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郡主要去修政坊寻李晟珽这件事,黄四娘是非常不以为然的。但是郡主下了决心,她也只能陪同前往,虽然一路上与郡主说了不少这位郎将的差评,但好像对郡主的影响不大。

黄四娘也开始沮丧起来,只能暗暗想着,如果李晟珽动粗,自己是不是干脆送他上路比较好?但不知道今天郡主吃错了什么药,以前根本看不上眼的李晟珽,今天居然倒贴!

李晟珽听见李九娘来访,乐的一蹦三尺高,没想到啊没想到,以往眼高于顶的李九娘,不知如何得知自己进了控鹤军,居然主动来访!看来昭谏先生的这个主意不错啊。

当然,主要还是李某给朱全忠提供了重要情报,这才钻营成功!

李晟珽喜滋滋跑到院子里,却看见黄四娘站在郡主身前,一副近我者死的气概。

李晟珽连忙停住脚步,心里不由奇怪:

“四娘,此乃李某私宅,你在此剑拔弩张意欲何为?”

李九娘拉开黄四娘,漫步上前打量李晟珽,随口问道:

“好像半年多没见到李郎将了吧?怎地,听说右金吾卫也混不下去了?”

李晟珽当然料到李九娘已经打听过他的行踪,不过这倒反而正中他下怀,当即微笑着说:

“九娘!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何况半年乎!”说罢得意洋洋取出了控鹤军的腰牌在李九娘眼前晃荡。

“九娘可知此乃何物?”

“一个腰牌,有何稀奇?”

“九娘还请细看,此乃控鹤军的排马官!”李晟珽连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九娘可知,李某如今已经是控鹤军的排马官了!手下四十八个弟兄,一齐跟随李某成为圣人的贴身内侍!”

李九娘没吭声,接过腰牌来看了看,转手递给黄四娘:

“四娘看看,此物不会是仿制的吧?”

见李九娘漫不经心把自己的成功标志随手递给侍婢,李晟珽顿时又是恼怒又是着急,连忙伸手去抢,却被四娘侧身一闪,失去平衡竟然差点扑地。

黄四娘反而一声清叱:“郎将是要动粗吗!”

李晟珽猛然想起此人乃是剑术高手,自己万非敌手,马上悻悻说道:

“黄四娘,此乃李某私宅,劝你自重!”

李九娘也说:“四娘可看好了?究竟是否仿制?”

黄四娘装模作样看了一会,呈给郡主:“奴婢看不出真假来。”

李晟珽怒道:“此物自然千真万确!天子内侍的腰牌,谁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仿制!”

李九娘悠然一笑:

“郎将何必……哦,看来该叫你排马官,是吧?不过四娘,这个排马官的名头,好像不如郎将响亮吧?”

黄四娘“噗嗤”一笑:“郡主明鉴。”

李晟珽又羞又恼,无奈对面的是李九娘,自己辛苦钻营,所为何来?不就是为了求得李九娘眷顾,将来也好飞黄腾达吗?现在有传说,寿王极有可能在圣人之后继位,自己正为寻不到李九娘而着急上火,没想到她居然自己送上门来,此乃李某好运来了啊,岂能为区区小节,断送李某大好前程?

想定了这一节,李晟珽满脸堆笑说道:

“九娘如何只在院里说话?且请入内,李某当命军汉煮些好茶奉上。”

黄四娘见郡主要随他进屋,当时就急了,连忙轻轻拉了李九娘一把。李九娘淡淡一笑:

“无妨,且看看排马官的马厩,再见王妃时,正好多些谈资。”

李晟珽听李九娘把自己的家比作“马厩”,心头又是一股无名怒火腾起,好容易压了下去,却听李九娘嘲笑道:

“排马官脸上阴晴不定,红了又白,莫不是染了风寒不成?”

说罢,主仆两个忍不住笑成一堆。

她俩言语放肆,丝毫不把李晟珽放在眼中,这也是李晟珽一向死缠烂打,所以李九娘对他也习惯了无情讥笑。李晟珽心中暗暗发狠:且忍耐一时,稍后让你跪地求饶!

李九娘并不知道李晟珽心怀诡计。虽然原先与张惠说的云淡风轻,似乎她浑不把什么妇道贞洁放在心上,但现在真的走到这一步,她的内心也是颇为纠结。那些贵妇虽然行事乖张,但毕竟已经身为人妻,这一点就与李九娘大相迥异。黄四娘今天一直在阻挠自己,何尝不是对自己的关心爱护?

