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安满月了, 小家伙能吃能睡,现在已经长得白白胖胖的,每天醒着的时间也比之前长些了。

  虽说他们不打算办满月酒了, 但是家里人还是要庆贺一番的。

  月笙早上睁开眼, 就见安安不知道什么时候也醒了, 正睁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盯着上方,小手小脚也伸来伸去的, 一个人玩得正欢。

  “安安这么早就醒了啊,真乖!”月笙俯身凑过去, 一手勾住了安安的小手指。

  安安如今已经能分辨声音来自何处了, 看着月笙就高兴地咧开了粉嘟嘟的小嘴。

  月笙看着就觉得心里软乎乎的, 他伸手拿过昨晚就放在床头的小衣裳,在安安面前晃了晃,“安安今天满月喏, 我们要穿新衣裳了。”

  新衣裳是安安出生后陈秀云做的, 从里到外都有。最里边儿是陈秀云用从亲戚好友那儿讨要的碎布头, 仔细清洗干净后, 缝制的“百家衣”。外裳则是大红色的,上面用各色的丝线绣了虎纹, 还缀了一个平安扣。

  月笙动作轻柔地给安安穿好了衣裳, 小家伙也不闹,乖乖地任由月笙动作。穿好衣裳, 月笙又给他戴上了一顶虎头帽子。虎头小帽做得精致可爱, 正中绣着“王”字, 还有圆圆的眼睛和竖起的耳朵, 外面边沿缀着一圈白兔毛, 下面还有两条系带。穿戴好的安安显得越发可爱。

  “哎哟, 我们安安长得真好!快让奶奶抱抱。”陈秀云进了门就伸手接过月笙怀里的小家伙,“我们出去玩儿,阿爹换好衣裳在过来,好不好啊?”

  陈秀云一手托着安安的屁 股,另一手托着他的头,慢慢地上下摇晃。安安一点儿也不害怕,咧着小嘴,吐出粉嫩的舌尖,时而发出小小的咿呀声。

  陈秀云便笑得更欢,她抱着安安准备往外走,“我先带安安出去,你慢点儿打整。脏衣裳就先放那儿,等会儿让轻舟洗。”

  “哎,好。”月笙笑着应了,“安安醒了还没换尿片呢,您注意着点儿。”

  陈秀云点了点头,便乐呵呵地抱着安安出去了。

  这会儿天已经大亮,阳光洒进院子里,暖洋洋的,却也不会觉得热。汤圆一见陈秀云抱着安安出来,就摇着尾巴过来,围着陈秀云蹦蹦跳跳的,很是欢喜的样子。

  陈秀云就抱着安安低下身子,汤圆果然汪汪叫起来。安安听到狗叫声,圆溜溜的眼珠转了转,小虎头也左右偏了偏,过了一会儿才定睛瞧着汤圆不动了。

  汤圆更加兴奋,却也知道不能碰小家伙,只汪汪叫着,把尾巴摇得更欢。安安也伸出白嫩的小手一抓一抓的,像是在跟汤圆玩闹似的。

  “安安也喜欢我们汤圆呢,等再大些,我们就可以和汤圆一起玩喏。”陈秀云站起身,笑着道。

  陈秀云抱着安安在院子里溜达了一圈儿,一大早就出去割草的李轻舟兄弟俩就驾着牛车回来了。

  “安安,让爹爹抱抱!”李轻舟去后院儿关了牛,一出来就伸手想要抱安安。

  陈秀云拍了他一巴掌,“手都没洗,身上还有草灰呢,就想抱孩子。”

  李轻舟被打了也不急,嘿嘿笑着道:“我这就去洗。”说完就去水缸里舀了水在院子里洗漱,又看到大木盆里月笙的脏衣裳,又拿了皂角给搓洗晾上了。这才去接了抱孩子的活儿。

  哪知刚接过安安,李轻舟就觉得他托着小屁墩的那只手一阵湿热。紧接着就响起了安安哼哼唧唧的声音,他看着撇着嘴不大高兴的小家伙,顿时就有些哭笑不得。

  陈秀云一瞧也乐了,“先前月笙还让我注意着怕他尿了呢,抱了好一会儿都没动静,哪知一到你手里就尿了。”

  “得了,我抱他去换尿布。”李轻舟把脏尿布扯下来扔进木盆里,“苏木枝我也砍回来了,娘你看看是不是这会儿就把红蛋给煮了?”

