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影逃似跑过去的样子逗得石忞和步千雪都笑了, 步千雪笑它十有八九故意装的,而石忞笑它这么大的个子心里没点数嘛,还当自己是以前啊!

  这一笑让本来就缓和的气氛瞬间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暖洋洋的, “你就在此安心休息,一切有朕,朕走了”说话的声音都让人感觉是暖的。

  “微臣省的, 陛下保重,谨记身负天下安危”嘴上是答应了, 可心里记挂着外面, 实际上步千雪肯定是睡不着的。

  石忞不舍的走了, 她也知道步千雪睡不着, 但她还是会说, 有时候你不能因为猜到会怎样就不去表达自己的态度, 态度很重要。

  到前殿的时候,路关初的样子估计已经在哪里候着有一会了, 后面站着五个宫侍拿着托盘,分别放着她的白银色系头盔、铠甲、腰带、靴子和披风, 这套盔甲天福二年量身定制而成, 就制成的时候试穿过一次。

  因为高祖是以武力扫平天下成就不世功勋, 所以定下规矩后代必须习武,一来强身健体,二来保家卫国, 每次新帝登位后定制独属于自己的盔甲和剑也就成了惯例, 皇帝死后将成为随葬品一起埋在帝陵。

  皇帝的盔甲没有固定规定,除了样式大致一样外,细小设计则全凭每代皇帝的喜好而定, 制作工艺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越来越好,石忞比较喜欢简朴风格,所以这套铠甲从颜色到样式都很朴素大气,没有先帝纯黄色的那么招摇,但保护作用更强。

  就在石忞换上盔甲准备前往城门的时候,城外五里处设置陷阱障碍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而城外十里处,道路两旁全是灌木丛,易统梵带领一千骑兵分别藏匿于道路两旁,逆贼斥候已经从他们面前跑过又折返了两次,自己的斥候也回来了两次,逆贼离他们已不足一里。

  这个突袭地点是易统梵在附近都查看了一番后决定的,因为此地除了道路两旁有灌木丛以外,往前往后都是地势开阔的低矮灌木丛,十分适合骑兵作战,发挥骑兵的绝对优势。

  头顶的天空黑的让人窒息,比起他们刚出城时的微弱月光勉强能看路,现在已经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根据易统梵的生活经验,离天亮最多不过半个时辰。

  在易统梵一动不动聚精会神往逆贼来的方向观察时,星星点点的火把长龙出现在她的视野中,当即让不远处的传令兵传令全体戒备,传令兵立马学猫头鹰叫了二声,一声是警惕,二声是戒备,三声是出兵。

  张良月和忠王世子一路走来十分警惕,基本上边走边派斥候,隔一炷香就会有一个斥候回来禀报最新情况,一路上还算安稳,就是时不时听到夜间动物的叫声让人心烦,眼看就要到渡河城外,却听到了猫头鹰的叫声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

  张良月把自己的犹豫用只有两人听到的声音说了出来,忠王世子不满的小声回吼道:“我等此时此刻已经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绝无更改之可能,军师切勿多想!”。

  “世子所言甚是,臣失言”张良月嘴上没有再说,心里却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借口如厕带着随从暂时脱离了大部队,而忠王世子继续领兵前行。

  在逆贼离易统梵他们只有不到五十米的时候,她下达了出兵命令,她没有忘记自己还要洋装逃往繁都,所以迎面突击一路杀将过去是最好的。

  被张良月一说,忠王世子也有点讨厌猫头鹰叫声了,再次听见皱起了眉头,不过很快就释然了,因为他学到的兵法中就讲过太安静才有问题,这不安静也就说了此次无危险。

  猫头鹰叫三声一过,还沉侵在无危险的忠王世子就看到灌木丛中涌出大批骑兵杀将过来,连忙慌张下令让士兵组防御阵型,本就隔得近,易统梵带的又全是骑兵,不过几瞬就杀了过来。

  双方瞬间开始厮杀,而阵型还没组成的逆贼方明显处于下风,但胜在人多,忠王世子得知对方不过千余人后也冷静下来,开始带兵反击,士兵一打起来火把就被丢在了地上,加上一千骑兵横冲直撞能杀就杀,被弃之于地的火把也就越多。

