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耽美小说>花溪纪事【完结】>第1章 第 1 章

  永兴一十五年,花溪县。

  初春的天气阴晴不定,因着昨夜一场暴雨,晨间微风拂过街道时,无不夹杂着丝丝凉意。

  百味食肆的二楼雅座,坐着两位正在用早膳的女子。

  昨日睡得太晚,今日又起的过早,楚无歌半眯着眼,哈欠连连。她眼角泛着泪花,睡眼朦胧的看着对面那个一身白衣襦裙,不紧不慢吃相优雅的人,忍不住出声抱怨道:“虽然你我多日未见,但你就不能等用过早膳,再将我寻来?我昨日……”

  话还未说完,楚无歌只觉得脑中混沌一片,无力的将头抵在桌上。

  昨夜她为了讨小姑娘欢心,陪着讲了半宿的奇闻异事,刚睡下不到三个时辰就被人叫来此处一同用膳,此时困得都睁不开眼,话只说了一半就再也支撑不住,迷迷糊糊的再度睡去。

  颜从安见她困成这般模样,也未打扰她补眠,用完早膳后便安静的坐在一旁吃茶。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楚无歌悠悠从梦中转醒,等睁开眼,见到对面悠闲品茶的颜从安。她先是一愣,随后缓过神来,眼中清明一片,再无半点方才的迷糊样子。

  她双臂大开,使劲伸了个懒腰,又抬手转了转睡僵的肩膀,对一旁穿着淡绿襦裙的丫鬟道:“宝珠,让小厮给我上一笼小包,再来一碗桂花酒酿小圆子。”

  宝珠应了声,便出门去寻店内的小厮。

  楚无歌转过头来,上上下下仔细打量颜从安一番,并未看出有何异样,关心道:“不是来信说昨日便回来,怎么今早才到?路上出了状况?”

  颜从安面色淡然,抿了一口盏中茶,轻唇微启:“无甚大事,路过百里坡时起了暴雨。等雨停时天色已晚,就未接着赶路。”

  山路十里不同天,出门在外遇到天气骤变,实属常事。昨日花溪县白日里风和日丽,到了夜里才下了一场大雨。

  楚无歌闻言松了一口气,颜从安本就是比同行的队伍要早上几日,她还以为哪里走漏了消息,引得有人故意埋伏。

  在花溪县颜家算是数得上的大户,祖上经商,数代积累到如今也挣得万贯家私。颜从安是颜家三房嫡孙女,五年前颜父颜母外出途中出了变故,夫妻俩乘坐的马车滚下山崖,双双殒命。

  颜从安因着父母亡故,悲伤过度后便一病不起,一病便是两年。眼见着颜从安久病不愈,远在京都的外祖挂念外孙,便将颜从安接到身边照顾。到了京都后或许是远离的伤心之地,又或许是外祖家精心照顾,颜从安病渐渐痊愈。

  三年不曾回过花溪县,这百味食肆的早点倒是依旧如记忆中那般不曾变过。颜从安看着对面大口吃包子的人,心中无奈,这人用饭时狼吞虎咽的模样,瞧不出国公府三小姐应有的半分仪态。

  喝下最后一口甜汤,楚无歌满意的喟叹一声:“百味食肆的小笼包,比临安城的还要更地道些。”

  颜从安见她吃完,放下手中的茶盏问道:“你如今住在何处?可要与我一同住在颜家?还是另外寻一处宅子?”

  楚无歌虽是国公府的小姐,但幼时入了青云门,学了几分江湖人的习性,性子潇洒不羁,最不喜欢受人拘束。颜从安与她二人自小相熟,也算是青梅竹马。听闻颜从安要回花溪县处理旧事,便说要一道前来游玩一番。但她嫌弃颜从安的车马实在是行路缓慢,便自己策马先行,早几日前就到了花溪县。

  用过饭,楚无歌又恢复了惫懒的模样,瘫靠在椅背,挥挥手道:“不用,我现在住在崔府就不错,还能替你查探些消息。”

  楚无歌说的崔府是花溪县县令崔诚的宅院。

  花溪县县令崔诚的夫人吴氏与楚无歌的娘亲乃是表亲,表姐妹二人未出阁前感情深厚,只是近几年崔诚被调到花溪县担任县令,两家往来才少了些。

  楚无歌借住崔府,除了想帮颜从安探听些消息外,还有些隐藏的小心思。想起那个这两日一直在自己面前端着的乖巧姿态的小姑娘,楚无歌下意识的勾了勾嘴角。

  嘴角才稍稍翘起一点,怕被颜从安看出蹊跷,楚无歌假意的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道:“还别说,我早来这几日还真不算是白费。知晓你这几日要回来,有些人早就有些坐不住了。”

