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舟, 你快过来试试这衣裳合不合身。”月笙收完最后一针,拿起衣裳抖了两下。

  “好。”李轻舟站起身,由着月笙帮自己套上长衫, 系好腰带。

  月笙绕着李轻舟转了一圈, 最后在李轻舟面前站定, 十分满意的颔首,“不错, 很合适,好看!”

  李轻舟伸手搂住月笙的腰, “嗯, 我也觉得好看, 月笙手艺好。”

  “你马上要出远门,一套衣裳不够,还得再多做两身, 鞋子也要做两双。”说完月笙就想挣脱李轻舟的怀抱, 继续去做针线活儿。

  却被李轻舟一把拽了回来, “月笙, 一套就够了,之前做得还有呢。鞋子也还有, 够穿了, 不用再做新的。”

  自从知道李轻舟要出去走商,月笙嘴上虽没说什么, 却表现地一日比一日焦虑。前几日收了摊儿就去布坊扯了两匹细棉布, 一有空就坐下来裁衣、缝衣, 若不是李轻舟制止, 怕是晚上点着灯还要继续。

  “可是……”

  月笙还没说完, 就被李轻舟堵住了嘴, 过了会儿才放开。

  李轻舟轻抵月笙额头,帮着他把披散的头发理顺,“没有什么可是的,我很快就会回来的,不用准备那么多东西。而且我去宋小叔的船上看过了,船很大,有好几间房,东西都很齐全,你不用担心我过得不好。没几日我就要出门了,我想多和你说说话,多抱抱你,好吗?”

  月笙一想到两人要好久不能见面,心里也很是不舍,忍不住就回抱了李轻舟,在他怀里蹭了蹭,才闷闷地“嗯”了声。

  这夜两人也没做其他的,就搂在一起 ,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了许久的话,直到进入梦乡……

  在李轻舟的坚持下,月笙终于打消了再给他多做几套衣裳、几双鞋子的想法。但月笙也没有闲下来,他又开始琢磨着给李轻舟准备一些吃食。

  “我看家里种得黄瓜挺多的,今年结得也多,不如多摘些下来,做些酸黄瓜吧。到时候你可以搬一坛放到船上,就粥就馒头吃都挺方便,天气热了吃些酸爽的也能开胃。”月笙对坐在他身旁三两口解决掉一块寒瓜的李轻舟说。

  李轻舟也知道若是什么都不让月笙做,他怕是会更焦虑,于是抹了一把嘴角之后回道:“行,我等会儿就去地里把黄瓜摘回来。你就别去了,现在外面晒。”

  月笙自然不可能乖乖待在家里,李轻舟出去时,他也戴了草帽提着个小篮子跟在后面。

  李轻舟看他,他就冲着李轻舟笑得眉眼弯弯,让李轻舟心软得一塌糊涂,根本舍不得再说他。

  菜地就在院子外围,有个差不多两三分地的样子,里面种了辣椒、茄子、豆角、南瓜、黄瓜等等许多菜。黄瓜就绕着菜地种了一圈,还看了木棍搭了架子,叶子绿油油的,十分茂盛。走近了就能看到挂在藤蔓上的一个个翠绿的嫩黄瓜,有些还顶着小黄花。

