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恬撑起伞走进雨中,她撑伞的那只手还抱着刚从图书馆借出来的书,另一只手举着手机在和赵一野聊天。

  雨水沿着她淡黄色的伞面滑落到地上,溅起的水稍微打湿她的鞋子和裤脚。

  “有几家公司联系我要买我的设计稿了。”电话里赵一野在询问喻恬的意见。

  拿奖后第二天,陆陆续续有公司问获奖者购买设计稿的版权,有些同意了,有些则更想把版权留在自己手上,喻恬属于后者,她的工作室计划在下一年成立,成立之初她需要一个足够引人注目的设计产品。

  赵一野则是还在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卖出去。

  喻恬在电话里帮她仔细分析利弊,还说了几个自己觉得靠谱的公司,这些公司大多是她上辈子接触过的,足够了解情况。

  赵一野边记笔记边问:“你现在是没课的吗?”

  喻恬:“第2节 没有,我去图书馆借了三本书,是我上次和你说过的那个作者的,等我看完再把感受和你说说。”

  她绕过一个水坑,继续往宿舍方向走,校道侧面有一块牌子上介绍了一个珠宝展会,喻恬大致扫了一眼,发现时间就在半个月后,她顿时来了兴趣,站在牌子前仔细看图文。

  赵一野发现电话那边突然安静了,疑惑问:“喻恬?”

  “噢我在,”喻恬回过神,将牌子上的情况和她说。

  “那你想去吗?”

  “我在想,海报上说的是不错,但不知道实际怎么样。”

  “没课的话看看也没事啊,反正在附近,你要是去了记得和我说它怎么样。”

  “我知道。”

  她退出通话界面,将书本和雨伞换个姿势后,对着牌子拍了张照,打算拿回宿舍继续看。

  *

  下午两点多原舒才离开图书馆,她错过了午饭时间,但看完了一本笼统介绍珠宝设计的书。

  外面的雨已经停了,但天空并没有变亮,原舒拿好自己的东西走出图书馆,一边走一边思考公司在Y国发展的可行性。

  和学校合作的项目时间不长,且大部分工作是在国内开展的,依靠这个项目她能留在Y国的时间最多也就一周。

  一周远不够她了解喻恬,今天看的书虽然和喻恬的专业是稍微相关的,但那些陌生的知识只让她觉得距离喻恬越来越远了,并没有想象中的很快亲近起来。

  原舒联系自己之前寻找投资时合作的一些企业,她认识很多高层都是和Y国有过商业往来的,会比原舒更熟悉这边。

  收集这些消息只用了她半个小时,再结合上辈子的经验记忆,先在心里确定几个有合作价值的项目。

  回到酒店后,原舒先让小苏帮她带一份吃的,之后开始写计划书准备说服几个合作伙伴,内容主要是她自己的想法以及公司是否可以在Y国发展。

  原舒很擅长在商业上和别人分析利弊,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然后说服别人,公司目前在首都有很多同类型的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和原舒的资金人脉差不多,从成立以来就打得缠缠绵绵你追我赶,这种情况下原舒是很难出头的。

  Y国虽然地方远而且人生地不熟,但同类型企业少意味着竞争也小,综合下来,在这边发展不一定会比国内难。

  果然,合作伙伴看完文件后没有第一时间否决,而是详细问原舒更多情况:“听起来压力会比我们在这边小一些。”

  原舒:“对,而且前景不错。”

  这句是真的,她不可能拿好不容易成立的公司玩闹,原舒始终认为,一个人的经济实力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个才能让其他想做的事情变得轻松些。

  合作伙伴对Y国也有一些了解,再加上对原舒的信任,基本已经被这份计划书说服了,开始和原舒吐槽:“能先在那边过渡一下也好,避避风头,你不知道最近几天腾跃有多欺负我们。”

  腾跃就是和原舒撞型的企业之一,属于规模稍稍大她们一些的。

  合作伙伴继续说:“反正他们知道我们成功拿到Y国那个项目后,疯了一样开始和我们作对,再疯一段时间我们估计受不住,要不干脆现在Y国再接点什么工作,就当我们是在那边发展了,不和他们争。”

  原舒拢着眉,沉默片刻同意了。

  这个合作伙伴性格比较积极,对什么事情都很乐观,能让他用这么烦躁的语气,那一定不是什么小事:“如果过段时间他们还在继续的话你就和我说,我回去。”

  “行。”

  结束通话后原舒躺在沙发上,连日来的工作和倒时差让她有点疲惫了,她侧着身子漫无边际地想,如果这会儿喻恬在会怎么样?

  喻恬会做吃的给她,会安慰她,会亲她。

  今天看的那本书应该是喻恬学过的最基础的东西,相处的那几年里两人从没聊过这些话题。

  但以前待在一起的时间是很多的,也不可能每一秒钟都要十分要紧的事情做。

  原舒晕乎乎地想,当两人处在一块,氛围十分轻松时她们会做些什么?应该是有这样的时刻的,可她想不起来自己做过什么了。

  她还在努力回忆时,小苏的声音唤回她的神智。

  小苏手上拿着一些吃的,惊讶问:“原总,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

  “没事,”原舒坐起身子,从刚刚毫无收获的回忆中回到现实。

  原舒随口问:“最近附近有什么和珠宝相关的活动或者比赛吗?除了刚刚过去那个。”

  “有是有,就在半个月后,”小苏边想边说,“但那是一家私人企业开的,看起来规模也不算大,宣传倒是不少。”

  “在哪里的?”

