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玄幻奇幻>大安伏妖录>第227章 夜访马应元(2)
  “哦?那案子已经盖棺定论了,还能有什么问题?”马应元并不相信叶三年,所以他也在试探对方。

  不过叶三年可没有时间和马应元打机锋,于是便开门见山地说道:“我已经看到了卷宗,那卷宗出自你的手,想必你应该比我更清楚里面的内容。”

  马应元嘴角一抽,说道:“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叶三年无奈地说道:“钱昌盛的案子有转机了!关于他贪污的事情我可以确定是被污蔑的!”

  马应元眼神一亮:“转机?转机在哪?”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钱昌盛是被人冤枉的,那个案子判的太糊涂了!”

  “糊涂?哈哈哈!”马应元激动地说道,“这么明显的漏洞,满朝文武却无一人辩驳!钱大人死的冤枉啊!”

  嗯?叶三年看着情绪激动的马应元,觉得有些奇怪,难道这家伙和钱昌盛有什么关系?

  “既然你知道他死的冤枉,为什么不替他申冤?”叶三年问道。

  “我不敢!”马应元坦坦荡荡地说道。

  “怕死?”叶三年鼻翼哼了一声。

  “不怕死!我怕的是死了之后,再也没有人知道钱大人是冤枉的!”马应元悲怆地说道。

  叶三年暗自赞叹,此人够义气!

  “不过你现在不用怕了!我们会给钱大人一个清白!”叶三年信誓旦旦地说道。

  “我们?你们都是谁?”马应元问道。

  叶三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煞有其事地指了指天!

  马应元眼睛瞪得大大的,一脸的诧异。

  不过继而兴奋道:“当今圣......”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叶三年打断:“嘘!不要声张!此事甚秘,小心为好!”

  马应元郑重地点了点头。

  “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事情的来龙去脉了吧?”叶三年说道。

  可是马应元还是有些犹豫。

  叶三年有些生气了:“还在犹豫什么?,莫非你以为我是那帮坏人吗?”

  马应元不置可否地看着他,叶三年顿时就被气笑了。

  他说道:“如果我和那帮坏人是一伙的,干嘛还这么费力套你的话,直接杀了不更省事!”

  马应元听了这话果然回过神来,这么多年来他太小心了,以至于一时半会儿脑子没转过来。

  如果对方真的和置钱昌盛于死地的那些人是一伙的,在他发现端倪之后,肯定直接就下杀手了,根本就没必要问东问西的。

  想明白之后马应元也放下了心中的芥蒂。

  便将前事娓娓道来。

  原来马应元在去做师爷之前也落魄了一阵子,刚巧那时候遇上了钱昌盛,钱昌盛并没有因为马应元的地位低而轻视他。

  反而鼓励马应元考取功名,后来参加了几次乡试,愣是考不中。

  无奈之下马应元只好返乡,临别时钱昌盛还赠送了他仅有的十几两银子。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马应元做了前任应天府府尹的师爷,他和钱昌盛又得以相聚,不过因为二人都顾忌着自己的身份,也只是私下里相聚。

  明面上也都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所以他俩的关系外人并不知晓。

  因为钱昌盛嫉恶如仇,得罪了不少人。

  马应元也曾多次劝告过他,不过钱昌盛根本就不听劝,仍然我行我素。

  后来有一天钱昌盛心情不好,请来马应元一起喝酒。

  钱昌盛醉酒的时候,一脸愁容地对马应元说:“如果有朝一日我突然出事了,还请马兄照顾我的家人。”

  马应元觉得奇怪,便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钱昌盛告诉马应元他发现了一个秘密,不过这个秘密太过匪夷所思,而且他拿不出证据,哪怕是说出来也不会有人相信。

  但是除了这个秘密之外,他还查到了另外一件事,虽然那个秘密说出来没有人会信。

  但只要搜集证据把另外一件事曝出来,也一样可以让那个秘密的主人受到惩罚。

  钱昌盛的话引起了马应元极大的好奇心,但是无论马应元怎么问,钱昌盛就是不往下说了。

  而且还告诉马应元,目前那两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有时候知道的太多反而是件坏事。

  然后钱昌盛又再次询问马应元,万一他出事之后,马应元可不可以帮他照顾一下家人。

  当时马应元也有些醉酒,因此对钱昌盛不把秘密告诉他有些生气。

  便说道:“你的家人自己照顾,我可不照顾他们!不过你要是真出了事,我一定会帮你报仇!”

  钱昌盛闻言不禁大笑......

  又过了几天马应元就听到朝堂上很多大臣突然对钱昌盛发难,弹劾他贪污纳贿!

  并且皇帝亲自下令将钱昌盛关进大牢!

  其实当这个消息传出来的时候,京城中哗然一片。

  几乎所有人都知晓钱昌盛刚正不阿,为官清廉。

  没想到他竟然贪污!真是讽刺!如果连他都贪污的话,这京城之中还有好人吗?

  不过更令人惊异的是,钱昌盛在入狱的第二天就在牢中自尽!

  顿时流言蜚语到处传,大都是说钱昌盛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看起来刚正不阿,实则十恶不赦的贪官污吏!

  马应元回想起那晚钱昌盛对他说过的话,这才意识到钱昌盛早就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会遭遇这些。

  难怪他那晚会对那些秘密守口如瓶,既是想告诉知己他不会做为祸百姓之事,而且也不想让马应元牵扯进来。

  后来仵作去检验了钱昌盛的尸体,对外说是自杀。

  但马应元找过那名仵作,仵作偷偷告诉过他一句话:“钱大人脖子处有两道痕。”

  这时马应元就明白了,有人想杀人灭口!

  不过三司会审一致的结论是钱昌盛自杀身亡。

  在卷宗画押归档之后,马应元利用职务之便,在卷宗里添了一些话。

  不过大理寺和刑部的卷宗并没有更改过,变得只是府衙的卷宗。

  听到马应元的这些话,叶三年心里嘀咕着:那两个秘密到底是什么?

  他本想询问马应元,不过看样子马应元也不知道。

  就在叶三年愁眉苦脸的时候,马应元突然说道:“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件事在我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