军汉们端上茶了,李九娘嫌恶地看了一眼茶水,向黄四娘道:

“四娘你去煮茶。”

黄四娘刚抬起脚,又担心地看着郡主。李九娘向她笑笑说:

“不必担忧,奴家与李郎将故友相逢,哦,忘了该叫你排马官的。”

李晟珽连忙摇手说:“不妨事,不妨事,九娘随意称呼就是。”

心想连我的住房都被你称作马厩了,我还在乎什么郎将或者排马官的称呼不成?

李九娘笑笑又说:“总之,故友相逢,在此品茗聊天,四娘不必担忧。再说这煮茶,也用不了许多时间,你不放心,一会儿还可以过来呀。”

听郡主如此说,黄四娘只好一步一回头跟着军汉离开。

李晟珽见黄四娘终于走开了,真好比去了眼中钉肉中刺一般舒畅,当即笑着说道:

“你这侍婢,倒是死脑筋。”

谁知李九娘却正色说道:“排马官不可胡说。四娘与奴家,朋友之情多于主仆之情!”

李晟珽又被李九娘抢白,好在他早已习惯,也就讪讪地接着说道:

“九娘此番随驾西狩,可曾有甚异闻,也讲来听听。”

这一说倒引起了李九娘的话头:

“万没想到,奴家原先唱戏的那个叶家棚子,此番竟然被邠宁军灭了满门。那朱玫,好不凶残。”

李晟珽闻言一愣,心想不对呀,该是宣武军灭门啊?不过他见机得早,话并没出口,只是淡淡问道:

“在秋水棚子时,那小厮就已经目中无人。此番也死于兵燹了吗?”

李九娘也只是听黄四娘说过,算起来也该是道听途说,现在听李晟珽问得仔细,倒是说不出具体情形,勉强说道:

“既然灭门,想必难以幸免了。倒是你既然身在控鹤军,为何却并未随驾前往?”

李晟珽早有准备,当即说道:“那日长安城大乱,都说沙陀蛮子已经进城。右金吾卫溃散后,在下孤身一人,如何抵御如狼似虎的蛮夷?自然先保存实力,将来再图报恩大业。”

李九娘看他一眼,心里也知道靠这等人是无法扞卫王室安危的。可是不知为何,他却混入了控鹤军?当即又道:

“那你还号称官家内侍,看来也是有名无实之辈了。”

李晟珽神秘一笑:“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咱们控鹤军,难道九娘真的不知道真实用途?”

这些上层社会的糜烂之事,李九娘也多少有些耳闻,不禁脸上一红问道:

“莫非真是他们传说中的……二张之流?”

李晟珽慨叹:“二张?唉,那张易之和张昌宗,何等神仙人物!若非超凡脱俗,岂能得阿母子垂青!”

李九娘当然知道“阿母子”指的就是武则天。李晟珽如此说,其实也是卖弄自己的皇孙身份而已。她不去理会,只是鄙薄说道:

“听你所言,倒是把二张这等祸国殃民之徒,看成至圣先师?”

李晟珽虽然听李九娘口气不善,但还是坚持下去:

“这个自然。若无二张,哪有控鹤监?又怎来控鹤军?他两个真正是祖师爷,只是李某效仿不来。”

李九娘有些纳闷:“效仿?”

李晟珽一脸坏笑,一副“你懂得”的淫秽表情。

李九娘见状,俏脸当时就唰一下红了。幸好此时黄四娘端了茶来,李九娘才换了话题问道:

“这茶杯好生洗过了吗?”

黄四娘笑着说:“公主放心。”

李九娘手端茶碗没有说话,内心却十分纠结,真想直接把这人送给张惠,落个轻松。却又担心他不济事,到时候张惠固然不会直接责怪自己所托非人,但是明里暗里,父王的登基大业,恐怕就要受影响了。那时候,寿王府一旦失败,自己还有立足之地吗?

现实就是,官家明知迎佛骨不吉利,仍然拼命要做。不就是怕第三次西狩吗?

在这个时代,真的是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如果今天不亲自上阵,错过这机会,只怕满盘皆输!

借着品茶,李九娘心头一阵阵纠结,实在不甘心就此断送清白,但是又怕所托非人而招致张惠怀恨在心。这次张惠前来,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确了。而这件事办成以后,张惠的把柄在自己手里,那朱全忠,必然会倾心尽力帮助父王。

为大事者不拘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