  “我现在就去弄,估摸着等会儿你大伯母他们就过来了。”

  果然,陈秀云将将把红蛋都煮好,江凤仙一家六口人就都过来了。虽说李轻舟早就说了,他们不摆满月酒,自家人在一起吃顿饭热闹热闹就行了,但江凤仙他们还是备了礼——给安安的一整套夏裳,李乔还另外给做了只银镯子。

  “安安可真乖!”李乔笑嘻嘻地把银镯子套到安安手腕上。

  月笙见李乔眼里满是对安安的喜爱,不由笑道:“等你成了亲,以后也能生个乖巧可爱的小娃娃。”

  李乔和王石的婚期已经定了,就在今年九月。李乔一听月笙这话,就红了脸,嘴上却道:“哼,那最好是像我,若是像那大块头,才不可爱呢。”

  江凤仙笑骂:“也不害臊,都快成亲了,还不知道稳重些。”

  李乔做了个鬼脸,“自家人面前还要端着也太累了。”

  月笙在一旁看得好笑,看来乔乔这门婚事是真的挺不错呢。

  安安到底还小,在外边儿被众人抱着玩了一会儿,就撑不住又睡着了,月笙便抱着他进屋,守着他睡觉了。

  “汪,汪!”汤圆突然在院子里叫了起来。

  李轻舟出来一看就见一辆驴车慢悠悠地进来了,赶车的是快满九岁的锦书,后面车板上坐着的正是何芳兰。

  李轻舟快步走过去,拉着锦书下了车,“娘,锦书,你们来了!”不过他又有些疑惑,“爹呢?今儿没来吗?”

  何芳兰掩嘴笑了笑,“来了的,在后边儿呢。”

  李轻舟有些摸不着头脑,“既然来了,怎么没一起坐车?”其他听到声音到了院子里的人也都有些茫然。

  “等会儿他到了你们就知道了。”何芳兰却卖了个关子,锦书也抿着唇不说。

  众人只得做罢,先帮着把何芳兰带来的米酒、红蛋还有摇篮都给搬到屋里。

  “咩,咩。” 正喝茶说话呢,就听见院子里传来声响。

  “是羊!还有只小的呢!”嫣嫣最先跑了出去,就见江大柱正拽着一只大山羊往院子里走,旁边还跟着一只小羊。

  “爹,你从哪儿弄的羊?”李轻舟看着江大柱拽着的那只大山羊身下沉甸甸的,应是只母羊,有些惊喜。羊在他们这儿是稀罕物,少有人养,镇上羊肉也卖得贵,一斤得要三四十文。

  江大柱扬了扬眉,有些得意,“哈哈,我托人从别处买回来的。”他拍拍大羊的头,“这羊刚下了崽,正产奶水呢。你们好生养着,到时给安安挤奶喝。”

  一直喝别人的奶水,总担心小娃娃跟阿爹不亲近。李轻舟他们便打算等安安吃几个月的奶了,就开始喂米糊糊的,没想到上次跟江大柱提了嘴,他就放在了心上。能有羊奶喝,总归还是比米糊糊要好些的。

  “您放心,我们肯定好好养着呢。”李轻舟接过绳子。

  “我来,我来,我拉着它去后院!”嫣嫣兴奋地揽了栓羊的活儿,李乔也一脸高兴地跟在后边儿。

  许是家里又多了人,何芳兰他们也时不时地进来看一眼安安。小家伙没睡多久就醒了,被这个抱抱,那个抱抱的,却也不哭不闹。

  “哎哟,安安长得真好看!眼睛跟他阿爹长得一模一样,其他地方倒是像他爹爹。”何芳兰抱着安安瞧了又瞧,怎么看怎么喜欢。

  “嘿嘿,胆子也大。我抱着他都不哭呢!”江大柱在旁边笑得合不拢嘴,他长得就一脸凶相,嗓门又大,是最不讨小孩喜欢的那一类。可是安安还冲他笑了,果然是他的乖孙,江大柱喜滋滋地心想。

  何芳兰见江大柱眼巴巴地望着安安,便把小家伙递给了他抱着。她看向正喝热羊奶的月笙,“你们请了剃头师傅没?”

