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明末:我的后花园>第291章 精盐上市
  养殖场。

  由于气味较重的原因,位置离言无悔的庄子较远,正好与新军的营地相邻,互相间隔还不足一里。

  崇祯一行人巡视完新军营地,就被这一大片的养殖场吸引了过来。

  养殖厂虽然是新建的,但是,规模却很是庞大,一眼望不到尽头。

  而且,周围也用木制栅栏给围了起来。

  至于禽舍,则都是用砖石水泥砌的低矮长棚。

  黄三领着言无悔与崇祯一行到处参观。

  养殖场目前主要还是以猪和鸡为主,其他的种类虽然也有,但量都不大。

  “黄管事,以咱们这养殖场的规模,最多能养多少头猪仔?”

  “现在入栏的有多少?”

  养殖场虽然建起来了,可言无悔还真没有怎么关注过,这也是头一次来。

  黄三听到言无悔的话,本能的看了一下崇祯,心里还有些担心自己东家说话太不注意了。

  陛下面前也敢直接说猪仔,这有些犯忌讳吧?

  好在崇祯的面色没有什么变化,他这才将心放回肚子里,看来陛下还是开明的,并不忌讳这些。

  “东家,现在存栏的已经有三千多头了,不过,最大存栏量可以达到十万头”。

  “怎么才这么点?”

  言无悔心想,这几千头猪,就是自己养活的那些人都供应不过来啊。

  这样的规模,只有吴三桂与周遇吉听得暗自羡慕与震惊。

  崇祯反倒是没感觉,毕竟,他以前就没关心过这样的事。

  “东家,小猪仔与种猪都不好买,而且,时间也短,我估计等到年底或者明年初就能满栏了”。

  黄三解说了一下栏里猪不多的原因。

  “另外,除了猪仔,就数鸡养得最多了,大鸡小鸡加起来快要十五万只了”。

  “而且,还有不少空着的鸡舍,从明年开始,每年都能出栏一百万只成鸡”。

  “无悔,等你这养殖场的猪仔或者成鸡出栏了,皇宫里的供应就交给你来办吧,你看怎么样?”

  崇祯听到一百万只鸡,一下子就来兴趣了,皇宫里采购的肉类可不便宜。

  要是能在言无悔这买到便宜肉的话,那每年也能省下一大笔银子。

  反正穷怕了的崇祯,只要是能减少开支的事,他就很开心。

  “陛下你照顾我生意当然好啊,不过,我先说明,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哪怕是老丈人也没得商量……”

  言无悔话还没说完,崇祯的脸色就已经黑了下来。

  “朕是那么小气的人吗,会赖你的这点银子?”

  言无悔笑道:“不赖那是最好了,嘿嘿……”。

  心里却是在想,你赖的还少吗?

  要不是能借着他皇帝的名头赚回来更多,自己早不扶持他了。看書喇

  崇祯与言无悔两人的言谈,算是给吴三桂和周遇吉刷新了三观。

  陛下也是这样能随便开玩笑的?

  而且,看陛下的样子,居然没有发作?

  ....................

  京城,言氏商铺。

  也就是言无悔的店铺,目前主要还是以经营粮食为主。

  但是,从今天开始又多了一种商品,那就是食盐。

  昨天从天津盐厂运来的那十几万斤盐,今天就要在京城内所有言氏商铺上架销售了。

  “老板,碎米给我来二十斤”。

  “老板,我要三十斤玉米粉”。

  “老板,给我称一百斤精米……”

  店铺内,生意总是那么火爆,远比其他同行米铺的生意要好很多。

  这一来就是言无悔的口碑好,另外便是,碎米与玉米粉的原因。

  虽说其他的店铺也有出售便宜的粮食,但是,那都是劣质米,如腐烂发霉等等。

  一般的百姓以前没有选择,又没钱买精米,便会挑劣质米买。

  可是,现在有言氏商铺出售玉米粉与碎米后,就很好的将这些底层消费者都抢了过来。

  玉米粉与碎米,就成了店铺里最畅销的爆款。看書溂

  毕竟,这些粮食的质量那都是没得说的。

  “各位稍等,本店从今天开始,并不只卖粮食了”。

  店里的几个伙计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直接给顾客称米。

  而是都等着店铺掌柜说话。

  “掌柜的,你们店里又有什么新东西要卖了吗?”

  不少前来买米的顾客听到掌柜的话,都将目光投向了几个米桶旁边的桶子。

  只不过,被盖子盖着,大家也看不到里面装的什么。

  “掌柜的,言大善人卖的东西,应该要比其他店里卖的便宜吧?只是不知道你们这次卖的什么,我们能不能用得上?”

  “是啊,只要是能用的上,我一定买你们的,谁让你们东家是大善人呢”。

  “掌柜的,快将盖子给揭开吧,不管你们卖的什么,我都买一点回去,我上次得了疙瘩瘟,可就是被言大善人的药给治好的,这个人情我一直记在心里,可惜找不到报恩的机会……”

  不少顾客吵吵嚷嚷,纷纷都要支持一下,捧个场。

  掌柜见大家热情高涨,忙用双手虚压,等平静下来后这才公布正题。

  “你们猜的没错,我们东家还是一如既往地体恤大家,这次我们店里新增的也是大家的必须品,那就是咱们每天都要用到的食盐”。

  掌柜的话音刚落,站在两个大木桶边的伙计,一下便将盖子揭了开来。

  里面露出了雪白的精盐。

  至少,这样洁白如雪,细如粉末的食盐,那就是上好的精盐。

  “哇,这是上上等的精盐吧”。

  “掌柜的,这精盐几百文一斤啊?”

  “掌柜的,不管多少钱一斤,我都买两斤精盐”。

  好在这次的价格并不需要掌柜来宣布,之前揭盖子的店伙计,就已经将写着价格的牌子插在了食盐上。

  六十文一斤。

  “掌柜的,这样的精盐真的只卖六十文一斤,不是写错了吧?”

  “是啊,别家的青盐可都卖两百多文一斤的,这也太便宜了”。

  掌柜满脸正色的道:“各位不用怀疑,价格也并没有写错,我们的精盐就是只卖六十文一斤”。

  “真的?那先给我称五斤!”

  “给我称两斤!”

  “我要买十斤!”

  “我要二十斤!”

  得到掌柜的确认,马上就有人下单了。

  而且,只要是稍富裕的人家,一下就买了半年的量。

  毕竟,盐价突然大幅跳水,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涨上去呢?

  最稳妥的当然是先多买一些,反正又不会坏。

  一时间,食盐的热度远远超过了粮食。

  【感谢书友:晨阳151054的礼物打赏!^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