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小科普「标点符号」
  这次的科普有点长,我就单另开了一章。今儿个是三章。

  标点符号自古有之。

  语绝为句——在语句结束的地方为句,圆圈标记。

  语顿为读——没有结束的文句叫读,用一点来标记。

  这也就是最早的标点符号,句号跟逗号。

  但一般的印刷本跟手抄本,都不会加标点符号,古人的标点符号为什么没有大范围的使用呢?

  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古文除了通过——之,乎,者,也,焉,哉,乎,耶,矣等语气助词来起止文句,行文时还讲究骈骊对仗,起承转合,以及平仄韵律等等。

  句末——只要看到焉,哉,乎,耶,矣这些字的出现,基本可以确定这是句末了。

  句首——以,而,故,斯等,一般是在句首,还有夫,若之类,一定是一句之首。

  正常情况下,大部分的文章都不需要标点符号来注明句读。】

  第二:【如果通读已经标注了句读的文章,很容易接受了标注人的概念而失去了自己的见解。

  举例说明有很多,如——道可道非常道。

  我们现在看的道可道,非常道是通俗标注。

  而有些特别的标注,就标成——道,可道。非,常道,在有能力句读的情况下,最好是读原文,也就是看没有标点的古文,这样可能不受其他人干扰,形成自己的见解。】

  第三:【古代书少,产量低,价格高,在珍贵的书里加上标点符号浪费竹简,浪费空间,也没有意义。

  特别在春秋战国时,一个人一辈子读的书很少,大多都是口传心授。

  几位称子的圣人,就算坐榜首的孔子,真正能到手读的书也是不多的。br>
  所谓的博学多闻,并不是以看多少本书来计算的,是讲究深读,读深,一字一词一句的琢磨,深刻理解书中意,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悟,就是所谓少时不懂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走马观花,一目十行,是现代人快速文化的读法。

  学富五车这个成语就出自战国,当时的书是竹子做的竹简串起来的卷轴。现代的考古学研究春秋时的竹简,得出来的数据:

  一片竹简最多书写30个字,一片竹简5克左右,一公斤竹简能写6000字。

  古代的马车,载重最多200公斤,五车就是1000公斤,按每公斤6000字算总共有600万字。

  举实例,四大名著加起来不到400万字。

  学富五车,就是六本名著的量吧,现在中学生的名著阅读量。

  因为书少,所以慢读细品,读的太快也不会有其他书可读。】

  以上是标点符号不普及的原因。

  下面就是标点符号普及的原因了。

  到了15世纪,也就是明朝,活字印刷在国内没有发扬光大,反而在欧洲大放光彩,具体原因前文有表,就不再重复了,

  欧洲出现了古登堡印刷术,书籍成了工业产品,进入市场变成了流通的商品。

  印刷商从成本考虑,只有大量印刷才能降低书籍的成本。这就需要书更容易读,更容易被理解,读书人读书才快,买新书更快,加文字破坏了文章,于是各种各种的标点符号应运而生。

  15世纪末,威尼斯印刷工人阿尔德·曼努齐在西方原有句号,冒号,分号的标点符号基础上,创制新的标点符号,规定所有标点符号的固定用法,西方的标点符号开始系统化、规范化。

  而且,作为商品的书里加进去的,不但是标点符号,还有段落。

  国内标点符号则是建国前五四运动时期酝酿,五四运动后期大批文人使用,最后在建国后的1951年9月公布了《标点符号使用办法》。

  这之后,所有的书籍,基本都有了标点符号,分段,分篇。

  到了现在,电子书的普及,在一个小小的页面里,一两句话就是一段,这就是书的商品属性进一步扩大,读得快一点,更快一点,多读几本书,才能产生更多的利润。

  广泛使用标点符号,段落等辅助阅读方法之后,确实给普通的读者带来了方便,爱好读书的人也真正开始博览群书。看書溂

  按阅读量而言,现代人,一天的阅读量,无论媒体还是书籍,甩古人一个星球那么多。

  但同时也让细嚼慢咽变成了狼吞虎咽。

  瓜写文,深感其味。

  所以,瓜这本书写着写着就有点跑偏,本打算写小白文挣点小钱,最后还是决定写点自己喜欢写的慰劳自己吧。

  管受不受欢迎呢,去他的流量,与诸君共勉。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