  一万人的队伍实在是太长,前面和中间都已经短兵相接打成一片,后面的队伍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脱离大部队的张良月就在队伍最后面不远不近的跟着,听到前面的各种声音便知道被打了伏击。

  战马的叫声,士兵的喊杀声,兵器相撞声,响彻整个夜晚,原本照亮夜色的火把却越来越少。忠王世子带的私兵虽然将养多年,但是实战经验太差,突然被突袭,有些胆小害怕的直接什么都丢了一股脑逃进了灌木丛中。

  张良月当即上前亮出身份,让后面的将士听她指挥组成防御阵型,本来还想多杀一些人的易统梵看到后面变化后立即传令全军往繁都方向厮杀,被敌军听见立马传到了忠王世子的耳朵里。

  得知对方是要逃去繁都,忠王世子瞬间就乐了,繁都十有八九已经是他父王的天下,去了正好被一网打尽,他只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就好,当即下令不阻击全速前往渡河。

  易统梵一马当先,一路前进一路杀,还要分精力不时查看前方,眼看后边防御阵型即将成型,当即杀了一名士兵夺了□□,用□□射杀在后面指挥的敌军将领,敌军将领一心在组建防御阵型没防备被一击即中,几瞬的震慑已经足以让她领兵冲破敌军后方。

  张良月观察后知道对方只冲杀中间,便带着随从站在了队伍边上,还下了马,将自己混迹在士兵中,看到将领被杀死的那一刻,她很庆幸自己没有亲自指挥,目的没达成之前,她不能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方领兵冲杀离开。

  一直跑到敌方看不见听不见的距离后,易统梵当即停下休整军队,清点人数,受伤百余人,牺牲八十余人。而忠王世子、张良月那边就损失更严重,死了千余人,逃跑四五百,受伤千余人,受重伤的直接被忠王世子下令全杀了,休整过后才再次朝渡河前进。

  对于张良月的消失又回来,忠王世子十分不满,还以为有多厉害,一打起来跑的比谁都快,打完就回来了,还真是贪生怕死。

  夜色太暗张良月看不清忠王世子的脸色,但能感觉到对方对自己的不满,心里也不高兴起来,要不是看他们当初有钱封的地方有地大物博,需要借助他们的力量,她自己是不屑于与忠王父子两相交的,贪心太大,能力太次。

  天麻麻亮的时候,左旋终于等来了敌军,怕再次被偷袭的忠王世子和张良月一路上都十分谨慎,派一队人马在前面探路,又特意派了百余人在前面,自己和大部队则在后面跟着,就怕被再次突袭。

  前面探路的人生怕路边灌木丛中藏有敌人,一路上都都着重检查道路两边,左旋预料到他们会这样做,故意退后了一里。

  忠王世子带的都是步兵,除了他、军师和将领有马骑以外,其他人都是靠步行,前面探路的在道路两边查探,百余人先遣队在路中间走着,走着走着看不太清的路突然塌陷下去,百余人全部掉进了埋满竹刺的陷阱,让刚好走到陷阱边上的忠王世子吓了一跳。

  幸好他有先见之明派了先遣队,不然现在在坑里的就是他了,当即又派千余人绕过陷阱继续前行,他总觉得不止这一个陷阱,所以多派点人他自己就多几分安全。

  左旋制作的陷阱和障碍确实不止这一个,能想到的能制作上的她都做了,所以敌军先是感受了竹刺陷阱,然后是地上简易机关,然后又是一个地刀陷阱,用过的就不会再用?在她这里不纯在的,出奇制胜最重要。

  这就完了吗?还没有,还有地钉,地上打满了又尖又细的铁钉,不长不短,刚好够扎在人脚底最痛的深度,最后还有山丘上滚下的木头、石块和箭,这些都能安全过来不是在后面就是运气够好,但不好意思,她就带兵在所有陷阱后进行狙杀。

  接二连三的陷阱障碍打得忠王世子一脸怀疑人生,而张良月有一种遇到敌手的感觉,她之前派去的奸细知道的并不多,但对方却能做到这一步,足见其深谋远虑,心里的危机感越来越中,张良月当即决定先逃再说。

  看到张良月跑路的背影,忠王世子呸的吐一口口水,能靠的永远只有自己,渡河城门就在前面,当即下令但凡活着的都给他往前冲,攻下渡河加官进爵,杀的大臣品级越高封赏就越高,谁要是杀了皇帝直接封王!

