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夕阳的余晖,堂屋饭桌上,柳廉骥和杨旗面前各摆着扎扎实实的一碗玉米糊糊,两人看的清清楚楚。

  糊糊不用翻动,都可以看得出来上面裹着的鸡蛋花。

  柳廉骥看见萧屠屠和三个小的碗里都只有半碗,就将碗端起来要和萧建刚换,“我不用吃这么多,半碗就行。”

  常桂菊连忙伸手拦着,“你吃就行,他们吃过晚饭了。”

  柳廉骥并不相信,还是要换,杨旗也要和大英子换,“你和弟弟分分。”

  大英子连忙将自己的半碗粥往一边挪了挪,“杨哥哥,你自己吃吧,我们不饿,你们来之前,我们吃过晚饭了。”

  小锋也往萧屠屠身边挪了挪,“晚上吃太多,睡不好。”

  杨旗内心柔软的都要哭了,刚才还嫌弃这小子告状来着,“一碗不多,吃饱才好睡觉。”

  不是杨旗傻,看见那两缸粮食,还觉得萧家人吃不饱,故意说吃过晚饭了。

  因为谁家就是有这些粮食,也不敢顿顿这么吃,这一家子可真的没有能挣粮的人,就算有什么办法弄回来那些粮食,但是一家八口,能吃多久?

  抠抠搜搜也就半年,还要菜园子里的菜长起来才行,他可都看过了,那菜不是都是前院那些长得大的,有的还小着呢!

  确实杨旗所想,萧屠屠弄得这些粮食也确实没打算吃多久,后面她还是有其他安排的。

  除了刚开始的震撼,柳廉骥在萧家转了一圈之后,也有些怀疑,怀疑那些粮食,是不是萧奶奶特意弄出来给他们看的。

  不然萧奶奶走了这么久,为什么那粮缸还是满满的,一点消耗的印记都没有。

  那就是留在家里的人吃的少,所以没动,那些是做给他们看的,不然萧奶奶为什么还要打开,用手检查一下?

  那不就是确认粮食地下小没少吗?

  总不能萧家还有其他地方放粮食吧?

  谁家粮食不是放在当家人的屋里?

  没看那梁上挂着的肉,都在萧奶奶的屋里?

  只不过只要有这些,龙凤胎也能过半年好日子,半年后龙凤胎也快一岁半了,到时候自己家再补贴一点,也不会太差。看書喇

  柳廉骥和杨旗从来没想过,萧家的这些粮食不是他们家的,这年头谁家有粮会往外借?还是这种一看就没有能力还的?

  两人心思变换,表情却没表现出来,依旧坚持换碗。

  萧屠屠拿着筷子看着碗里的逐渐变凉,表层已经结膜的玉米糊糊……,看着互不退步的八个人,虽然主力是四个最大的人,“锅里还有,我们是真的吃过晚中饭了,谁在家晚中饭要到现在才吃?”

  咋了,这饭不香吗?饭都到嘴巴下面了,还一个个的都不着急吃,还是肚子叫的不够响!

  这样推下去她什么时候才能吃上第二顿新鲜菜?

  回头菜都不新鲜了!

  推着碗的四个人,顿时一静,现在一家都是两顿饭,早中饭和晚中饭,就是介于早饭和午饭中间吃第一顿,午饭和晚饭之间吃第二顿。

  一般为了晚上能睡着,晚中饭会吃的略微靠晚饭时间一点,但是也不能太晚,不然白天也饿的受不了,晚上太晚也看不见,不管蜡烛还是灯油都要券,还要花钱,还定量。

  一般人家谁家也没有闲钱浪费到这上面。

  所以晚中饭再晚,通常也就比午饭晚两个多小时,除非家里有啥大事耽误了。

  今天他们回来萧家,又没有提前给萧家来电报,这几个孩子也不知道就是今天回来,毕竟回来的时间也是他们在宁城定的,票还是杨旗买的。

  而且根据他今天看到的,萧家的这几个留守在家的孩子,似乎不是在路上看见的那些严重营养不良到,已经有些萎靡的孩子,要不是实在看不过去,他们也不会把自己的口粮分出去一些,以至于现在饿的前胸贴后背。

  萧家的几个孩子,看着还挺精神,虽然不胖,但是也不是完全的营养不良。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柳廉骥才不再那么强烈推拒。

  杨旗见柳廉骥不再推让,也就收了回来,但是还是不确定的问了一句,“你们真的吃过了?”

