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古代言情>蒙尘珠【完结】>第41章 笔墨传情

  翌日一早,二人依言早早就下了楼,今日阳光明媚,照耀在人间大地上,烤得人暖洋洋地。

  珠碧捧着一只路边才买的烤白薯啃得起劲,那父子五人见他二人来了,便将昨日扎好骨架糊好宣纸的龙腰灯架扛出来,上头糊了浆糊的宣纸已经干了,珠碧戳了戳,纸张微微发硬,此时作画正是最好时机。

  大儿子提出一只木桶来,里头泡着大大小小各样的笔,见两位公子已在门口等着了,颇有些不好意思,道:“嘿,二位贵人起得够早,有劳您二位记挂着,且先进来喝碗热汤再画也不迟。天寒地冻地冻着二位可不好了。”

  进了主人家,里头飘着满屋香气,一丰腴的妇人正在灶边忙碌着,见儿子们口中的贵人来了,忙转身相迎,一双布满茧的双手在粗布围裙上擦了又擦,才热情地招呼珠碧二人落座,一开口难免要说上几句吉祥话,一阵互相贺喜之后,婆婆才道:“贵客来得正巧!正好来尝尝老婆子亲手做的珍珠丸子,在别的地儿可吃不到这些!”

  那蒸笼一掀开,香气顿时飘进珠碧的鼻子里,手中烤白薯瞬间就如同嚼蜡。将手中白薯塞进灵鹫怀里,呶呶道:“甚么嘛,早知道有好吃的我就不买了,吃了一大半儿呢,都快饱了。”

  灵鹫将他咬了一半的烤白薯包起来放进怀里,低低责备了一句:“浪费。”

  那白瓷盘中摆满了圆溜溜的如鸽子蛋般大小的糯米丸子,刚端出来还冒着热气,上头撒着绿莹莹的葱花儿。除了这一道,还有一碗精致的酒糟蛋花小圆子,点缀几颗红艳艳的枸杞,满屋子香气。

  珠碧也不客气,抄起汤匙就吃起来,那米酒香气淡淡萦绕在舌尖,许是糯米揉成的小丸子,入口即化,吃进肚里通体都暖和起来。

  妇人见他爱喝,脸上笑眯眯地:“二位贵人也是前来观赏游龙的外乡人罢?嘿,我们这儿就属这两样最出名,喜欢就多吃些,不用拘束。二位光临寒舍,是我们一家的荣幸。昨夜听我儿子说起你们来,今日得见果然丰神俊朗!”

  珠碧吃得满嘴糯米粒,道:“多谢婆婆。”

  那婆婆坐下来,道:“我们这儿游大龙可出名哩,年年都有许多外乡人来,把咱们镇挤得是水泄不通啊!十五那天晚上,两位跟着大龙从头游到尾,龙神保佑你们心想事成,无病无灾。”

  汀州府人对龙神格外崇拜,是以每年不论收成丰裕与否,都会大肆举办这样的盛会。原是县里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后来发现每年因此而来的外乡人多了起来,竟也带来了一比不小的收入。是以这元宵的游龙盛会便越做越盛大起来了,游的大龙也越来越长,从开始的六七十节龙灯,一直拉成了现在的两百多节龙灯,延绵有数里之长。

  这几年光是擎龙人都上千了,可想而知是怎样的盛况了。

  “您二位可在出龙前向龙神许下愿望,点一盏天灯放飞,为大龙照亮前路,戌时出龙后紧跟着大龙从祠堂大院出发,最后游到小镇后头的山顶,龙神就会保佑你们啦。”

  珠碧抬头唔一声,道:“真有这么神奇么?”

  “那是自然,不过游龙路程长远,要五六个时辰哩,到那时天都亮了,上山的路也不大好走,许多人连山都没上就累得走不动了,二位公子看着像高门大户里的公子,不知受不受得住这长途跋涉哩。”

  珠碧笑:“当然能,我还要求龙神好多事呢,爬也得爬上去。他老人家要是不高兴了,不答应我求的事,那岂不是白费一番功夫。”

  听他这么说,灵鹫心里暗笑,还真是个小贪心的,道:“心诚则灵,做神仙的大约没那么小肚鸡肠。”

  珠碧一脸认真地看他,眨了眨眼,仿佛在说:没有吗?

  嘿,某人还真是没有自知之明,珠碧心想。

  珠碧将那一盘珍珠丸吃了七七八八,又喝了两碗小丸子甜汤,肚皮都快要撑破了,这才扶着桌子站起身来,笑道:“多谢婆婆款待,我这便与……嗯……与哥哥出去画龙,保证画得精神抖擞,让村民们都羡慕你们。”

  在别人面前,珠碧只好与灵鹫兄弟相称,毕竟男风总非世俗眼里的情爱之正道,世人如何看自己都不要紧,他却不愿意灵鹫受世人另眼相待。

  婆婆没瞧出甚么异样来,道:“好好好,那老婆子我留在屋里做饭,中午好好犒劳二位!”