  “请了的,就是杨柳村的何师傅,约了午时上门。”不等月笙答话,李轻舟就在一旁开口。

  何师傅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剃头匠,手艺很好,从未出过差子,许多小娃娃剃满月头都会请他。何方兰也是识得的,便放下了心。

  到了午时,何师傅果然上门了。他看起来有五十出头了,人有些瘦削,身穿长衫,背着口木箱子。面上看不到一点胡茬,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一双眼瞧着很是精神。

  陪着何师傅喝了一杯茶,所有人就都聚到了堂屋里,香案前已经焚上了香。

  江大柱两手抱着安安,脚下踩着用红布包好的葱、芸豆和斧头。

  何师傅见江大柱把安安的手脚都按住了,再次叮嘱了句:“把娃娃抱紧了,可别让他乱动。”

  江大柱一脸严肃地点点头。

  何师傅这才拿出他装着茶油的小罐子,用手指蘸了蘸,均匀地抹在了安安头上。接着就拿出开水烫好的剃头刀,开始剃头了。

  随着剃头刀在安安头顶落下,江大柱也开始念起了剃头歌:“前剃金,后剃银,中间剃剃聚宝盆。剃剃胎毛随风走,病痛烦恼全吹跑……”

  何师傅果然手艺好,等安安坚持不住,扭着小身子,撇嘴想哭时,他就收了刀。剃完头的安安只留下了正额和两侧的几撮头发,不过一点儿也不难看就是了。

  “好了!小家伙还挺乖巧,不乱动也没哭。”何师傅看着很快就住了腔,重新咧嘴吐舌头的安安由衷夸赞。

  江大柱一听就哈哈大笑起来,比有人夸他自己时还高兴。

  李轻舟也笑呵呵地给何师傅封了红封,又包了一对红蛋、一块米糕,“今儿多谢何师傅跑一趟了。”

  送走何师傅后,李轻舟就把江大柱脚下踩着的葱和芸豆种到了早就准备好的陶盆里。

  剪下的胎发也被月笙都拾起来了,团成了一个小圆团,用红布缝起来,挂到了他的床头。

  --------------------

  准备要完结了!

  完结

  ==============

  “重山, 你去找个绳子,一会儿把猪也套上,和羊一道牵过去。”

  “好, 我这就去。那鸡鸭鹅怎么办?”

  “后院儿不是有几个木笼子吗, 就用那个装着就行。若是装不下就找几个麻袋, 记得戳个洞就好。”

  “娘,你看见我那朵粉色的绢花了吗?就我去岁生辰嫂嫂给我买的。”

  “不都在你那个木箱里放着吗?你再仔细找找, 兴许是夹在衣裳里了。”

  ……

  新房那边已经通风有些日子了,新做的床、桌椅板凳、橱柜等家具也都陆陆续续搬进去安置好了。

  四月二十六乃是良辰吉日, 诸事皆宜, 李轻舟他们便定在这日迁入新居。这不, 今日特意闭店一天,吃了早食一家人就忙忙碌碌地收拾起东西。

  许是有些吵,安安也不睡觉了, 睁着双大眼睛, 在月笙怀里四处张望。

  “安安, 我们去住大房子喏!开不开心啊?”李轻舟扛着袋谷子从月笙旁边过, 还不忘逗逗乖儿子。

  安安才一个多月,自然听不懂, 但他只要有人对他说话就高兴, 当即便挥舞起小手,脚丫子也跟着翘起。

  “嘿嘿, 安安也喜欢大房子呢。等爹爹把东西都送过去, 就来接你和阿爹哦。”李轻舟一看安安这样子, 也欢喜地笑起来。

  除了粮食之外, 其他也没有太多要搬的, 无非就是些锅碗瓢盆、衣裳被褥之类的, 李轻舟驾着牛车跑了三四趟也就运得差不多。

  之后又花了点时间收拾整理,李轻舟这才回去接了月笙、汤翠萍和安安。

  牛车慢慢悠悠走在土路上,温暖的阳光倾洒在车厢里,风中传来野花和青草香,有蜜蜂和蝴蝶在空中飞舞。

  山脚下,青葱树木掩映中,隐约能看见青砖瓦房的一角,那便是李轻舟他们的新家了。

  又走了一会儿,牛车便经过了鱼塘。李轻舟在镇上和各个村子里跑了大半个月,总算是把甲鱼苗、黄鳝苗弄回来了,莲藕也托了宋宴清的关系买够了一亩的种。

  稍微一偏头就能看见青绿的池水,时不时还有小鱼露出水面吃食透气,荡出一圈圈细小的波纹。

  “前面那段路可能会有些颠簸,把安安抱紧了些。”李轻舟扬声跟后面车厢里的月笙等人说话,“过两天我在河边寻些平整的石板,把这路铺上,以后就好走了。”

  从池塘到新房原本是没路的,还是李轻舟买了地之后,和李福贵他们自己开的,之后也一直没腾出入手和时间打整,比起前头已经开了好多年的村路自然就颠簸了些。

  月笙应了声,把安安往怀里搂了搂。

  牛车走得更慢了些,大黑甚至还时不时地伸出舌头,从路边卷些嫩树叶嚼着吃,李轻舟也不鞭打它,由着他自己往前走。

  安安在月笙怀里好奇地看着外面,小家伙很喜欢在外面,平日里也不过就是在院子里放放风,今儿还是第一回走这么远。一路上都很高兴,小手不停地挥来挥去,有时还会发出咿呀声。