  月笙没忍住揪了一个下来,用手抹了抹表皮的小尖刺,“啦擦”咬了一口,果然十分脆嫩,汁水也比较多,还有股清香味。

  “好吃,你尝尝。”月笙把啃了一口的黄瓜递到李轻舟嘴边。

  两人早已习惯这样分食一样东西,李轻舟张嘴就咬了一口,赞同地点了点头。嫩黄瓜还不大,你一口我一口的很快就吃完了。

  之后两人就绕着菜地转了一圈,仔细扒拉黄瓜叶子和藤蔓,把谢了花,稍大一些的黄瓜全都摘了。又在地里摘了许多辣椒和几个茄子,才回了家。

  一推开门,汤圆就摇着尾巴,屁颠屁颠地跑过来了,哼哼唧唧地围着两人打转儿,然后就用毛茸茸的脑袋一个劲儿的蹭月笙小腿。

  “汤圆!”月笙笑着蹲下身揉了揉小家伙肉乎乎的耳朵。

  “刚捉回来的那天还不让人碰呢,这才几天就这么亲了。”李轻舟看一人一狗玩儿得开心,还有些感慨。

  “汤圆有灵性呢,只有家里人回来它才这样热情,来了其他人叫得可凶了。”就是还太小,没有一点儿威慑力。

  李轻舟也伸手重重揉了一把汤圆的脑袋,对这小家伙还是挺满意的。

  不过汤圆明显对李轻舟的手法不太满意,呲着两颗小乳牙冲着李轻舟“汪”了一声,然后把乱蓬蓬的脑袋伸到月笙手掌下。

  月笙瞪了李轻舟一眼,这人怎么跟村里那些男娃一样,还“欺负”小狗。他又动作轻柔的帮着汤圆理了理乱掉的毛发,捏住汤圆的爪子上下摇了摇。

  李轻舟在一旁叹了口气,突然觉得这小家伙也没那么讨喜了。

  月笙和汤圆在屋檐下玩了一会儿,才去洗了手准备做酸黄瓜。

  “轻舟,你去把那两个小点儿的泡菜坛子洗干净了放太阳下晾晾干。”月笙一边和陈秀云洗黄瓜一边吩咐李轻舟。家里泡菜坛子倒是有好几个,但都很久没用过了,落了一层灰。

  李轻舟两兄弟就去灶房把泡菜坛子都搬了出来,里里外外都洗刷了几遍,才放到太阳下晒着。

  洗好的黄瓜也被月笙和陈秀云切成了长条,撒了盐拌匀腌制。

  然后再切一些姜片、蒜片备用,在烧一锅开水放凉。约摸两刻钟后,黄瓜已经开始变软,出了许多水,洗好的坛子也已经晾干。

  这时就可以把腌好的黄瓜条都放进坛子里装好,然后再放入姜片、蒜片、花椒、胡椒,因为李轻舟爱吃辣,月笙还切了些辣椒放进去。所有东西都放好后,就可以在最上面再撒一层盐,接着倒一点酒在里面,最后再把凉好的水加进坛子里,将将没过就好。

  “好了,放个六七天就可以吃了。”月笙在坛沿上加了水,看着李轻舟把满满当当的两个坛子搬到灶房角落里放好。

  一番忙活下来也到了准备晚饭的时候。天儿热,大家胃口也都不怎么好,做饭的人也不愿弄得太复杂。

  月笙就泡了绿豆和大米,熬了一锅绿豆稀饭。又在灶里烧了两个茄子和几个青椒,掏出来之后洗净,放在碗里擂烂了,再加些盐、花椒粉、酱油拌一拌。其实若是有皮蛋,擂两个放在里面味道更好,不过忘记买了,就只能这样,但这样也不错。

  摘的黄瓜还剩了几根,月笙就着鸡蛋炒了一大盘,又炒了根香肠,晚饭就齐活了。

  李家这院子下午阴得还比较早,屋里热烘烘的,李轻舟就在院子里支了个小木桌。只要不下雨,晚饭就都是在院子里吃的。

  天色渐渐染了橘红,鸟雀开始回巢,蝉鸣却还未停歇,有晚风时不时地拂过。

  乡下人家吃饭也没有什么“食不言”的规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天……

  汤圆也得了一大碗食物,圆溜溜的脑袋埋在碗里吃得正香。秦勇所说果然没假,小家伙一点儿也不挑,爱吃肉蛋、白米,黄瓜、青菜也能吃得喷香。

  到了夜间也不用急着睡觉,屋里还有些热,外面却很凉快。也不必点灯,月亮和星星都十分明亮,一家人就搬了凳子坐在院子里乘凉,要么就听陈秀云讲讲民间奇事,要么就听月笙讲些画本子,又或者几个人一起猜谜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