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重生1986顺势而飞>第283章 拜科努尔发射场
  1988年8月18日。

  星期四。

  老大哥家。

  拜科努尔发射场。

  龚小刀这几天都在观察着国际新闻,观注着可能发生的情况变化。

  给姐姐把转账的事说了一下后,龚小刀踏上了去苏联老大哥那里的飞机。

  因为,那方的卫星马上就要发射了。

  此次前往的是老大哥家的航天发射中心

  老大哥家有三个航天发射场,按其投入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列。

  分别为卡普斯金亚尔靶场、尝拜科努尔发射场和普列谢茨克基地。

  卡普斯金亚尔靶场,最早是一个导弹试验靶场,建于1946年底,1962年开始用于发射卫星,但发射的数量不多。

  拜科努尔发射场于50年代后期建成,成为最重要的一个导弹靶场和航天发射场。

  从这里发射了第一颗卫星、第一艘载人飞船。

  普列谢茨克基地原来是一个洲际导弹基地,60年代中期开始将其作为新的航天器发射地。

  它几乎承担了目前老大哥的全部军用卫星的发射任务,成为最重要的一个军用航天器发射基地,位于伏尔加河畔。

  此次要到的地方就拜科努尔发射场,坐标是北纬45.6°,东经63.4°。

  它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境内,咸海以东约150公里,拜科努尔镇西南288公里处。

  龚小刀一路行来,穿过无尽的荒野,发现这里根本没有夏天的影子,温度只有几度,真是太冷了。

  而且这里的平均海拔很低,只有海拨高90米左右。

  基本没人居住,是一个半沙漠草原地区。

  当到达收射场时,龚小刀看到这十公里神识范围内基本上都是盐碱滩和丘陵。

  这里环境真是太恶劣了,根本不适合于人类居住。

  不过这个拜科努尔发射场就发射场的规模、设备、数量和工作范围而言,还真够大。

  发射场的重要设施都由铁路、公路连接起来。

  果然不愧是老大哥最大的航天发射场。

  这里相当于世界警察的空军东靶场肯尼迪航天中心。

  龚小刀在赵虎的引荐下,认识了这里的负责人索罗夫主任,双方进行了热情洋溢友好的交谈和感谢。

  同时,索罗夫主任也对发射中心的主要任务,目前情况以及基本的工作步骤进行了介绍讲解,满脸都是自豪的表情。

  “拜科努尔发射场的工作重点是,发射载人飞船、卫星、月球探测器和行星探测器、进行各种导弹和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

  另外,还进行拦截卫星和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的试验。

  从这里发射的航天器包括早期的卫星、射向火星、金星和月球的探测器、以及后来的东方号、上升号、联盟号等所有载人飞船和礼炮号航天站

  以及今年底将发射的能源-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索罗夫继续介绍道:“此地由发射区、支援中心等几个部分组成。

  1987年成功在此发射了能源号巨型火箭,那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航天器组装试验楼总装试验大楼要发射的航天器都在组装试验楼进行测试。

  包括真空、遥测、推进和其它分系统的检查。

  然后由专用运输车运往燃料库,加注可贮存推进剂和增压气体。

  再运回到飞行器总装试验大楼进行航天器与运载火箭水平对接并进行测试。

  加注设施设在离发射台几百米远的地下室。

  为避免溢流污染,防止意外火灾蔓延,各地下室之间互相隔离。

  错综复杂的地下管道和导管从推进剂贮罐通到发射台下面,通过服务机构与火箭相连。

  在发射台上有电缆和加注塔,其中一个塔台支撑着电缆,其它塔台把加注管道与遥测电缆连接到航天器上。

  发射前几秒,这些塔台脱离火箭。

  除火箭下段的弧形支撑外,上段有两个大型夹紧装置,支撑着火箭并把它固定在运输起竖车上。

  这种上段支撑延伸到联盟号整流罩的顶端,在整流罩圆柱体顶端起到辅助托架的作用。

  当主起重机、服务塔、支撑臂向下倾斜时,起竖车慢慢驶向放置火箭的位置,用液压千斤顶稳定起竖架并牢牢固定在发射台基座上,再调整液压千斤顶使起竖架带着火箭竖起到垂直状态。

  发射台这是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平台,台下有很深的导流槽,有16米宽的开口。

  下边是排焰管道,其作用是排出发动机的燃气流,喷焰从地下以30°角往上斜向排出。

  发射装置安装在导流槽上方的中心处,火箭就在导流槽坚固的扇形台架上。

  发射台上的发射系统结构可分为两级,中心部件是第二级,绕中心部件其余部件对称分布在四边构成第一级。”

  那位索罗夫主任不断自豪的介绍道,再像在说自己成功的过去。

  并强调他们将在本年11月再次用能源号发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说实话,龚小刀对这些内容根本不懂,听得云山雾绕的,不过对方那么热心的介绍,你不听也不好意思。

  很多内容还是被他强行记了下来,以后说不清楚还有用得上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