  颜从安并未接话,她抬眸看着楚无歌,示意她接着往下说。

  二人相识多年,楚无歌自是知晓颜从安何意,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你们家老太爷,知晓你要回来,近日明里暗里放出了不少风声,看样子是想拿你当联姻的棋子,笼络花溪县的大家氏族。”

  花溪县隶属江南道滨州府,自古以来便是富庶之地,县内物产丰富,来往水路便利,出产的优质丝绸与奈凉古茶闻名天下。

  商贸往来频繁之地最不缺的便是富商巨贾,累世至今花溪县也有那么几个氏族大家,颜氏在此中也只算得上中流。

  颜老太爷想拿颜从安笼络大族,颜从安早已猜到,此事听楚无歌提起,倒也并不意外。

  楚无歌说完,见颜从安依旧是一副淡然的模样,啧啧两声道:“你就一点担忧也无?”

  颜从安放下手中茶盏,说道:“我若是不想,他亦无法胁迫,只是处理起来有些麻烦。”

  联姻之事,颜从安并不十分忧心,颜老太爷虽是有心,但忌惮颜从安外祖的势力,应是不会不经她点头,将她随意嫁人。只是她今年已一十九岁,女子十五及笄,颜从安也算是早到了成婚的年纪。颜家想拿她联姻的又何止颜老太爷,她一日不成婚,便会一直有人拿此事烦她。

  楚无歌又想起一事,靠向颜从安一侧,压了压声音,低声说道:“听说你们家老太爷从两年前开始,身体就越发的差,吃了很多汤药也不见效。去年青龙观来了一个老道,除了精通五行八卦更善医理,他听说后,就前去道观求药。”

  楚无歌说完,又感慨道:“据说服用之后还当真有所好转,如今每月都有几日要去青龙观清修,看这样子日后是要准备修仙悟道。”

  二人说话间,外间骤然起风,吹得木窗吱嘎作响,甚是扰人。

  此时玉珠并未在屋内,颜从安也未唤她,自己从座位上起身,欲将那木窗合上。来到窗边,只是低眸一瞬,她便瞧见了街对面交谈的两人。

  颜从安略一挑了挑眉,停了手中的动作,驻足观望。

  百味食肆的正对面是一间画肆。画肆有两间屋子,从百味食肆的二楼看去,正巧能看见一些屋内的摆设。画肆的墙上挂着不少画作,而墙边正站着两个交谈的人。这二人,一个是身着长袍中年男子,而与他对面而立的是一个身着襕衫的少女。

  在梁国女子也可入仕,因此不管男女,只要是书生,皆可穿着青衣襕衫。

  二人交谈间,少女将手中的画卷缓缓展开,中年男子见后喜笑颜开,他频频点头后,小心将画作收下。

  颜从安所站的位置,正好能瞧见那幅画作。这是一幅山水画,画的是高山松柏。翠柏苍松傲立峻岭,笔法苍劲有力,颇具风骨。

  确是一幅佳作。

  颜从安赞叹之余,那少女已从中年男子手中接过一串铜钱与空白纸张,随后转身向门外走去。

  少女出门前望了望天,疾风过后,方才还晴朗的天,已隐约间飘起了雨丝。她将手中的纸张仔细抱入怀中,小步跑着出了画肆,往城西的方向而去。

  她跑到街口,又似有所感,顿住脚步往颜从安的方向望了望。许是因下着小雨,她未发现有何异常,摇了摇头叹自己多心,旋即又转身,加快脚步离去。

  楚无歌见颜从安起身关窗后,便站在那处,静静的看向窗外。她好奇的凑了过去,正好看到了那离去的背影。

  楚无歌回头看了一眼颜从安,佯装恍然大悟,笑着调侃道:“呦、呦,这身量看着倒是清秀,你认识这书生娘子?”

  颜从安合了窗户,缓步坐会桌前,微微挑了眉眼,谈谈道:“一面之缘,昨日受她所助,省了些麻烦。”

  多年好友,楚无歌见她这番模样,便知这人面上虽是不显,心中定是愉悦,顿时好奇心大起:“快说来听听,听着像是那小书生英雄救美,引得颜三娘子芳心暗许。”

  梁国民风开放,自百年前开国女帝立了女后,民间也多有效仿,到如今梁国男女之间嫁娶不限,女子可娶妻,男子亦可嫁夫。

  颜从安闻言轻轻瞥了楚无歌一眼,见她早已做出洗耳恭听的架势,便知今日若是不说清楚,任由楚无歌胡乱猜测,怕是不出一月,全京都城的贵女每人手中都会多上一本,她颜从安与小书生从英雄救美到喜结连理的话本册子。

  颜从安虽是心中无奈,也只得将昨日之事细细讲给楚无歌听。

  作者有话要说:

  萌新作者,请大家多多支持,喜欢的可点击关注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