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四百四十九章 玉斧
  贺楼,西阁。

  “这是啥?"

  赵匡胤先到,坐着喝茶的时候就看到贺楼的人扛着一块黑漆漆的板子还有各种方形的木条进来了。后面跟着的是关家一行人。

  “黑板。大马山书院里用的。可以做板书,老师们讲课就会在上面用粉笔书写。”

  赵德昭给他爹解惑。

  “哦。”

  赵匡胤听了等于没听,他去木石村时参观过学堂,但也是走马观花的,记不清黑板的事,只能不懂装懂。

  关羽长最后一个进屋,指挥着人两三下就把黑板用一个木头架子支了起来,竖在赵匡胤的面前。

  赵德昭拿了事先准备好的大地图,又拿了几块磁铁,很快的就把整张地图平整的铺到了黑板上。

  “喝,这黑板里面有铁?”

  赵匡胤一下子就看出了其中的奥妙。

  “嗯,你老是抓我们到贺楼议事,我媳妇干脆就做了一块黑板,两边都能用,省得还得现画图,这样看得也清楚明了。一会儿德昭说,你看就明白了,挺适合军里的,也不费事。”

  关羽长接手解释,并把黑板下面的卡扣打开,拨了一下,黑板就转了一个圈。正面跟反面都是黑色平面。

  也是赶上赵匡胤有事,这贺楼之约,延迟了几天,李冬儿就让人去弄了出来。

  “很便利。”

  阿离觉得可行,无论什么图,只要有磁铁,就能张挂上去,每个人都看得到。

  原来要是没沙盘,大帐里光线不好,就是几个人脑袋抵脑袋的看一张地图。汉子们,不洗澡不洗头的多了,那个味啊。。。。

  “现在这个为了节省成本,只弄了交叉的几根铁片,磁铁要找准位置才能吸附上去,你们再做就做成铁片的,刷一层能书写粉笔的黑漆就是了。那就无论大地图小地图还是便签之类都可以贴上去了。大匠们做成拼装的也容易。”

  李冬儿也补充了一句。

  展示完黑板,大家落座,今天的主讲赵德昭就上场了。

  有几天的酝酿时间,暗卫来回跑了几趟,赵德昭这次准备的非常充足。

  “我觉得,我自己觉得,大理称臣要收,收回来,打就没有必要了。”

  赵德昭上去,第一句就是总纲提要,第一次这么正式的面对着好几个人,他说话有点紧张,语速很快。

  谢嘉上只是静静的听着,抬头对赵德昭微笑。

  赵匡胤面上不显,心里倒是美滋滋的,自己坐着,儿子站着,看着还挺高。

  儿子像朝臣一样的跟自己奏对也是新鲜,于是只是示意赵德昭继续往下说。

  “大理归宋,有,有优点,我一个个地说。

  第一个优点,防患于未然。

  北边云州,雁门关,还有关南的三大关口,天险难下并重兵驻守,辽国难攻之余,如果绕个大弯到从南边大理入手,我宋就被动了,为了不知道会不会来的辽军或者其他割据地方军,南边北边都得驻守大量军队,军费颇巨,有大理国为藩属国,在名义上,大理不会轻易臣服辽国,给我宋上了一道屏障。

  第二个优点,互市后可得平价大理马。

  我听闻现如今从大理购买大理马需重金,大理想与我宋互市,良马不可缺,购进良马后,在关外饲养,育种,几年后受大理的辖制也会少些。

  第三个优点,投桃报李。

  段氏称臣,借了我大宋的名号震慑高氏,杨氏,自然也要为我宋做一些事情,西边的吐蕃不是跟他们有交情么,吐蕃的东西也能到我宋来了。我们自己种的棉花始终不如人意,吐蕃却是盛产。如果能大量又便宜的拿到棉花跟棉布,我宋再无寒冬,也不用烧那么些柴火,砍伐少了,养林护土,物产还会丰富几分。”

  赵德昭从开始讲的时候的紧张,讲着讲着就放松了下来,越说越顺畅。

  赵匡胤听出了几分趣味,又问:

  “这么好。打不是更直接?”

  “大理国地理环境极为恶劣,易守难攻,国民多为山民早已习惯,对于外人来说,道路特别难走,崎岖且山高路远,气候上也无法适应,我宋深入难,即便深入,大理只凭有利地形,就能耗死宋军,唐时唐玄宗就曾多次发兵攻打大理,当时唐国国力鼎盛,也没能有好果子吃。

  且北方部族与强辽北线虎视眈眈,另有南汉、南唐、吴越割据政权尚未平定,后蜀也在围剿之中,再分兵,兵力稀散,不适合。

  再者,大理国也偏安一隅已久,人口不算多。加之内耗颇巨,总体军方实力较弱。又因普遍崇信佛教,没有对外发动战争的能力和野心。观唐时五代时的记载,南诏也好,大理也好,很少有开疆辟土的举动,并不对我宋构成威胁。”

  赵匡胤略点头,同意这个说法,但还有不同意见:

  “段氏虽为国主,可实际在国内,并无实权,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能为我们做的有限。”

  “段氏家族一脉源自南诏,几十年的经营下来,不仅有外姓高氏杨氏的争夺,还要自己内部内斗,中庸有余,进取不足,现在处于下风。看書溂

  但起码保住了帝位。也是有本事的。

  在段家能做到的范围内为我大宋提供一些便利,这就够了。

  这会不掌权的段氏家族想要得到我宋的支持,也是被逼到了尽头,如果占上风,那也不可能来了。”

  赵德昭侃侃而谈。

  赵匡胤举起自己手里的杯子,坚持以略低两分的高度跟李冬儿敬酒。

  “嫂子,尽在不言中。”

  “同喜同乐。”

  喝完杯中酒,赵匡胤拿起自己心爱的玉斧,上前,沿着地图中大渡河画了一道虚空线,又在几个接壤的城市点了一点。

  “以河为界,以点为市。”

  【小科普:

  宋挥玉斧~帝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当时王全斌请示问赵匡胤要不要顺着后蜀拿下隔壁的大理,赵匡胤用玉斧画了一条界线,以此来确立与大理的边界。

  此后有宋一朝一直跟大理相安无事。画线的斧头也就是出名的斧声烛影之死那把,是没有多少攻击力的把玩玉器。

  另外,关于沙盘~最早的沙盘雏形,是秦始皇做的。】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