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三百八十一章 牙香筹
  这小小的牙香筹,死贵死贵的,用的全都是价格高昂的香料,沉香、乳香、檀香、麝香和龙脑。

  沉香一片万钱自不用说,

  乳香分十三个等级,一等一百五十贯一斤,最便宜的十三等也要五贯一斤。

  更何况香料都是舶来物,价格浮动大,遇上紧俏时,价格翻一倍不止。

  一根不起眼不过十来克重的牙香筹,成本高的时候不低于两贯。

  按一天一次外餐后需要揩牙来用,两根也就能用一个月。

  每天揩的不是牙,是钱啊!

  这香料一事,李冬儿原来不用,也没什么感觉,荣小大夫把配方给她,她一询价才明白高官们把钱把哪里去了。

  一个个都热衷焚香品茶,每一次呼吸,每一口茶水,都是以十贯百贯为单位的消耗着他们的俸禄。

  怪不得存不下来钱,怪不得房子都买不起,敢情平时都烧钱玩儿。

  “贵不是问题啊。价格再抬高些就是了。五贯一支,如何?海商上门来定了。”

  赵匡胤特别有意向,李冬儿原来就是按三贯一支供的。

  这送过来的牙香筹,一开始仅仅在贺楼做赠,顶级贵宾,也就是预存了钱在贺楼,一年消费超了万贯的,每个月送一对手指头大小的牙香筹。

  赵匡胤自己用了觉得不错,就订了一批作为给三品以上官员的赏赐来用。

  这种身份上的象征,又兼具实用价值的东西立刻就把贺楼的这些最有钱的熟客征服了。

  可贺楼只赠不卖,逼得这群人把家里人的名字全都用上了,开了多个户头,就为了每个月的两根牙香筹。

  再然后,连海商都上门来了,跟贺掌柜要订,开价十贯一支。

  这种倒手就能挣一笔的钱必须要挣啊。

  “海商?”

  李冬儿问道。

  “嗯,找了贺楼的熟客引荐的,常年走海线,高丽,日本,占城,真腊。说那边的人就喜欢我宋的手工制品,价格再高都卖得出去。”

  李冬儿默了,这乳香,最大供应商,还是占城呢,卖了原材料又买制成品,简直是无语了。

  “那我要乳香,沉香,这几种香,按进价给我点,官府卖的价格太高了。原来量少,也就罢了。这要是成批的做,压不起本钱。”看書喇

  在商言商,李冬儿也不跟赵匡胤客气。直接就提要求,这方子在她手里,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出来的。

  关家窑的张大河常年在外面跑,很有些渠道,这会海商税收得特别高,自然就有偷摸走私的。

  说起香料,像乳香这种,一整船官府拿下来,不分等级,也就一贯钱一斤,甚至再低一些,分了等级以后,商贾再从官办那边进货,除了最次的,翻五倍十倍的价才能拿下。

  到了买香人这里再加三成。

  原材料稍微买半斤八两的,就已经半副身家进去了。

  她用的一半走私货,一半官办货。

  现在量小看不出来,量大了,赵匡胤也不是不会算账。

  “这个应该没问题,我给你出个条子就行,那这价格也就要再便宜点了?”

  赵匡胤答应得爽快,顺便又砍了砍价。

  “。。。。。”李冬儿无奈,一国之君啊,干这种砍价的事,怎么就毫无违和感呢。“四贯,不能再低了。”

  “成交!”

  赵匡胤拍板。

  “官家,其实,那个神舟开出去,自己就能把钱给挣了。海商愿意花高价的东西,起码在当地能再翻一倍。”

  八郎一直在认真的听李冬儿跟赵匡胤的对话,涉及钱银数字的问题,有五郎这个爱算账的哥哥在,耳濡目染,经济仗颇有概念。

  五郎有云,商人图利,不下一番。

  不管这海商给赵匡胤多少钱,海运风险高,不翻一倍都说不过去。

  于是很诚恳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很对!!”李冬儿给八郎点了一个赞。“等南汉拿下来,在广州设一个海运司吧,据说那边海运发达,哪里都能去。”

  “八郎是真的长大了啊。”

  一言惊醒梦中人,赵匡胤原本想的是过一手,不费人不费力的,被八郎这么一说,顿时发现自己格局小了。

  要搞就搞大的啊。

  这海上往来,入秋报上来有大大小小五十八个国家。

  三佛齐、吉兰丹、渤泥、巴林冯、兰无里、底切、三屿、大食、大秦、波斯、白达、麻嘉、伊禄、故临、细兰、登流眉、中里、斯伽里野、木兰皮等。

  国内的丝绸、瓷器、糖、纺织品、茶叶、金银铜器是大头。

  外面进来的象牙、珊瑚、玛瑙、珍珠、香料、安息香、胡椒等等有几百种。

  暂时算是平衡的,按总量而言国内出去的多,国外进来的少。

  但品类而言,国内还是少。

  加多一个牙香筹没压力,不占地方,价值还高。

  “不对,那这种咱得重新议了。”

  赵匡胤脑子转起来就忽然开始加速,一下子就觉得格局跟规模不成正比了。

  “嗯,这次先做着,等海商下次再来,还要的话,就重新议吧。”

  李冬儿对于重新再议没意见。

  海贸规模可就大了,而且一次出去就是一年半载的,她没那个本钱,也不想淌这个浑水。

  但这次还是要先做的,让别人先去探探路更好一些,贵价物品的销路,有时候也是把持在一些人手里的,等牙香筹在市场上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再下场会简单很多。

  “行,那就先这么定,要两千支牙香筹。”

  敲定了牙香筹的事情,李冬儿把土窑烧猪的事也跟赵匡胤说了个大概。

  赵匡胤本来就有想法,这会一听几乎是不谋而合,地也是现成的,那就做呗。

  “说到猪,羊怎么样了?我看着汴京羊的级的价格还好啊,北汉那边全部养羊了?”

  关羽长跟九寿爷俩没什么正事,听听,吃吃,喝喝的,提到了猪就想起了羊。

  媳妇跟官家那个对北汉跟辽国的经济仗打出成果了没,没动静的感觉。

  “嘿嘿,李汉超上个月来信说,陆陆续续的有边民大早上拖家带口的在城门口等着,活不下去了来投的。”

  赵匡胤得意非常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