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三百五十七章 论吃几根绿豆冰棍
  去到了进士甚至一甲状元榜眼探花更不用说了。

  实打实的七八品官就当上了,天子近臣都是有可能的,除了俸禄,官家赏赐也很大手笔,成倍往上翻的免赋土地,还有免差使免徭役,

  一条过税法,本来就狠狠得咬了他们一口,这官绅一体再出来,裤子都给他们扒下来了,他们就得连脸面都不要了。

  想到这里,李冬儿突然灵光一闪,问道:

  “八郎要绿豆冰棍吃那一套?”

  “可行?”蔡嘉上回道。

  “大大的可行!”

  桥唔怕旧,最紧要受!!李冬儿心里默默的飙出两句她的母语。

  “我觉得其实官绅一体也是应该的,为官本就得了国家俸禄,大表哥寄回来俸禄表我看了,当官收入颇为丰厚。

  读书本也是为国为民,到头来,却变了味。只是这会不合适。先试探一二吧。”

  蔡嘉上也是心有感慨。

  这两年学堂扩大了一倍,吕蒙正跟温仲舒教书教出了乐趣。

  去年跟前年的两试都没有去。

  还招呼了一批原本洛阳的贫寒学子过来任职。

  大部分都是过了解试的举人,小官看不上,就没有去选官,过来教书挣点赶考的抛费。

  蒙学堂正式更名为大马山书院,还搬到了半山腰。

  附近几个村子的人把小孩也送了过来读书。

  还有夹马营几个小书院的学生,风闻大马山书院学风好,老师好,也转了学过来。

  今年秋天是最后一次恩科,大马山书院老师连同几个得意门生都要去赴考。

  这些学生包括老师,蔡嘉上冷眼看着,大都志向仅仅是光宗耀祖之流。

  跟圣贤定义的读书人的本分相距甚远。

  “先谋生,再荣生,进而乐生,不要太过苛求了。”

  李冬儿拍了拍蔡嘉上的手。读得圣贤书太多,理想化了。

  “哎哟,柔若无骨,真好摸!再摸两下!!昭哥儿可太有福气了!”

  蔡嘉上。。。。

  “老师那边,舅母为什么不筛选一二?”

  “咱家鱼塘里,有好几种鱼,有些喜欢呆下面,有些喜欢呆上面,有些吃这个,有些吃那个,有些鱼不爱动,有些鱼满鱼塘里串。没有爱动的鱼,久而久之,鱼塘就成了死水。”

  李冬儿只举了实际的例子。

  无菌室倒是干净了。

  她可以创造一个最好的最公平的最清明的环境,但放出去的人,活不过三集。

  “受教了。”蔡嘉上明白了。

  ~~我是好久不出现的分界线~~

  “州牧县令,乃亲民之官,吏治之始基也。

  至于钱粮,关系尤重,丝毫颗粒皆百姓之脂膏。

  增一分则民受一分之累,减一分则民沾一分之泽。

  前有请暂加火耗抵补亏空帑项者,我不允其请,尔诸臣共闻之矣。

  今州县火耗任意增加,视为成例,民何以堪乎?

  嗣后断宜禁止,或被上司察劾,或被科道纠参,必从重治罪,决不宽贷。

  今有官绅一体纳粮并一条过税法,我欲推行。诸君有何良法?”【注一】

  建隆四年,夏。赵匡胤当朝问询。

  “本王随官家常年征战,于民间生计无不深知。现荆南,江陵等地,田野小民俱系与有身家之人耕种。

  丰年则有身家之人所得者多,而穷民所得之分甚少;

  一遇凶年,自身并无田地产业,强壮者流离四方,老弱者即死于沟壑。

  为民牧者若能爱善而少取之,则民亦渐臻丰裕。今乃苛索无艺,将终年之力作而竭取之,彼小民何以为生?

  南平新归,百姓不安,光义不才,特提请南平试行一条过税法以及官绅一体纳粮,以此安宁民心并。。。”【注二】

  没等其他朝臣反应过来,晋王赵光义当即出列,大义凛然地说道。

  赵匡胤跟赵光义两兄弟当朝一唱一合。

  朝中大臣皆哗然。我们信了你们两兄弟个邪!!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是所有读书人,世家大族的人生目标。

  贫寒子弟,奋斗一生,举全族之力,登上天子堂,也就当上了官老爷,人上人。

  从此就再也不用纳粮交税了。

  不仅他们自己不用纳粮交税,家中任何一个人都不用再交了。

  甚至族人的土地,依附过来的族人,都不用缴税,这就是他们对支持他们读书的族人最大的反馈。

  这官绅一体,那简直就是拿他们的脸面在地上摩擦!

  生生的擦出血肉,还要谢主隆恩!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世家大族,更不能忍了,那就是让他们把口袋里的原来一直都有的福利通通废了。

  科举一事,被官家抓到了把柄,他们只能退让。

  现在官家是要蹬鼻子上脸,磨刀霍霍向猪羊,不给活路了么!?

  呸呸呸!!!绝不能为猪为羊!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放了两个大雷,阿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宣布了退朝。

  赵匡胤龙颜大悦。

  这朝上齐刷刷的帽翅可真是太好用了。

  一点都没法交头接耳。

  坐在这龙椅上往下看,齐齐整整的,像格出来的表格、棋盘格,赏心悦目。

  摸不清楚状况,又不想做领头羊,居然一个站出来的都没有。

  给自己点一万个赞!太有才华了!

  “你不能说我胖,胖子都是宝藏!!哎哟,阿离啊,这诸宫调有毒,忍不住就想哼哼!”

  “唱呗,今儿个高兴!”

  阿离回道。

  这朝臣的脸啊,真是千奇百怪的,至于么,比死了爹娘的,还沉重。

  这常年斗智斗勇的,官家跟朝臣们各有输赢。

  但这次,连环招一出,瞬杀!

  “蔡小娘子,高啊!”

  赵匡胤收到回信,看完激动了一宿。

  这脑子,真的是太聪明了。

  即使就是一个拿来衬托的官绅一体的条例章程,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嘉姐儿也十五了吧,走,咱们去找太后,该下聘下聘,把这事定了,省得夜长梦多!”

  赵匡胤转了个方向大步流星地就往太后宫里走。

  【注一:除了最后一段,皆出自雍正语录】

  【注二:除最后一行,皆出自康熙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