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科幻末世>暗星之上>第53章 蘑菇头

新学期多了门实践课,将由高年级的学长带着熟悉一些常规的控制和动力模型。人类自工业化以来,推动社会进步的底层需求就是能源,从最早期的化石、可再生能源,到主流的聚变动力,直至目前最先进的反物质动力系统,逐步将人类带进深空。而机甲控制系统也从指令控制、动作捕捉、神经网络发展到最新的神经及动能反馈双模态的人机交互方式,使操控更为敏捷精准,这才赋予了机甲无与伦比的战场统治力。因此实际上机动专业更像军队机甲大队的培养生,而控制与动力系才是机甲最核心的学科专业。

实验楼看着并不如何高大,反而古朴幽静,两棵挺拔的青叶梧桐之间,正门白色的墙身挂着灰质瓦片毫不起眼,只是门头一侧墙面上“共和国控制与动力核心实验室”的特制铭牌闪烁才显出不凡。

作为军方最主要的几个核心系统研究室之一,“小白楼”不同区域需要不同的权限,作为新生,云慕能看到的是过去几十年共和国动力及控制系统的成果展示,大到航母舰队的反物质引擎缩比模型,小到普通离子武器的能量匣,当然最多的还是机甲控制系统结构模型和架构导图。

有了模拟舱和真机的特殊经验,云慕看待这些模型很直观,甚至可以说熟悉,能源回路、传感信号收集、传输路径优化、微型电机布局等等,这些都是他不知不觉就被母亲灌输过的东西,而且更为基础。或许唯一欠缺点的就是上手实践,毕竟在母亲那家小研究院,一年到头也就只有接到外包项目时,才有机会接触价值不菲的动力控制系统。对于自己的动手能力,他也一点不担心,老赵似乎什么都会也什么都教,常在江湖飘,匕首改锥螺丝刀,不管是溜门撬锁还是电路小改造,两人假期似乎都是空着手出门,混的人五人六回来,生命力极强。

有些无聊,云慕拖在新生参观队伍的末尾,宽松的学习环境对他这样的好学生有时候也是种煎熬。不过一道幽深走廊尽头的密闭门引起了他的注意,来往经过的人很多,但少有往这道走廊看的,云慕观察了十几分钟,甚至连一个穿着白色科研服的工作人员都没踏入过一步。

斜靠着墙壁,云慕有意无意的激发自己的意识感知,慢慢门后的格局就像被雨幕浸润,逐步在脑海中模糊显形。密闭门后是一部直达地底的电梯,联通一道弧形长廊,外侧隔断成大小不一的办公室,而内侧的巨大圆形空间显然是个大型机库,甚至超过艾氏研究院那间地下机库,至于再远就太过模糊了。

在他的感知里,此刻圆形机库内正有两部机甲猛烈碰撞,传出丝丝微弱震动,普通人则根本无从感觉。

毫无疑问,那里才是这座实验室的核心,云慕默默闭上眼睛,认真体会两部机甲模糊的格斗动作,撅着下巴眉毛耸动,时不时还抽搐一下脑袋,像个沉浸在古典音乐中无法自拔的骨灰级发烧友。

然而此时在他身前,一名身着白色科研服的蘑菇头小姑娘,正蹙着两笔轻眉,一脸好奇的盯着摇头晃脑的他,踮脚看了看耳朵里也没有塞什么微型耳机啊,实在想不通空荡荡的房间,这个怪人是脑袋上长了天线么,竟然能接收广播信号?

“干什么的?”

略带严厉的青涩声音忽然在云慕耳边响起,吓得他一惊睁开眼慌忙撤一步跳开,前后交错立掌做出防御动作。

等到看清只是个蘑菇头小姑娘,脸上稚气的白色绒毛都还未退,云慕确定肯定比自己小,但问题是穿着一件体现身份的宽大白色科研服,又让他有些犹豫,小心翼翼道:“我,我是来上课。”

“上课?人呢?”

云慕左右望了望,这才发现身边已经空无一人,刚才他闭着眼的时候,估计都随着学长往其他地方去了,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不知道该往哪边走。

“新生?”

