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京城,内阁。

张居正正在查看各地的呈报内阁的阁文。

这段时间以来,由张居正主持的改革,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尤其是一系列改制措施的推行,更是让大明国库十分充盈。

虽然国库里的金银大部分都被朱胜挥霍一空。

但账目上的数字和户部掌握的大明宝钞却是一点不少。

毕竟,现在的大明,流通的是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的流通让数以百万计的金银流向了大明国库。

张居正可以从账目上清楚的看到,大明国库每月都有一笔数额庞大的金银流入。

而这些金银的流入,代表着源源不断的大明宝钞流出。

大明宝钞的流通的量越大,就代表百姓对大明宝钞的认可度越高。

朝廷手握大明宝钞的铸造权,只要维持好大明宝钞的认可度和购买力。

以大明宝钞为主的币制改革就能持续推行下去,为大明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但是,张居正也知道,大明宝钞想要持续推行下去。

就必须得有一个强大的兑换和保障体系作为支撑。

否则,这个币制改革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迟早都会崩塌。

现在,大明有两大海外供应基地。

一个是东瀛的矿产基地,一个是琉球的种植基地。

东瀛的煤炭、黄金、白银等矿产的储量非常丰富。

而这些矿产,也正是大明需要的东西。

开采冶炼之后,便能运回大明本土,收归国库,亦或是用以供应大明的高速发展。

不管是修建道路,还是锻造军械,研究新式武器。

最重要的就是材料,单靠大明本土,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但是,东瀛的矿产储量十分有限。

而且,大明国内对于矿产的开采十分严格。

每年的矿产开采量,都是有定额的。

不能过度开采,否则,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发展。

但东瀛却不一样,别说过度开采影响发展。

就是把整个东瀛都开采空了,成了一座资源枯竭的废岛,朱胜也不心疼。

别人不知道,但来自后世的朱胜却很清楚。

东瀛岛在后世做了一件天怒人怨的事。

这件事之后,东瀛是天地人神共弃之!

没过多久,东瀛岛最大的火山喷发,引起高强度海啸、地震。

海水上涌,天翻地覆,整个东瀛都难以幸免。

最终,整个东瀛岛都会沉入海中,被彻底从地图上抹除。

与其得到那时候浪费,还不如早些把上面的资源开采完。

因此,对于东瀛的矿产开采,朱胜早有诏令。

不计代价,不计损耗,全力开采!

朱胜这十二个字的诏令下达之后,整个东瀛的倭寇俘虏便再也没有了休息的时间。

每天不分白天黑夜,只要没死,就去开采矿产。

但有偷奸耍滑,不好好挖矿的,轻则肚子,重则被倭寇分食。

只要不影响开采矿产,负责监工的大明海军是不会管的,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反正东瀛倭寇不少,而且,还有一大批倭寇俘虏在琉球种番薯和土豆。

相比较挖矿,在琉球种地的倭寇,待遇好的多。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

随着东瀛挖矿倭寇的不断消耗,琉球种地的倭寇就会被转移到东瀛挖矿。

相较于东瀛的不计代价开采资源矿产,琉球的情况又不一样。

琉球很大一部分的土地都种植了番薯,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

其中的巨灵番薯,更是负责供应整个大明的消耗。

巨灵番薯的作用是巨大的,整个大明的国力能够提升的这么快,巨灵番薯功不可没。

“东瀛还有几股流窜的倭寇,已经尽早剿灭。”

“不过,剩下几股倭寇的实力都不弱,单凭紫衣候和汪直,想要解决,基本不可能!”

张居正看着大明海军的呈报的阁文,口中喃喃自语。

东瀛倭寇的大部队已经被剿灭,但仍有几股流窜的倭寇在东瀛作乱。

甚至还有一支实力十分强大的倭寇,时常袭扰各处矿场。

大明海军数次出击,和对方交战多次,都未能剿灭。

而且,张居正也知道,紫衣候和汪直的实力虽强,但顶尖高手缺乏。

想要彻底解决这些倭寇,只能请动真正的强者出手!

想到这里,张居正的脸上露出一抹坚定的神色。

他的改革,距离成功,也仅有一步之遥。

而在这之前,东瀛岛的倭寇必须全部剿灭。

倭寇这种东西,不存在受降的可能。

朱胜也早就说过,东瀛倭寇,杀无赦。

因此,对于剩下的几股流窜倭寇。

大明必须强势出击,予以全部剿灭。

一旦给他们逃出生天的机会,它们就会和老鼠一般。

躲在暗地里繁衍壮大,然后,在暗地里搞事。

身为兵部尚书,张居正掌握着大明所有大军的情况。

他很清楚,仅靠军方,想要彻底剿灭大明,基本不可能。

因此,他必须入宫奏请帝皇。

与此同时,玉熙宫。

朱胜缓缓将一份情报放在了桌子上。

\\\"唉,真是一事刚平一事又起啊。\\\"

\\\"刚刚解决完皇太极,这里又来事情。\\\"

\\\"就不能让我省省心吗?\\\"

一旁的江玉燕见到朱胜扶额。

连忙挽住了朱胜的脖子。

\\\"圣上,是又有什么烦心事吗?\\\"

朱胜微微叹了口气。

\\\"唉,当真是风雨欲来呀。\\\"

\\\"皇太极刚死,蒙古那里就又有异动了。\\\"

\\\"想来应该是我们杀掉皇太极,让他们感到了威胁。\\\"

\\\"我们大明朱家,本就是黄金家族的天敌。\\\"

\\\"如今杀了皇太极。\\\"

\\\"他们自然是不敢小看我们,必然要探查我们的实力。\\\"

\\\"不过,皇太极我不怕,忽必烈我也不怕。\\\"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难道朕还会怕了他们一群鞑子不成。\\\"

\\\"别说只是忽必烈。\\\"

\\\"就算铁木真来了,朕也不怕。\\\"

朱胜缓缓说道。

朱胜缓缓说道。

忽必烈吗?

就算是草原最强的蒙古。

自己又有何惧呢?

至于蒙古究竟打算怎么试探大明的实力。

朱胜虽然不知道。

但是朱胜却并不认为单单一个忽必烈就能够胜过大明。

要知道。

洪武帝就是靠着打黄金家族称霸天下的。

自己作为洪武帝的子孙,又怎么能给洪武帝丢人呢。

别说是忽必烈。

铁木真来了,也照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