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升两级的邢博恩成为了华右区都督府一名正六品武略将军, 已经从光海县赶到丹东上任半月有余,离开光海先县之前,她已经完成了县里的赋税征收工作, 并按规定上交到省府才离开。

  因为新县令还没到, 离开以前,她对县里的公事也进行了妥善安排。知道她要离开,光海县的百姓携老扶幼前来相送, 有甚者竟然还带了不少海产品给她,她没有让百姓送, 也没有收他们的任何东西。

  百姓对她的爱戴已经是她在光海县任职近三年来收到的最好的礼物。盐案破获后, 在左都御使呈亭的主持下, 被贪官污吏地主豪强们强行霸占的土地房屋都返还给了百姓, 查抄的房屋进行了拍卖, 土地也按市场价进行了发卖。

  所得钱财也随被秘密押送的人员一起被运往了繁都, 她自己这几年获得的不义之财,她一个子也没敢动, 主动全部上交给了呈亭呈大人。

  台风对沿海县份造成的损失较大,光海县首当其冲, 她其实更想拿这些钱救济百姓, 但考虑到种种之后, 还是没动,而是用了自己的俸禄。

  让她没想到的是呈亭大人还没离开,陛下的圣旨就到了, 免了受台风灾害省县五成赋税, 并拨了救济资金,用于修建房屋和基础设施。

  有了陛下的支持关心,又有了充足的资金, 再加上百姓积极,灾后重建工作进行得很顺利,灾后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家园修缮和重建工作。

  在这期间,邢博恩基本上每天早出晚归都在施工现场,还亲自下场动手,不怕苦不怕脏,在她的带领下,整个光海县的官吏们也都投入到了重建工作中。

  虽然整个县衙上下也就八十人左右,而且多是不会木匠、泥瓦等技术活,实际带来的贡献可能并不大,但带来的意义和影响却是远大的,不仅更大程度的带动了百姓的积极性,也是官民一家亲的真实体现。

  所以得知邢博恩要离开的时候,不少百姓都郁郁寡欢,即舍不得这个公正廉明的父母官,也忧愁下一任官员没有邢大人这么好。

  邢博恩自己倒是不介意,无论在哪里为官都是为陛下尽忠,她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何况君令如山,她不得不离开。

  在光海县待了近三年,前两年多虽是虚与蛇尾,但县内财政、教育等她也花了打量的精力,甚至连前任的案宗她都让人重新整理了一遍,发现有端倪或者错判的都记了下来,随着盐案告破,她也把这些冤假错案该平反的平反,该补偿的补偿,该抓的抓。

  自从陛下将死刑定夺权收回去以后,各地方官已经很少会判死刑,尤其本来就是收了人家钱办事的,所以她平反的也多是被□□的。

  想到当初离开光海县的情形,邢博恩感慨良多,县令虽然只是地方上的一个小官,但却是这个县的父母官,好与不好,对百姓的影响很大,所以在赶来丹东省府的华右区都督府任职的路上特意写了一封密信给陛下。

  估计再过不久,就能呈于御前了。华右区都督府刚建成没多久,大都督、参谋长这些上司也还在来的路上,所以离得近来上任较快的邢博恩倒成了都督府目前官职最高的。

  府衙新建,需要处理的工作有很多,最重要的莫过于训练第一批来报道的新兵,所以这半个月她基本上都是都督府和军营、家三点一线的跑。

  她一开始以为这些新兵都是本地或者附近几省的,后来才知道大部分都是其他地方的,只有一小部分是附近几个省的,而征兵工作也不是她想的那么简单。

  首先由军密处决定征兵数额和范围,然后交由兵部执行,位于边境的都督府兵力会多一些,而其他的都督府兵力就会少一些,范围也都是和官员任职一样,出身南方,那就去北方任职,出身北方,就去南方任职。

  像他们这种生于繁都长于繁都的则不在此列,南方北方都可以,可能军密处考虑到士兵若全是外地不熟悉本地也有弊端,所以会有一定附近省份兵员数额。

  在都督府自己的办事处处理好日常事务以后,邢博恩看时辰还早就骑马去了军营,军营位于城外郊区,一去一来骑马的话也要大半个时辰。

  初冬将至,打在脸上的风都比以往冷了几分,邢博恩倒是不觉得冷,不过跟着她的随从却是忍不住在心里抱怨自家大人太敬业。

  军营是新建的,按照军密处和兵部的命令,分别在丹东省府井元城外的东、西修建东营和西营,一营五千人,整个华右区都督府兵力定员是一万兵力,目前已建成并使用的是东营,所以她现在去的是东营。

