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过后,程柏东陪着老太太说话,小静去村支书那里要报名表,三婶不放心,怕有不长眼的人跑到小静面前说闲话,连忙放下手头上的活计,要陪她一块去。

  “妈,大队部就在南边,总共也没几步路,我自己去就行。”小静把她劝了回去。

  三婶还有些犹豫,这时,王秋菊抱着孩子站了出来,笑着说:“我和乐乐陪着他大姑一块去,正好给孩子消消食。乐乐中午吃了两块肉,小孩脾胃弱,走动走动好消化。”

  “那也行。”三婶点点头,小静也没再拒绝。看書溂

  小静和王秋菊一出家门,正好遇到住在对门的程林也要出门。

  都是未出五福的亲戚,又是住在对门,两家时常串门,关系很好。

  王秋菊笑着跟程林打招呼:“程林,吃过饭了吗?这么早就去上工啊?”

  程林是村里的记分员,工作一向认真。

  “嫂子,我吃过饭了。”程林回答道:“不是去上工,我去支书那里要高考报名表。”

  王秋菊:“那正好,我们也是要去支书那里,咱一块。”

  程林说完,又笑着跟小静打招呼,转头问王秋菊:“嫂子,这是俺小静姐吧?”

  王秋菊:“对。怎么?你认不出了?”

  程林‘嗯’了一声,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好多年没见过,小静姐变样了,我都不敢认。”

  “认不出也正常。我走的时候你才刚上初中,后来一直没见过,都五六年了。我记得那时候你才这么高。”

  小静先在自己耳朵的位置比划了一下,又抬手往上比划了两下,说:“现在都比我高半个头了,换成我,我也不敢认。”

  王秋菊:“程林19了,个子长成了。”

  程林点头,说:“柏东哥和强哥都比我高。”

  “你这个头也不差,在十里八乡都是数的上的大高个。”王秋菊爽朗笑道:“咱们程家的男人就没矮的。”

  王秋菊性格开朗,有她在中间叙话,一时间气氛很是融洽。

  程林说起高考的事:“说起来还得谢谢小静姐,要不是小静姐回来,我都不知道初中生也能报名高考,差点错过机会,抱憾终生。”

  “我也没做什么。”小静摇摇头,说:“你从小就学习好,我相信就算我没有回来,你也会想办法的继续学习的。”

  程林这几天确实在想办法了。

  毕业回乡的这两年,他一天都没停止过自学的脚步,他不想辜负自己所学的知识。

  他甚至已经在考虑辞掉村里记分员的工作,重新进入初中复读,先参加中考考上高中,再上几年高中考大学。

  但那样走的弯路就太远了。

  程林由衷的说道:“小静姐,还是要谢谢你,不然我会走很多弯路,浪费很多的时间。”

  “既然这样,那我就收下你这句谢谢。”小静莞尔一笑:“祝我们都能旗开得胜,考上大学。”

  两人相视一笑,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一路上,俩人有说有笑的讨论着文理科目和彼此的强项,以及一个月后即将到来的预考。

  王秋菊不知不觉的落后了两步。

  她虽然听的一知半解,但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

  因为她知道,即便每个人的人生方向都不同,但她们都将奔向幸福美好的未来。

  她为自己高兴,也为她/他们高兴。

  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