“嗯。”

“看来还是太闲,你跟我来!”小姑娘理所当然的命令道,头也不回的前方带路。

云慕没有反驳,只是有些感激地跟了上去。

然而推开一间办公室,蘑菇头小姑娘伸进一步又退了回来,实在没有找到下脚的地方,指着屋里对身后的云慕说:“小学弟,把这屋子的图纸,按布氏构架和莱恩构架分别整理好,应该懂我刚才说的是什么东西吧?”

小姑娘上挑着眼角有些紧张,直到云慕愣愣点头。

“那好,一会我再过来,别想逃跑啊,我可和你们王教授很熟的,当心扣你学分。”

说完又瞥了云慕这个傻大个一眼开开心心地走了,而她离去的方向正是那道密闭门。

看着一屋子堆得满地都是的图纸手稿,云慕很憋屈,只是偷个懒却被个小蘑菇头抓了个现行,人小辈分大,还赤裸裸的用学分威胁他。

布氏构架和莱恩构架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机甲控制系统构型,布氏重在减少信号传输节点,对机甲设计的合理性要求很高,而莱恩构架重在人体信号的解析,需要强大的机载运算核心,各有优势。这些对云慕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不过是费点功夫罢了,第一次觉得母亲当时的严格是多么英明。

苦笑摇头,费了半个小时也就收拾完了,云慕飞快的逃离“小白楼”,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直奔模拟舱教室,还是要干点正事,更要远离蘑菇头。

......

云慕口中的正事如果要被其他人看到,估计才会说他不务正业,因为最近首都高校社区又在流传一个消息,“战祖”出现了,而且在一场对阵范小蕾的狙击战中力挽狂澜,以一刀换一枪,同归于尽。

范小蕾是谁很多军院之外的人不清楚,但军院的学生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如果是纯粹狙击战的话,就算是周继和苏静璇,都没有赢过她,只是因为机甲狙击毕竟属于战场冷门,而且范小蕾几乎不会近战的短板太过明显,所以“指哪打哪范小蕾”也就排在了“周继的拳,静璇的腿”之后,稳坐了第三。

更据有幸共襄盛举的学生确认,“战祖”的的确确是个年轻人,于是整个首都星高校学生又开始碰运气式的寻找,所以开学以来模拟舱一直很紧俏。

但其中偏偏就有个占着模拟舱也不参与任何挑战,更不发些奇奇怪怪的留言吸引眼球,只是一次又一次站在虚拟“长弓”的射程之内,任其射击死死生生。然而模拟舱内的云慕却并不轻松,更是满头大汗,无论是挑战交流生还是对付“征服者”,都没有让他这么狼狈过。

几公里之外轻描淡写一枪毙命,范小蕾的“长弓”太令他无能为力了,云慕骨子里争强好胜的基因不容许他不作任何反抗的接受死亡。他不确定那天最后的一枪,在如此近距离的急速变向之下,范小蕾是偶然还是必然打中了他,但他确定要是没有那12台机甲给他创造机会到了可以目视“长弓”的距离,他肯定也是被狙杀在半路的命。自己可以闭着眼睛感受到“风之刃”的振翅,但能不能也感受到“长弓”狙击枪的出膛?云慕在异想天开。

此时他的意识正顽固的往动能反馈系统里钻,虚拟环境中任何的变化,大到轰然爆炸,小到光影转换,任何一点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事件都将通过算法变成一道道数据流被动能反馈系统接收、传递,再被机师感知。狙击枪子弹出膛当然会有数据形成,但因为算法,枪口的激波震动要远远慢于离子弹击中目标的时间才会得到反馈,显得毫无意义,或许在出膛那一刻,数据流代表的只是火光一闪,相隔数公里之外的磁场变动,但云慕想做的却是通过自己的意识,近乎超距的感觉出子弹对磁场极其微弱的扰动影响。曾经那种自成一方天地,无所不知的感觉,自然应该可以觉察到狙击枪子弹出膛。

可这世上有太多自然、应该但最终未必能成的事,或许他现在做的就是,闭着眼一次次重复被狙击,不费体力但是极费脑子,本身大脑的能量消耗就占了整个人体的20-30%,没人知道现在他又提高了多少,他只是很饿,像艾薇儿生日当天那么饿。云慕一根筋的与自己死磕,直到后脑隐隐作痛,直到饿的实在没了精神才匆忙出了模拟舱直奔军院食堂。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而他的坚持依然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