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明末:我的后花园>第73章 大明不亡,天理何在
  崇祯闻言只是皱起眉头,感觉言无悔危言耸听,虽然现在国事艰难,但他认为还没到亡国的时候。

  只不过身旁的王承恩可就听不下去了,直接呵斥道:

  “好你个狂悖之徒,快将这逆贼拿下”。

  于他看来,说公主家破人亡,那岂不是皇帝也要没了?

  这不是大逆不道又是什么?

  简直就是赤果果的咒皇帝不得善终啊,真该千刀万剐。

  见到四周的大汉将军正围过来准备拿人,言无悔当然不可能束手就擒,只是轻轻一跃,人就坐到了悬梁上,然后说道:

  “你们就不能好好说话吗,如果再这样动粗,我就要走了啊”。

  王承恩见言无悔如此不知死活,还敢在那口出狂言,真以为这皇城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吗?

  只不过他自己要保护崇祯,不好亲自出手拿人,正准备呵斥一番时,崇祯却是开口了:

  “你们都退下”。

  他倒也不是有什么善心,要放了言无悔,只是在深宫难得见到一个陌生人,有些猎奇的心理,单纯是好奇心在作怪。

  言无悔见到大汉将军都退回了原位,也从梁上跳了下来。看書溂

  和崇祯隔着人群对视,丝毫没有一点畏惧与敬重的心理。

  崇祯见言无悔与他对视,倒没觉奇怪,只是想到对方说坤兴家破人亡,还是忍不住问道:

  “你说坤兴要家破人亡,这是怎么回事,不说清楚,你就别想走出这皇城了”。

  其实他心里还是有点愤怒的,只不过没表现出来。

  言无悔闻言,也直接了当的道:

  “关外撑不了两个月就要丢了吧,山海关能不能守住还不知道。关内流民遍地,被裹挟从贼的百姓也越来越多,朝廷的兵马现在是既无战力、也无战心”。

  “有不少都直接从贼了,你说大明还能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几年?而且,十个官员九个贪,还有一个是庸官”。

  “朝廷的钱,如果能有三分用在百姓和兵马身上,大明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我敢断言,像这样下去,最多不出三年,大明必亡”。

  言无悔说完,还一脸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样子。

  这倒不是他装的,而是真实的心理。

  大明朝亡后,汉人百姓可以用生灵涂炭来形容。到了后来的西方入侵,华国就沦为了半殖民地,根源不就是始于明末吗?

  又怎么能不气愤?

  崇祯这时也是一阵沉默,看样子就像被扎破了的气球。

  他其实也清楚,大明可以说病入膏肓,只是不想承认现实而已。

  而且,外面的事,他也有很多不知道,自从他将厂卫关了禁闭后,就等于是自绝耳目。

  可谓是任由一帮官员糊弄。

  言无悔见崇祯沉默,也没准备就这样轻易放过他,继续打击道:

  “大明现在有两大顽疾,首先就是流民的问题。朝廷没钱就救不了灾,普通百姓没饭吃就成了流民,流民聚多了后,又会成为流贼。这是一个死循环,将来流贼只会越来越多”。

  “第二就是官员与士绅,现在的官员基本上大官大贪,小官小贪,用这帮贪官怎么治好国家?再有就是士绅的问题,所有有功名的人都不交税,那税从哪里来?”

  “如果是单纯士绅自己不交税也还勉强,但很多百姓也将土地投献到士绅名下,也不用向朝廷交税了”。

  “每年定额的税收哪里来,还不是摊派到没投献的百姓身上,这不是官逼民反么,大明要是还不亡,天理何在?”

  言无悔作为一个现代人,完全看不下去这样的事情,直接撕破崇祯的幻想。

  虽然很残酷,但谁让他是皇帝呢?

  听完言无悔的话,原本站着的崇祯有些无力的坐了回去。

  可想而知,这些话对一心想要中兴大明的崇祯来说,不亚于十万点爆击伤害。

  普通官员可没人会说这种话,就算有良心未泯的官员,也只敢拐弯抹角的打机锋。

  就崇祯的水平也看不出来。

  而且,就是知道了也只能干瞪眼,他根本就无力解决这样的烂摊子。

  王承恩见崇祯一脸死灰的坐着,连忙安慰道:

  “皇爷,您不要听这狂徒胡说……”。

  还要再说时,一个宫装少女端着一碗参汤从外面走了进来。

  正是当朝的长公主——坤兴公主。

  她走到崇祯桌案前面行了一礼:“娖儿见过父皇,这是给您熬的参汤”。

  坤兴公主见崇祯没反应,又叫了一声父皇,准备唤醒崇祯。(坤兴公主名字:朱媺娖)

  “阿兴”。

  这时一个突兀的声音,不适时宜的叫了出来。

  言无悔可没那么多顾忌,管你皇帝还是公主,直接我行我素。

  他这也是艺高人胆大,心里有底气的缘故。

  否则,也只能当孙子。

  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嘛:有实力装逼叫牛逼,没实力还装逼、那就是傻逼。

  坤兴公主进来时还在奇怪,为什么御书房里围了这么多大汉将军。

  现在听到有人叫自己,这才寻声看去,却见一群大汉将军围住一个人,不是言无悔又是谁?

  “言公子,怎么是你”。

  她也很疑惑,皇城可不是一般人能进来的。

  而且,还是大晚上。

  其实,她还想要知道,前阵子对方是怎么从自己船上消失的。

  那可是在运河上面,离岸边至少也好几丈甚至十数丈远,是不可能跳过去的,只不过这场合不对,她也不好询问。

  这时,崇祯也缓过来神,见到坤兴公主来了,而这陌生人也是因为坤兴才来的,正好一起问个明白:

  “娖儿,你认识这个人?”

  听到父皇问话,坤兴公主回道:

  “是的父皇,娖儿是前些天在河间码头上认识的言公子”,见一群大汉将军还围着言无悔,又道:

  “父皇,让他们退下吧,言公子不是坏人”。

  崇祯听后也没多做考虑,对着大汉将军们挥了挥手。

  只几吸的功夫,就走了个干干净净。

  这倒不是崇祯不怕言无悔意图不轨,而是他有点心灰意冷,那种无力回天的感觉让人绝望。

  “皇爷”。

  王承恩见侍卫都退了出去,他却是如临大敌。

  崇祯不会武功感觉不到言无悔的强大,但他自己本身就是高手,自然能察觉到对方深不可测。

  要是真意图不轨,他可不敢保证崇祯的安全。

  只是崇祯不会知道那么多,根本没理会王承恩的示警。

  【感谢:爱吃葱花的叶华、喜欢哈密瓜的明真子,两位书友的礼物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