  她赶到军营的时候,正好又有一批新兵来报道,接待安排自有人处理,所以她只是交代了几句就回了自己的办事处。

  在这里的办事处比在都督府的办事处大,因为大都督这些以后都是常住都督府那边,像他们这种带兵将领和教务长则更多的是待在军营训练士兵。

  所以她的重心更多的是放在军营,有以前行军打仗的经历,带兵对她来说并不难。

  西营还没完全建好,来报道的新兵也她就安排先在东营安顿,目前已有三千多人,兵部也陆陆续续将武器、铠甲、军械等配备运送过来,一个营就是一个兵种机械齐全的作战单位,加上陛下十分重视军队建设,所以送来的兵器等质量也都很好。

  其他地方都可以质量差一点,就是华右区都督府兵部不敢啊,盐案涉及官吏、地主豪强等颇多,唯独曾当过陛下侍读的邢博恩不仅没受波及,还连升两级,而她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还用说吗?

  能在朝廷任职的人都不是傻子,加上密信制度,鬼知道如果他们不做到达标,邢博恩会在密信里跟陛下说什么?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干好点,免得迟早有一天被抄家发配。

  早在接到陛下给的秘密任务的时候,邢博恩就有了迟早有一天会被有些同僚敬而远之和有些同僚巴结的觉悟,进而言之的原因可能很多,但巴结她的无外乎都是想着走捷径。

  她自己都是从小官做起,由此可见陛下并不偏袒,她又怎么敢让这些别有心思的人巴结自己!

  近些年陛下实行的一些新政她都看在眼里,尤其是赋税、徭役和兵制的改变,若作为一名士族官员她的利益是被压缩了,但如果作为一名普通百姓,她却很高兴,因为陛下给了天下百姓一条活路。

  忙完后,邢博恩就去了校场,校场上有训练的,也有懒懒散散到处闲逛的,一看到她来没训练的都一窝蜂的散了,回去拿兵器回来继续练。

  之前遇到来报道的那批新兵也都分到了自己的衣服、武器和住处,现在正高兴的在住宿处议论军营环境条件都还不错,邢博恩听不见,要是听见就会忍不住科普一下了。

  比起以前随时随地都是搭帐篷做军营,现在这个风景优美,地势隐蔽,且建的都是木瓦房,就连军营的大门也气派了很多,肯定不错啊!

  走到校场边缘的时候,邢博恩竟然难得的看到一个新兵自己在练习打桩,很是欣赏,不想打扰,远远站着看了一会,就在她要走的时候,那个人却看向了这边。

  她也看见了对方的脸,是个女生,而且算是个半熟人。

  这里的军营里的兵都是有男有女,而且训练和吃饭都是在一个地方一起,只有住宿是分开的,军营里第一条铁令就是不准私相授受苟合,否则一旦发现就按律处置。

  也不是什么死罪,只是进行杖责、责令离开军营并处以大额罚款,真的是大额,三年兵役所得的补贴加起来都不够,所以就算前两条不在乎,最后一条还是让他们不得不慎重考虑。

  服完三年兵役以后,他们爱成亲爱称兄道弟还是义结姐妹都没人管,所以非要谈也最好不要被发现,不然等着他们的就是严惩。

  “你怎么在这里?”虽然真的很好奇,但是问出去邢博恩就后悔了,能在这里的自然都是服兵役。

  东鱼海是五天前到的军营,她一直都想见到邢大人,却没想到这会真的看到了,对方还和自己打招呼,顿时有些手足无措,脸微红,“我服兵役就来到了这里,邢大人在这里任职吗?”。

  微低着头拘谨站好的东鱼海没说的是,服兵役是不错,但来这里却是她自己要求的,不为别的,只为待在邢大人身边。

  看到这样的东鱼海,邢博恩瞬间有种无力感,她之所以会那么惊讶东鱼海出现在这里,就是因为有点不想看到她,而且就算服兵役,按照征兵制度,东鱼海被分配到这里的机率基本上很低。

  而这么低的概率都让她在这里遇到了东鱼海,真不知道是孽缘还是真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