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府帝师今天从宫里出来后,直接回了府里。”

  平时他可能会在京市上走一走,今天心情有些沉闷,眼看没有几日就要到“涵儿和太子的婚期了。”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觉得不太舒畅。

  也许是自己年龄大了,可是“涵儿和太子成婚,也算是亲上加亲了。”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心里就是有些不舒畅,不知道是不是今天因为“皇上的那话。”

  这几日“皇上宣自己进宫几次,多的时候都是聊的朝政里面的事情。”

  基本很少说到“涵儿”的婚事。

  “江帝师看着院子“涵儿带着弟弟妹妹喜闹的画画,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如果可以选择他真的不希望“江家的孩子再入深宫,那个地方真的不是一个好去处,自己女儿已困在那里。”

  这些年虽然“容儿从来没有说过,可是自己的女儿他还是了解的,他知道女儿责怪他,当初没有阻止她进宫。”

  可是他做“臣子的哪里能拒绝皇家的旨意,在容儿进宫后,他就辞官离京。”

  为的就是以后不让“江家的孩子再入朝,入后宫可是最后还是没有躲过去。”

  “涵丫头还是要入宫,这丫头是他看着长大,性子虽不及蓉儿那样活泼,但也是一个很独立的孩子。”

  可也因为自己的原因,躲不掉进宫的命运。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是“帝师的原因,涵丫头就不必去宫里,困在那个四面都是高高的围墙。

  就算和家人只有一墙之隔,那也是很难再见面。

  将来她的弟弟妹妹怕也是要入朝为官了吧。

  “江泽逸夫妇也是担心自己的女儿入宫是否真的能适应,这些年他们也知道父亲为什么会选择远离京城。”

  他这是为了保全江家,不指望江家也卷入朝廷的纷争,不希望江家的孩子再入宫受苦。

  之前他们还真有些不理解,可是日子久了,她们真的发现,原来远离京城他们可以过得那么随心所欲。

  不用每天都担惊受怕,不用每天都处处小心。

  这些年他她们也是真的习惯了乡下的生活。

  可以活的简简单单,不用勾心斗角。

  “江泽逸也是习惯了和朴实的乡镇人打交道,他可以简简单单经营一间铺子,银子不是很多,但是足够家人开销。”

  仆人不需要太多,家里生活过得朴素又温馨。

  可是这一切变的太快,一道圣旨打破了他们的安宁的生活。

  让他们别无选择,只能举家回京。

  回来后的一切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差,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因为自己父亲是“前帝师,现在女儿又被封太子妃,成了别人的口中的话题。”

  而且他们还得事事小心,各处都需要注意言行。

  担心哪天因为一句话,会牵连整个江家。

  “皇后娘娘只生了太子和六公主后,再就没有身孕,太子这些年也有些东西做的不是很好,让皇上不太欢心。”

  皇后在宫中就基本像和透明的一样,连一个妃子都过得比她要好太多。

  所以“自己父亲才不想让江家的孩子再走皇后的路。”

  可是现在“圣旨已经下了,他她们也不能抗旨,只能把所有的不忍藏在心里。”

  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会好一些,太子那个孩子是不错的,应该不会让“涵儿受太多委屈。”

  “涵儿以后也不会太难,因为他们回来了,以后就不打算离开了,会让自己的儿子将来长大了,走为官之道吧。”

  不说能帮“涵儿多少,至少能护着自己姐姐一些。”

  将来如何现在都不能确定,但是做父母的只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都能平安健康快乐幸福就好。

  一家人在前厅聊了一会后,都被老夫人赶下去了。

  因为“江永文也就是帝师,从回来也没有休息了,年纪大了真的经不起折腾了。”

  三天两头被皇上宣进宫,来回折腾身体不舒服在所难免。

  别人没有发现,但是还是被江帝师的夫人发现了,她看着自家老爷眼里的疲惫。

  所以才把孩子们赶回去了。

  可是她还没有来的及说话,江帝师就开口了。

  明天初八了,你和我一起去一下“灵山寺吧。”

  涵丫头和瑞小子的婚期马上到了,我想去给他们求个福运来。

  有些事情既然都已经躲不过去了,接下来就要一一面对。

  我老了,但是希望孩子们都能够平平安安的。

  “哎。”

  老爷你的心思我何尝不知道,当初你选择举家离京,我就猜到了一些原因。

  所以这些年我不曾问过你任何原因。

  可是该来还是来了,我们要和孩子们一起面对。

  “明天我们一起去!”

  所以说他她们以前不曾怀疑过对方,对方的每个决定,她都是支持的。

  因为她觉得他这样做,肯定是有不得已的原因。

  要不然以当年“帝师在京中的影响力,他她们江家,只怕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毕竟谁不喜欢一跃成为人上人的机会呢。

  那可是一条康庄大道,一条闪光的道路,很多人一生只能仰望的机会。

  可“帝师怎么可能会,因为历来皇帝都是生性多疑,所以江家不离开,只怕以后可能都会连累上皇后。”

  所以当年“江飞容进宫后,帝师就辞去官职。”

  离开了京城,这些年从来没有联系皇后。

  只有皇后每年一封家书,说她在宫中的事情。

  “江帝师几乎很少会写信到京城。”

  伴君两朝他更明白帝王家的心思,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为难,所以他们两老人忍着思女的心情。

  每年收到皇后的家书,他们两老两人看完后,久久都不愿意放下。

  因为他们把家书当成了唯一对女儿的思念寄托。

  多少次他们都想回去看看他们的女儿,可是最后他们选择了狠心不联系。

  可是他们唯一宽宽心的就是,自己的女儿多年都没有变,还是像以前那样与世无争。

  哪怕自己已经贵为“皇后了,她都是和从前一样。

  这些年真的是苦了“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