  二人出了大门口,见父子五人已经在削撑龙杆,大约问过具体想要的颜色模样之后,二人便研磨起墨来,将那五颜六色的油彩调和好,灵鹫左手托盘,右手提笔,来到龙腰灯前,蘸饱青色油墨,娴熟地落笔描了上去。

  珠碧从未见过帝君认真做一件事情的模样,只觉那专心致志的侧脸线条俊得触目惊心,他睡过无数男人,没有谁的脸能英俊成这样。神仙果然是神仙,无论从哪个方面都足够吊打一切凡人。

  嘴里口干舌燥地,珠碧难耐地咽了口唾沫,恍然察觉到自己的脸都红了,赶忙佯咳一声,弯腰去挑了一只合适的笔,走到龙腰灯的横截面处,去问那大儿子要写着甚么。

  那大儿子颇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道:“咱俩都是农民粗人,大字不识几个,公子您看着写些甚么五谷丰登啊,长命百岁之类的吉祥话罢!其余的您看着发挥!”

  因他二人帮了大忙,另一处横截面那父子五人便让他们也写上自己的心愿,权做报恩了。

  珠碧满满当当地写了一箩筐吉祥话,直到那处都快要填不下了才堪堪挺手,来到另一处。

  他提笔心思忖要写些甚么的时候总爱啃笔头,啃着啃着,灵感涌上心头,顿时笑逐颜开,抬手,落笔。

  车遥遥,马幢幢。

  君游东山东复东,安得奋飞逐西风。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月暂晦,星常明。

  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

  望着自己的杰作,珠碧满意地放下笔,灵鹫见他笑意盈地盈走了过来,温柔道:“写好了?写的甚么?”

  那龙鳞已绘了数十片在上头,珠碧一瞧,那鳞片饱满匀称,颜色深浅有度,虽只绘了一小片,却也端得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珠碧捡起一只斗笔,也沾了彩墨填在他已细细勾勒好的龙鳞线条之内,道:“不告诉你,帝君自己去看。”

  见他存心卖弄关子,神神叨叨地,灵鹫眉目含笑,来到那处横截面前,见到了那一句醒目的: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唯这一句是用朱笔写的,就堪堪题在正中,鲜艳得像是深刻在心口的朱砂,一见便侵入骨血,再难忘却。

  灵鹫但笑不语,提笔蘸了盘中朱墨,亦在那后头写下了一句。

  一阵挥毫弄墨后仿佛无事发生,走回来继续描着龙鳞,珠碧撇了撇他含着笑意的侧脸,疑惑地咦一声:“帝君是不是写了甚么?”

  珠碧好奇地走过去看,见那处赫然多出了两行赤色小字。

  上头的墨迹还未干,鲜活浓艳得像是一抹赤诚热血,珠碧颤着手轻轻抚上去,蹭下一抹红艳艳的墨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珠碧喃喃地念着,这短短两行字,不论上穷碧落下黄泉,他都要刻在心底一辈子的。

  两人心中各自藏着一片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婉转情思,此时两人之间亦无需多余的言语,他们的心早已紧紧连在一起了。

  珠碧默默来到龙腰灯的另一面,细毫勾麟,斗笔着色,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原本素白的一盏龙腰披上了华丽的龙鳞花纹,就连龙背上威风赫赫的龙鳍也细细以金粉描摹。细看之下,青色龙鳞上也浅浅勾勒着细细金边,暖阳照耀下仿佛立刻就要长出身子来,飞到九天上去。

  一切画完,时间已近正午,珠碧唤了父子五人出来验收,那五人一看见眼前庞然巨物霎时间都愣住了,好半天了,老父亲才磕磕巴巴道:“显灵了……真龙显灵了!这就是当年我看见的那条龙啊!简直是分毫不差,分毫不差!”而后他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去,小心翼翼地摸上去,像朝拜的信徒,满眼虔诚。

  汀州府人对龙神十分崇敬,如今见了这盏龙腰灯,激动成这样便也不难理解了。

  他说的应当是昨日二儿子所说的山上出现的那条青龙。嘿,帝君虽然没见过东海三公主这样年纪小的后辈,他爹却是常常见的。

  同为青龙一族,老爹与女儿的真身能有甚么大差别,所以要画个共事的仙友真身,真心一点也不难。

  帮了一家子这么大一个忙,自然是要被主人家热情地留下来用饭拼酒的。席上,主人一家又与他们介绍了许多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元宵那日的热闹盛况,听得珠碧身临其境,恨不得立刻参与其中。

  而掰掰指头,今日已是十三了,属于姑田镇最为盛大的游龙节,已近在眼前。

  作者有话说:

  文化yin秀恩爱是不一般,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