗衡。

其余四大诸侯密切关注刘备动静,以四白马为誓,一旦刘备有异动,即刻群起攻之,绝不允许他染指领土。

曹操同样蓄势待发,麾下城池不亚于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