  小锋回答的清亮干脆,“吃过了,杨哥哥你快吃吧,一会凉了就没那么香了,这会吃还有些甜甜的。”

  杨旗再次对这个四岁还在穿开裆裤的小不点刮目相看,这小嘴利索的,十分罕见!

  就凭这个,他都觉得这孩子,肯定聪明!

  萧建刚已经从他姑刚才的两句话里,感觉出他姑的不耐烦,看了一眼中间放着的那一大半盆拌苗尖菜,他姑惦记了很久了,说实话他也惦记,“我们刚吃完没多久,你们就回来了,所以现在都不饿,你们赶紧吃吧,吃完还要洗脸洗脚,收拾床铺,太晚了就看不见了。”

  小刚真是难得一次说这么多话,引得一桌子人,除了萧屠屠和大英子、小锋,其他人都对他侧目。

  萧屠屠夹起一筷子凉拌苗尖菜,放到常桂菊碗里,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这是我半的,娘尝尝还不好吃。”

  不得不说,刚回来的四人还是饿惨了,只有吃的能不动声色的吸引人他们的注意。

  萧屠屠说完,见目的达到,自己就迫不及待加了一筷子放在碗里,又给小锋也夹了一筷子,“快吃,一会凉了。”

  小锋立即用勺子舀起菜和糊糊,啊呜一口。

  常桂菊立即招呼柳廉骥和杨旗吃,“今天太晚了,没做啥好的,也就这菜还新鲜,快都吃不要客气。”

  “萧奶奶客气了,这纯玉米糊糊,还加鸡蛋,已经是难得的细粮了,很好了。”

  柳廉骥说的是实话,这年头这样什么都不掺的玉米面糊糊,还加鸡蛋,已经是顶好的饭了。

  说实在的,这两年他家也就过年吃一顿这样的,一人也就大半碗,还比这稀多了,萧家的这都稠的不流动了。

  最多再弄点三合面饺子,一人吃七八个。

  在他家龙凤胎这一年吃的是家里最好的,前三个月还有部队领导送的一些奶粉,后面的这大半年来,除了每个月能弄到两三袋奶粉,勉强够龙凤胎一天吃一顿,其他时候都是吃的糊糊。

  只不过好点的时候,吃半个月的面糊糊,剩下的时间,就是玉米面糊糊了,但是加鸡蛋是次数少之又少。

  萧家这一顿,在他家多少够龙凤胎吃十天了。

  想到这些,柳廉骥不得不承认,除了奶粉难弄,萧家如果一天能有这么一顿,龙凤胎吃的也不必他家差。

  萧奶奶去他家的时候,他家除了那碗肉,其他的可都不如这个。

  杨旗没想这么多,他饿的有点狠,他见几个小家伙,都是先夹一筷子中间的菜,也跟着夹了实实在在一筷子,柳廉骥瞪他。

  杨旗讪笑,他是看着几个小家伙也是这么夹的,才这么夹的。

  只不过吃到嘴里,他才知道这是有原因的,相对于一般的素菜,这苗尖菜口感相当丰富了。

  普通人家能吃到这手艺,也是少见的了,所以毫不犹豫的下第二筷子,只不过他再夹第三筷子的时候,就戳的盆底了。

  第四筷子就只能夹到几根了,第五筷子能夹上两根,还是占着他身高臂长眼睛尖的优势。

  在扫饭桌一圈,也就萧家的萧屠屠和那最嘴皮还利索的小不点,碗里有堆着的苗尖菜了。

  只不过最后,分到一些菜汤拌糊糊,也是挺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