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艰辛而苦涩>第126章 孤雁单飞的姥姥也去了
  姥爷的突然离去,对姥姥和我母亲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姥姥整日郁郁寡欢,无所适从,把这样一个情绪低靡的老人孤零零的留在老家,母亲怎能放心,她写信跟父亲商量,把老人从家乡带上来,立即得到了父亲的响应:只要她老人家愿意,你就把她带上来好了!父亲很小就失去了母亲,看见小伙伴们回到家里跟娘耍娇,他羡慕得很,常常问自己:我怎么就没有妈妈爱呢?成了家以后,他把岳父岳母视做自己的亲生父母,只要他们有求,父亲就想尽办法去满足他们。可偏偏遇上了一对善解人意、无欲所求的老人,他们只要有口饭吃,就什么要求也没有,这反倒让父亲很为难。姥爷的身体原本很好,如不摊上那种事,他会活得很长远的,可没想到……他为此很内疚,是啊,如不是自己那八竿子扒拉不到的本家做的妖,老人会那么早就离开这世界吗?他下决心要好好善待我姥姥,不能再让她受到伤害了。母亲秉承父亲的意志,苦苦地哀求姥姥让她跟自己一起回“关东”,且说你要不去俺跟孩子他爹都会不放心的,这样俺们的生意也做不好。老人出于不叫儿女为她操心方面的考虑,最后答应了下来,母亲悬在心上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然而姥姥离开生活了半个世纪的故土,来到数千里以外的他乡,心情并不愉悦,尽管父亲想方设法地给她打造适合她生活的环境,她还是高兴不起来。是的,她想家,想往日在一起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街坊邻居,跟他们在一起无拘无束,有唠不完的闲嗑,可在这里,举目望去,熟人少生人多,尽管父亲让带家的劳金家属抽出些闲工夫来陪陪老人,可毕竟没在一起生活过,辈分上也有差,没什么好聊的,与其大眼瞪小眼的对峙着,还不如不见的好。除此之外,她来这以后极不服水土。莱州湾四季分明,可塞北这边却冬季长夏季短。一年当中有半年冰封雪冻,而且出奇的冷,最低温度冷到零下三、四十度。父亲怕姥姥冻着,把她房间的“壁里砌”(俄语:暖炉,壁炉的意思)从早到晚烧得红红的,可不知怎么回事,姥姥照样时常感冒。就这样,姥姥在布拉戈维申斯克住了不到一年,可她老人家病了前前后后加起来有大半年。

  这样不行,父亲焦虑地对母亲说:这样下去会要了老人家命的。

  母亲也是这样看:要不……送孩子姥姥回去?

  我看也只有这样了。可娘这么大年纪(56岁)一个人孤零零地咋过呀?实在不行你就带着孩子跟娘一起回吧。

  但你这里也离不开俺啊!看書喇

  确实这样,但总不能把你分成两半吧?

  就是!要有分身术俺一定去学。

  学不来的,父亲苦笑着说:这样吧,两难之处取其轻,你带着娘回家去住吧。

  不行,俺不能把你自己扔这儿,俺不放心!

  那怎么整?

  母亲想了一宿,第二天起来对父亲说:要不这样吧,俺送娘回去,跟本村俺的一个表姐商量商量,让她帮着照看着娘,家里的地让她种着,等娘百年以后这地就归她了。

  行!只要她尽心尽意地照顾好娘,咱再额外地给她些钱也中。

  那就这么定下了。

  母亲放下这边的事,在一周以后又把姥姥送回了老家。老人一下车看见自己的老屋和周边的邻居,脸上便绽出了笑容。见她这样,母亲那颗提着的心也放下了,是的,只要老人欢心,怎么都行!她跟表姐一商量,表姐家的人都一百个愿意。

  妹子,表姐握着我母亲的手说:你跟妹夫放心好了,她是俺姨,跟自己的亲娘有啥两样的?俺们一家都会像供祖宗一样的把她供起来的!

  母亲放心地回到了父亲跟孩子们的身边,可过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传来了噩耗:姥姥走了,去跟姥爷会面去了。母亲痛心不已,可有什么办法?生老病死不由自己,不想接受也得接受。父亲提前买好了车船票,把母亲和孩子送上了车,让他们匆匆忙忙地赶回老家去,给姥姥料理后事。就这样,在这短短的几年当中,母亲从塞北到老家,又从老家到塞北,相隔数千里,前前后后往返了四次,所经历的旅途劳顿,别说对一个女人,就是对一个男子汉,也够难以承受的了。那一年,母亲把所有的事情一桩接一桩地料理完,原本很丰满的一个人,整整瘦了有一圈儿,而且落下了头疯病,一着急头上火就疼得跟裂开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