  重赏之下必有勇士,他的命令一下去,原本有些萎靡不振的士气瞬间提高不少,不过军师都带头跑了,也掀起了一股逃跑风波,不是往道路两边钻进去,就是往后跑,杀都杀不过来。

  士气一阵的敌军像不要命的往前冲,终于有人冲过层层障碍和陷阱到了左旋狙杀的地方,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双杀一双,最多的时候过去了几百都被瞬间斩杀,而杀回马枪的易统梵也带兵从后方杀了过来,还给忠王世子带了句话“临阵脱逃该杀,你手软,我就替你全部解决了”。

  气得忠王世子连爆粗口,恨不得把易统梵立即杀死,可前有堵截,后又追兵,让他又急又气,从小到大从没吃过这种亏的他急火攻心之下吐了血跌下马去,好不容易提升一点的士气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发不可收拾。

  场面一团混乱,忠王世子带领的军队几乎被压着打,将领见势不妙,当即拥护忠王世子朝着张良月逃跑的方向边逃边杀,只要忠王还在,他们就觉得大事还有期望。

  随着震天的喊杀声天也越来越亮,照亮了一路上的血迹和尸体,有一匹战马受了伤倒在地上,起不来,也死不了,留下了绝望的泪水。

  易统梵当即领兵追杀上去,今天杀的太痛快了,要是不能抓到那个狗屁世子她还有何面目去见陛下?怕她兵力不足,左旋又派了一千人前去协助追杀。

  张良月真的逃跑了吗?没有,那只是她的障眼法,实际上就在跑到看不到的地方后,她就让随从穿着她的衣服继续跑,自己则换了身平民衣服藏匿到了山丘里的灌木丛中,她从来都会给自己留条后路的,怕的就是那个万一。

  四里外的渡河城城楼上身穿盔甲的石忞和一班大臣们从天黑一直守到了天亮,就在天快亮的时候,他们若有似无的听到了喊杀声,后来斥候来报,才知道左旋他们已经和敌军打了起来。

  考虑到渡河和行宫的安全,左旋留了五百护城兵守成,统帅将领则是跟随陛下一起过来的另一个武将,县尉则领了其余的兵跟着左旋一起去了五里外设伏。

  石忞生怕敌众我寡,当即让武将领五百护城兵前往助阵,却没想到被武将和一班大臣全力劝阻,这五百兵与其说是守城不如说是用来准备跑路的,这关系到陛下和所有大臣的性命,自然不肯。

  知道他们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们自己,可渡河城就是最后一关,步千雪他们还在行宫中,不到万不得已她实在是不想颜面扫地的跑路,便一锤定音自己带五百兵前往支援,让衙役暂时负责守城门。

  武将和大臣都以为陛下穿盔甲只是装装样子而已,没想到她真要下场,吓得不轻,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可不是说假话,今日的荣华富贵多赖陛下,再来个新君是什么样的?谁知道?

  大臣们立马就妥协了,但是已经晚了,石忞已经决定要带兵亲自前往支援,只要是在封建时代皇权就不容置疑!

  大臣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陛下下城楼带兵离开,心里犹如千斤重,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实在是太冒险了,可根本就劝不住啊,陛下那都好,就是决定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别说他们这些士族,就是勋贵都无法。

  石忞真的想上战场吗?不想,但在当时那个情况被大臣们一逼气头一上来就说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何况金口玉言,她总不能打自己的脸,所以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让石忞,也让大臣们庆幸的是,他们刚出城没多远就遇到了领兵回来的左旋,军容整齐,步伐稳健,后面没有追兵,看来是打了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