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三百五十三章 武成王庙
  即使变成了有矿的矿主,时间这种东西对待每一个人都非常公平。

  转眼又一个月过去,煤矿还在勘探期,邸报又有了新鲜事。

  “出事了,关家主宅该来人了!”

  这一日,看完邸报,李冬儿跟关羽长说道。

  “怎么了?”

  “你看看。”

  关羽长接过了李冬儿递给他的邸报,认真的看了起来。

  【各州府置通判一名,大州二名。凡民政、财政、户口、赋役、司法等文书,都须知州与通判联署,方能奏效,并则通判监察州府官员,通报京城。】

  【诏禁公荐:台阁近臣推荐所知有才艺者之公荐往往殉情选人,弊端丛生,今废止。】

  【常参官任知县:在赤畿及要剧县派遣常参官担任知县,以知县的新职代替县令,掌一县事物】

  【裁定历代武将名臣:吴起、孙膑、韩信、关羽、张飞等二十二人从武成王庙中移除;增加灌婴、王霸、班超、沈庆之、秦叔宝等二十三人入武庙。】

  【诏塑管仲像于武庙堂中,画魏西河太守吴起于庑下。】

  “呃,这事,大了。”

  关羽长一眼看去就知道李冬儿说的是啥了。

  所谓的关家老祖宗关羽关二爷,被移出了武成王庙。

  原来虽然不是主将,好歹也是庙内七十二将之一,可享天下老百姓的香火供奉。

  这下可好,直接啥都不是了。他二叔得疯了。费劲半天,挂上了这么一条线,还废了。

  “你不生气?”

  “我有什么好生气的,说是老祖宗,真不真的都另说,族谱新得不能再新了,说是隐姓埋名时迁居损毁后,重新默抄出来的。可谁知道真假呢。再说,我也没得这老祖宗半分照应啊,都是自己拼出来的。”

  关羽长对所谓祖宗没想法,他去入军也不是为了恢复什么往日荣光,纯粹就是打不过李冬儿。

  混了军队,发现还不赖,才真的踏踏实实的走武将这条路。

  “官家怎么突然想起这出?”

  李冬儿有点把不到脉,这条邸报,有点没头没尾的。

  “不知道,头两年去的那次,我在来着,官家当时看到白起的画像就生气了,当场就把白起移出去了,还让那些文官去议留谁加谁,这都两年了,才搞出来,可真慢!”

  关羽长满不在乎的说道。

  “官家干嘛不喜欢白起?”

  李冬儿诧异,原来还有前文,白起怎么招他惹他了。

  “官家原话~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看書喇

  关羽长想了想仿着赵匡胤的语气说道。

  李冬儿。。。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赵匡胤自己作为打惯仗的武将,怎么可能不懂。

  白起杀俘,就是那个年代的无奈且必须必行的。

  书上说的是白起俘虏了几十万人,这数应该不实,但也不会太少。

  养活这么多俘虏是要吃粮食的。

  战国末期诸国混战,粮食稀缺,己方都很难吃饱,留着这几十万,还要分出粮食养活俘虏。

  大手一挥放了,回头这些人又得应召入伍,跟放虎归山有什么区别。

  最终唯一的选择就是杀了。

  再说,杀这么些人,要说没有上头的默许,谁都不信。

  白起不过就是提议人跟执行人,却不是决策者。

  白起被踢出去也就算了。

  为了笼络文官,做做道德标杆,立个人设也是可行之道。

  但关羽,张飞是哪点不招赵匡胤待见了。孙膑,韩信,这些可也都是后世鼎鼎有名的军事名家啊。

  想不通!

  【bgm自动响起:是时候进行场外求助了。】

  “小喜子,让嘉姐儿过来一趟。”

  李冬儿扬声喊道。

  “是,夫人。”

  蔡·小度小度你在么·嘉上很快就过来了,身边的人除了殿堂粉八郎,还有新晋粉赵德昭。

  李冬儿把情况一说,蔡嘉上略看了一下邸报,就说了一句话:

  “官家帝王之术已至大成!”

  “愿闻其详?”李冬儿问道。

  “能讲细点不,你们说话,经常没头没尾的!但好像大家都懂了,我没懂!”

  赵德昭请求道。

  “行吧,那就从武成王庙说起?”

  蔡嘉上向着李冬儿问道。

  李冬儿没意见,她看归看,没有蔡嘉上记得牢,再重温一次也好。

  后世一提关羽关二爷,那就是武圣,跟孔子的文圣对应的一个称号,她原来还真以为关羽牛掰得不行。

  到了这里才知道,南北朝时,因为身首异处,关羽还是位怨灵,拿来吓唬儿童夜啼的。

  是到了唐宋,为了政治需要,才重新被列入了名将,又被佛教所用变成了神明。

  “你说吧,我也学而时习之!”

  “那我就说啦,有点长。”

  蔡嘉上喝了一口茶水,开始娓娓道来。

  “武成王庙,始于唐开元十九年,玄宗为供奉历代名将的庙宇,以周朝开国太师、军师吕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这十个人就是武庙十哲。

  德宗建中三年,武成王庙内的名将增至六十四人。

  这些名将都是对军事和兵法非常有建树的人。在庙中的人数,座次也随历代帝王增减,移动。”

  “一直在变换么,这就是帝王之术?”

  赵德昭有点懵,合着名将死了死了,还要被挪来挪去,一会上一会下的。

  “差不多吧,去了白起,是官家想要天下人心归附,是做给那些还没来归的南边看的,归降我宋,不杀俘虏。”

  蔡嘉上答道。

  “这个我倒是能想象到,就是后面关羽,张飞,韩信,孙膑这二十二个,我没头绪。”

  李冬儿指着邸报上一串长长的名字。

  哪个朝代都有。她看不出共同点。

  “官家以前好像说过一嘴,说有瑕不入?”

  关羽长聊着听着,突然就想起来一个关键词。

  “哪能无暇!这不是扯么!”

  李冬儿觉得这个说法太荒谬了。

  【小科普:最初的武庙十哲名单排列,左为上。

  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

  右列: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