  月笙也没比安安好到哪儿去,他也好久没有出过家门了,这边也是第一次来,便也跟着安安看着外边,嘴里则小声给安安学,“这是蜜蜂,那是蝴蝶……”

  就这样,在月笙的轻声细语中,几人终于到了新房子。

  青砖大瓦房在金灿灿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漂亮,跟之前的土房子比起来气派多了。走进大门,就是宽敞的院子,差不多是老屋那边的两倍了。

  不过此时院子里有些空旷,只在左手边有一口新打的水井。当初地基挖好后,想着免得日后新房建好,又要再次施工,托程师傅介绍,李轻舟干脆又找了个打井的小队。反正打井只在院子里,两方也互不打扰,只是没想到,水井完工比新房还要晚了些。

  “到了,这就是我们的新家了!”李轻舟吆喝一声,把牛车停在了院子里,转到了车厢后面,“来,我抱着安安,你再下来,慢着点儿。”

  “怎么样?好看吧!”李轻舟看着下了牛车的月笙站在院子里四处张望,眼里都是惊喜欢愉,就有些得意。

  “嗯,好看。”月笙认真地点头,这新房比他娘家的还要大些,而且这可是他们自己赚了钱,一砖一瓦地建起来的,当然是怎么看怎么满意。

  “明天我再去买些果树苗回来在院里院外都栽些,过个几年我们就能吃果子了。”

  “好,那我想栽棵枣树,”月笙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高兴地说起了自己的想法,“再栽棵桂花树吧,若是有月季也可以在墙角种上几株,开了花也好看呢。”

  “行,再买根葡萄秧子,搭个葡萄架子。”

  “大哥,我想栽棵桃树!”在屋里收拾东西的嫣嫣听到李轻舟他们说话,也从窗户探出头来。

  第二天中午店里歇息时,李轻舟就去了花木集市。把月笙他们交代的树苗各买了一棵,又买了四株月季苗、一棵石榴树苗、两棵李子树苗。

  树苗都是李轻舟精心挑选的,差不多都有三尺来高,根细完整,还带着泥,棵棵都长得精神。

  不过价格也不便宜就是了,就这些东西花了差不多有半两银子了。可是以后年年都能有漂亮的鲜花、好吃的果子,也很值当。

  “放着等我回来挖不就好了。”李轻舟一回家就发现院子里已经多出了几个挖好的土坑。

  “就是挖几个坑,又费不了多少力气和时间。”陈秀云翻看着李轻舟新买回来的各种树苗,眼里都是笑意,“哟,还买了石榴树和李子树呢。”

  “看到有,就买了几根,反正院墙边也栽得下。”

  “好好好,这些果子都好吃着呢,都栽些也好,免得看着别家的眼馋。”

  吃了晚饭,李轻舟兄弟俩就去栽树了,嫣嫣也拿着小锄头喜滋滋跟在后面。

  挥着锄头,握着铲子刨了一个个土坑,把树苗正正当当地放进去。一人扶着,另一人就开始填土,最后再淋点水,一棵树就栽好了。

  兄妹三人干活利索,没用多久就把所有苗苗都弄好了。枣树、桂花、月季和葡萄都栽在院子里,其他的则沿着院墙栽在了外面,后头李轻舟又去老屋挖了几棵枇杷树幼苗过来栽上。

  如此一来,李家的果树品类就很丰富了。虽说这些树苗长大结果,怎么也要两三年光景,可是一想到沉甸甸的果子压弯了枝头的模样,就怎么也止不住高兴。

  “等安安长大,就可以吃果子了。”月笙也抱着睡醒的安安出来看热闹。

  “啊呀~”

  ———————

  天渐渐热了起来,李轻舟抽了空从河岸寻了许多平整的石块回来,把新房到池塘边的路重新弄了下。院子里也铺上了石块,看着干净又漂亮。

  日子一晃就到了安安百日宴这一天。

  一早,陈秀云就起来擀面做长寿面,又煮了鸡蛋。

  “愿我们安安健健康康,长命百岁!”陈秀云夹起长寿面贴了贴安安的嘴唇,又把剥了壳的鸡蛋同样在他嘴上贴了贴,这就算是他吃过了。

  只是安安可不高兴了,他还以为是要喝奶了呢,都张开小嘴了,却没尝到东西,就撇了嘴角,伸着手想要去抓。

  “哎哟,那个安安可还吃不得啊。”陈秀云赶紧把面碗放下,换了煮好的热羊奶在手里,“我们喝奶哈,等再大些,就能吃东西了。”