  小苏:“距离我们不远,开车应该是十几分钟,看样子主要观众会是附近这所学校的学生。”

  原舒点点头,神色莫名。

  她最终寻找合作的是Y国一家本地企业,项目不大,风险也不高,双方确定好在两周后商谈。

  *

  半个月后,喻恬找了个没课的时间出校看珠宝展会,华国正好是晚上,赵一野正在宿舍里画画,喻恬决定花点钱,保持两人持续通话。

  从她刚和赵一野说出发不久,赵一野就一直问“到了吗到了吗?”,二十分钟后,喻恬绕过好几处路口终于到达目的地。

  蓝白相间的围墙围出一片面积不大的区域,一座两层高的小楼坐落在里面,风格是Y国常见的样式,比起展会更像是居民楼,喻恬还是看到它门口的牌子才确定地方,她沉默一会儿后对着赵一野说:“我觉得,很可能会让我们失望。”

  赵一野没见到实物,光是她的描述就已经失去一半兴趣了,进去需要折合成华国货币两百块钱的门票,喻恬秉承着“来都来了”的原则,咬咬牙付钱进去了。

  进去和出来是同一个门,中间用铁栏杆分隔开,大门和小楼中间是一片草地,刚下过雨的草地还带着自然的清香,喻恬看到草地另一边有个挺大的板子,不少人站在板子前写字。

  那边是出来时要走的地方,她收回眼神,继续往小楼走。

  和赵一野的联系在真正进入展会后就不能继续了,喻恬收回手机开始认真欣赏珠宝。

  规模比她想象中要小很多,珠宝也没有历史上十分出名的那些,大多数是精巧细致的,用料和设计风格都不华贵。

  这和喻恬早期的设计方向差不多,所以虽然不如预想中精彩,但她也认认真真从头看到尾。

  来这里的很多是和喻恬同个学校的学生,且大多是成群结伴过来,像喻恬这样单独的很少,因此一路上常常有人过来找她搭讪。

  一个两个还好,人一多喻恬就开始觉得烦了。

  又拒绝一个后,她正好看完最后一个玻璃柜里的耳环,边走边想了一箩筐话打算和赵一野吐槽。

  走出小楼后入眼的又是那一片空地,喻恬的电话也终于打通了,她首要说的是珠宝展会的感受,说着说着倒是忘了搭讪的事情。

  赵一野:“那还行啊,也没有刚进门时想的那样。”

  “对,这里看起来是一个富商开的,可能是在展示她的设计或者她喜欢的珠宝,那些珠宝风格都很相似。”

  赵一野:“那应该是了,其实我挺羡慕这样的,等我有能力了我也想开一个自己的展会。”

  喻恬被她这话说得有些走神,没有一个设计师会不想有自己的展馆,个人展馆不仅设计师的能力水平要高,而且作品也需要很多。

  上辈子的喻恬想过,等自己五六十岁了到了退休的年纪,就把自己从年轻到年老的所有作品收起来开个展馆,会有各种各样的饰品,各种各样的风格,甚至每一件饰品中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故事。

  可惜没能实现。

  她回过神笑着和赵一野说:“我也想,等我有钱了有作品了,我要开一个大大的馆!”

  说话间她已经走到刚刚进门时看到的那块板子处,板子前面的人还是很多,喻恬现在终于看清楚这里是在做什么了。

  相当于一面聊天墙,看完展会的观众可以在这里留下自己的看法,和下一个观众或者展会主人交流,不少人会将自己的联系方式也留下,希望有相同想法的人可以一起交流做个朋友。

  喻恬笑着将这里的情况和赵一野说,她还在上面看到和自己相似的观点,让她对这块板子的兴致又上升几层。

  赵一野在电话里怂恿她:“那你也去写一些什么啊,万一有和你一样的呢?”

  “那我要写什么语言的?”

  “就写中文,能看得懂而且观点一样可太少了。”

  喻恬被她说得兴起,拿起展会主人准备的黑色笔,在板子上一处空白地把自己简短的看法写上:“你说,我要不要留联系方式?”

  *

  原舒和前几天联系的企业确定好合作,双方对这个合作十分满意,签合同的进度也很快,合同签署结束后,经理带着笑意问她:“我的女儿这两天在这附近开了一个珠宝展会,原总有意向陪我去看一看吗?”

  原舒眼神一凝,没多犹豫就点头答应了。

  入口处的负责人自然认识展会主人的父亲,他客客气气打过招呼后请两人进去。

  展会此时人不少,原舒和这位经理一一走过每一个展品,经理是来看女儿的展会进行得如何的,原舒是借此来看看喻恬的生活,甚至试图偶遇喻恬的。

  两人各有各的目的,倒也过得不算无聊。

  走到二楼时,有一个巨大的观景窗台,面向入门的草地,从上往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出门处围在板子前的人。

  其中有一个穿着白色毛衣披着头发的,她抬起手正在板子上写着什么。

  原舒整个人都怔住了,过了很久回过神,回神后还能感觉自己的手在隐隐发抖。

  “那里是做什么的?”她扭头问经理。

  经理开口道:“那是我女儿从别的地方学来的,说是让观众写下自己的看法,她说还可以在这里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