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三百八十三章 烦恼
  这样的典籍藏在宫中,非朝廷中人不能得之,从保护国家知识文化而言,也不能说是错的,但应用知识不普及,国家如何发展。

  《齐民要术》中就很重视对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与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描述了多种经营的可行性。

  书中种白杨一节,预算了可得收入:

  一亩三垄,一垄七百二十穴,一穴屈折插一杨枝,两头出土,一亩可得四千三百二十株。

  三年生白杨木即可为蚕架的横档木,五年生可做屋椽,十年生能充栋梁。

  以售卖蚕架横档木计算,一根五钱,1亩岁两万钱,若年种十亩,三年一收,年均收二十万钱。

  这种实际例子,对于地里刨食的百姓,最有实际指导意义。

  书中还介绍了许多老百姓可以用小本钱赚大钱的方法。

  这样的书,如果官府可以指引到位,何愁民不富,国不强。

  “官家,这是一本特别特别特别特别好的书,您抽空就看看吧,治国根本在乎民生,此书当得上第一。”

  李冬儿真的希望赵匡胤能认真看看,才用了好几个特别。

  “哈哈哈,嫂子的功课,我一定做!”

  赵匡胤答应得很爽快,看啥书,跟着李冬儿走一准没错,《管仲传》就给他省了老多事了,这《齐民要术》又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他很期待。

  几个人在贺楼午饭连带着晚饭都是一起吃的。

  关二地的婚期是十月二十八。

  这会已经是十月二十了。

  后蜀的出兵时间也大致在十一月初。

  李冬儿跟赵匡胤都不确定后面有没有时间。

  两个人争分夺秒的把一些琐事给理顺了。李冬儿把开个土窑烧猪的脚店,贺楼前方建个船坞,弄个游轮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也跟赵匡胤大致说了一下。

  贺楼快打烊的时候,两方人马才各自坐上了马车回家休息。

  到了第二天。

  阿离派人送了一整串碧绿碧绿的香蕉过来。

  来人传话,南汉贡来的水果就剩这个能见人了。

  李冬儿哭笑不得的收了。

  “娘,这能吃?”

  九寿还是小郎君打扮,跟李冬儿一起坐在门廊边看着比她高两倍的一串吊在半空的香蕉。

  “能吧,得等。。。”

  等啊等啊,关二地成亲的日子到了。

  香蕉依旧绿意盎然,九寿徒呼荷荷。

  ~~成亲分界线~~

  十月二十七。

  李冬儿坐镇关二地的新宅。这一天一大早要送新娘的崔妆礼。

  李冬儿作为关二地的娘亲,这崔妆礼上的喜字,拜堂正屋,新房,宴客喜棚张贴的喜花都要亲自动手,幸得这次还有秦婉儿,也算是关二地的长辈,两个人一起动手省了不少时间。

  一整套绿色的新娘服放到雕花木盒里,连着一年景珍珠花冠,京城里老字号出品的胭脂水粉并一些喜庆吉祥的物事,由关二地亲自送去布家。

  布家回了新郎的红色礼服,包头的纱罗布巾,鞋袜等小玩意给关二地带回,还带回来来布步步的娘家媳妇子走下一个流程~铺床。

  布家人才济济,布步步几个嫂子连着侄女全都过来了。

  热热闹闹的,就把新房装扮一新。

  “布家家教甚严,步步几个嫂子虽是商家妇,举手投足之间落落大方,连着带过来的小娘子,也是进退有度。”

  李冬儿对布家评价不低。

  她跟秦婉儿忙活,九寿就有点放飞,照旧穿着小郎君的衣服,屋里屋外的跑着。有时候自然就妨碍了布家人布置新房。

  可不见她们有不耐烦之意,在搬东西的时候怕误伤了九寿,让最小的一个不过七八岁的小娘子陪着九寿,跟九寿一一解说,他们搬的东西是什么,有什么讲究。

  李冬儿跟她们表示歉意的时候,布家大嫂还笑着说,当年步步也这样,小时没穿过几次女装,让李冬儿多多包涵自己的小姑子。看書喇

  说这话时,布家人不卑不亢,真诚,疏朗。

  “能坐稳了汴京布行头把椅子的人家,怎么着也不能差啊。”

  关羽长也是服气的。

  这亲家之间,自然就有了来往,布家老爹年数虽高,却是老当益壮,关羽长半斤酒下肚子,已经微醺,布老爹喝了三斤,啥事没有。

  关羽长作为男方家长,请客说去贺楼吃,布老爹却说不实惠,找了个巷子里的小馆子,做的菜味道出奇的好,还经济实惠。

  连着约了好几顿饭,全部才花了几贯钱。

  这亲家,实在啊!

  布步步的嫁妆也挺吓人,李冬儿按着正常的儿子成亲准备的,两家也说好了不铺张。

  但今天布家嫂子们除了铺床的物事,还带了几个沉重的大箱子过来。

  是布老爹私下给的钱,不计入嫁妆里。

  豪无人性啊!

  “又出了一个儿子了。可真是太好了。”

  两口子躺床上闲话,李冬儿伸个懒腰,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嗯,还有六个。”

  关羽长把李冬儿搂进怀里,语带可惜之意。

  “哈哈哈哈,还有像我们这般嫌弃儿子的爹娘么。”

  李冬儿笑得一抽一抽的。

  “养大了,就行呗,我们还给房子给钱的,还能照顾一辈子啊,以后他们就各有自己的日子去过了。”

  关羽长想得很开。再说,儿子们霸占了李冬儿多年,这出一个是一个,都让他们自己的媳妇操心去。

  “爹,你少算了一个,二加六是八,还有小九儿呢。”

  八郎的声音隔着屏风在外面幽幽响起。

  “臭小子,你怎么还没睡!你看小九儿多乖啊,睡得呼呼的。”

  关羽长一看更漏,都快三更了,压低了声音骂道。

  “睡不着,我又少了一个哥哥。”

  八郎有点小忧桑。

  以前大家热热闹闹的住在一起,哥哥就是哥哥,这两次上京,上次在大哥家睡了一个晚上,醒来的时候,迷迷糊糊的,是大嫂来抱他。

  吃早饭的时候,大哥跟大嫂有说有笑的,爹娘却不在,他当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次回来感觉更甚,在大哥家里呆着也好,去二哥的新宅也好,都感觉像是做客,而不是自己家。

  将来自己也会这样吗?

  小小少年,很是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