  白白的羊奶喂到嘴里,安安就没了脾气。一勺接着一勺,很快就见了底。

  至于那一碗长寿面和鸡蛋,自然是由做阿爹的月笙代劳了。

  吃饱了,月笙就给安安穿上了新衣,又戴上了一早就打好的小金锁。小金锁做工精巧,上面有金鱼、莲花、寿桃纹样,一面印着安安,另一面则刻着“长命富贵”。

  “收拾好了吗?有福叔已经过来了。”月笙刚刚给安安穿戴好,李轻舟就在外面敲了门。这有福叔就是村里专门主持红白喜事的仪人。

  “收拾好了,这就来!”月笙应了声,就抱着安安往外走。

  按着习俗,他们得先带着安安去祭祀祖先,顺便告知祖先安安的大名,以祈求庇佑。

  和李轻舟一起到了堂屋,果然就见里面已经挤了许多人,江凤仙、江大柱、张黎他们还有李轻舟舅舅家的都在,正中间站着的就是林有福。

  见着安安已经出来了,林有福简单说了几句,就开始念祝词,之后便是李轻舟和月笙烧纸、上香,为安安祈福。等林有福把安安的大名敬告先祖,又添到李家家谱之上,李重山就去外面燃了炮竹。

  霹雳啪啦声中,月笙抱着安安在放了香汤盆的桌前坐下。堂屋里的人便一一围上来,往里扔铜板或银裸子,再说上几句吉利话,就掏出了给安安备的礼。

  江大柱他们也是打了小金锁,只是花样有所区别,江凤仙的则是一对银镯子,张黎送了银锁和平安符,其他人则多是衣裳玩具。

  等亲戚朋友送完礼,听到鞭炮声响的其他村民也陆陆续续上门了。不过他们就不必送礼了,多数都是扔个铜板在盆里,又或者放成双的鸡蛋在桌上,再夸赞安安几句,说些吉利话就好。

  到了辰时,来添盆的人陆陆续续少了。林有福清了清嗓子,站在堂屋门口高声告知来宾安安的姓名,所有仪式就结束了。

  “感谢各位来参加景明的百日礼,马上准备开席,各位吃好喝好,不要客气哈!”

  院子里摆了六张大桌子,很快就坐满了,没能抢到第一排席的只能再等等了。

  “啧啧啧,这青砖大瓦房就是不一样,看着够气派!”

  “可不是,屋子里也敞亮,院子也大。就我家那小院儿,摆两三桌就挤了,人这摆了六桌,还宽宽敞敞的呢。”

  “这院儿里还有水井,想想村里能在家里打水井的也没几户吧。”

  “嗳,别说房子。你们看那小娃娃,好家伙,脖子上戴的可是金锁,手腕上也是银镯子呢。”

  “还得是有钱啊。”

  吃不着饭,这些人便只能坐在一旁,吃些瓜子、干果,聊聊天。只是今日都没了说八卦的闲心,这话题全都围绕着李轻舟他们的新宅子和安安的穿戴了。

  相比而言,饭桌上就安静了许多。当然,不是他们不想说,实在是怕一开口,桌上的菜就没了。

  想着满月都没办酒,这又是搬家后第一次过喜事儿,李轻舟他们这次的酒席弄得格外丰盛。除了平时宴席都有的粉蒸肉、扣肉、回锅肉等,他们又加了酱肘子、炸酥肉、莲藕排骨汤,加上凉菜、炒素菜,大大小小,拢共有十二盘,摆了满满一桌。这可是难得吃上的,尤其是有那么多肉菜,还有七里香的好酒,他们可不得卯足了劲儿吃。

  李轻舟作为男主人,需得在院子里转来转去招呼客人,还要给人敬酒。村人们的议论他多少也听了些,只是他全然不在意。

  转头看向堂屋里浅笑着跟人说话的月笙,还有他怀里被婶婶姨姨逗得咧着嘴角伸胳膊蹬腿的安安,李轻舟心里都是满足。

  以后,他们的日子还会更好的……

  --------------------

  正文到这里就完结了,月笙他们会继续在清河村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的。

  以前就想写小说来着,只是每次起个头就放弃了,这还是第一次写完一个故事,虽然不太好,但还是很有成就感了!

  非常感谢看文的宝子们,是你们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笔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