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四百五十四章 买船
  李冬儿站起来,拍拍衣裳上沾的灰尘。

  当年关羽长生死未卜,家里都不愿意援手一二,这会沾光倒是挺利索。

  想得太美。

  正如这衣裳上的灰,稍微扑腾两下就能掉的玩意,冷静下来,真不配她生这一场气。

  “回山上吃饭不?”

  “嗯,回,我要回家吃饭,你让阿香给我煮个绿油油的青菜吃,宫女们手艺不行。吃了两天,够了,晚上我也要在家睡。”

  谢嘉上转身要走,又回头跟李冬儿要求道。

  “好,菜多简单,一会儿就得了。你的房间天天收拾着呢。她们被你甩在木石村一年多,没啥怨言?”

  李冬儿好奇的问道。

  李冬儿上京照顾儿媳妇,谢嘉上上京考试,京城里也没地安置这几十个人,干脆就一个都没带。

  一晃眼,这些青春美貌的小宫女们跟着几个尚宫就在乡村里待了一年多。

  听荔枝说,尚宫们爱惜羽毛,一点儿都没融入木石村,就是关了门户,几十个人窝在关宅,除了几个下等的粗使,就几乎没出来过。

  管家按时送了粮食瓜果过去。她们从不提要求,给啥都行,她们自己做饭,一切自理。

  “她们不敢有什么怨言,走之前那顿打没白打,再者,跟宫中生活一样,都是困在一方天地里,我也不在,他们就按着老规矩过着。小宫女们有些心思,应该是被老尚宫压下了。”

  谢嘉上回来后,就住在老宅,好歹也得应应景,都是来伺候她的,宫人们看起来居然还挺适应。

  除了个别心思活络的,其他中规中矩。

  “好吧,我知道了,你去吧,我先去交代晚饭。”

  “好的,我走了。”

  ~秋风起,瓜不想吃菜,想吃烤羊肉串,毛豆,烤羊腰子的分界线~

  【乾德三年,诏以西川兵马都监康延泽为普州刺史,

  【乾德三年八月,普州得安,诏康延泽兼东川七州招、安巡检使。】

  “康延泽向王全斌要兵护送,王全斌以平叛将士不足为由,仅给百骑将士。

  百骑将士护康延泽至简州,康延泽许重金于当地招集逃亡宋兵蜀兵,共得一千人。

  后康延泽路经叛军境内,招諭被两军劫掠的蜀民又得三千人。

  七月,康延泽率四千士兵大败叛将刘泽三万余众。

  八月,康延泽且行且战至普州,原被打败奔逃的刘泽麾下残军败将开城门直接投降,普州境内平定。”

  谢嘉上读完关一天的信也是一脸的纠结。

  “这王全斌到底是想做什么?百骑??那还不如不给。。。”

  李冬儿吐槽。

  辽国不知道是不是反应迟钝,云州拿下这么久了,居然毫无反应,这会八月了都没有邸报说起。

  而后蜀,则是每次都能刷新她的三观。

  王全斌干出来的事,简直无法用愚蠢来形容。

  “嗯,没眼看。”

  谢嘉上同意。

  “那去游船吧,新船刚刚下水?”关羽长兴致勃勃的提议。

  “同意!!”

  九寿举起了高高的手。

  不出声的几个人,也默默的举起了手,听政事,听又听不懂,好生无趣。

  李冬儿还让他们只要有空必须旁听。

  “今儿个不行,太晚了,明天也不行,我要去给田地的稻子做授粉教学,羽长张罗一下等大家放假再游吧,或者晚几天等八郎到了再游,今年中秋,我们可以在船上赏月了。”

  李冬儿否决了,白天大家各有事忙,看信看邸报的时间就大致都是傍晚临吃饭前,到了八月,天黑得早,河边更是一片漆黑,不安全。

  “也行,我要去求木工坊的叔叔做一些小灯笼,到时候可以挂到船上。”

  九寿没意见,左右没几天了,之前的船她也玩过了。除了脏了点,也能在水上晃悠。

  “煤矿那边的将士说,可能还得再来一艘船。两艘都不过分。”

  关羽长说道,回来之后,他的主要实务是煤矿那边,矿工那边都是出了矿井把衣服一脱就打赤膊的男人,李冬儿去不方便。

  从一开始打了一个矿井到他们回来之前差不多十个,出煤量,从一艘船增加到四艘船,刚刚好。

  他就加塞弄了一条准备自家人用的游船,打算下次进京走水路。

  洛阳的新税法一出,大批百姓回流。

  这快冬天了,又是用煤最多的时候,很多人为了省钱都提前囤煤,四条船也倒腾不开了。

  “备多几条,凑十只吧,明年这船钱就回来了。”

  五郎建议道。

  洛阳这形势,只会越来越好。多备几艘没坏,人多起来,船的价格说不定还要涨。订多一些,价格也便宜一些。

  “嗯,我的纸送过去也要想用船,能单独给纸坊一条么?运过煤的黑乎乎的,纸容易脏。之前我就没用,都是马车送的。”

  七郎出声了。

  “还有乳猪!马车走一路,都瘦了。乳猪一掉膘,后面再细细养也容易生病。”

  六郎也举手要船。

  “我,我没意见。。。。我能问一下,咱们家账上有多少钱么?不方便的话,就算了。”

  谢雅庭原来觉得谢家算有钱的,也没说买船按十来买啊,自己大哥那儿有一艘,是公中的,就已经算是当地豪富了。一艘船,即使是货船,也挺贵的。据他知道的,像木石村用的这种五百石的纯拉货的漕船,一艘应该要二百贯以上。

  作为一个经营过酒楼的商家人,总觉得摊子太大。

  “四千多贯!”

  五郎没有觉得不能说,也是自己人。

  谢雅庭震惊,可人的嫁妆可是两千贯,还不算其他的首饰金器银器之类。他听自家大嫂说起的时候就吓了一跳。

  他也没想靠娶媳妇挣钱啊!于是还偷偷拿了自己的私房钱让关可人还给兄嫂。看書喇

  回头,关可人说李冬儿没收。他就让自家媳妇收着就是了。

  感情,可人手里的钱跟整个关家一样多。。。。

  这到底是算穷还是算有钱?

  谢大嫂倒是说过,这家哥嫂怕不是有个几万贯的,才能拿了两千贯陪送二嫁的小姑子。

  他来了木石村,看到养了这么些人,还有各种产业,一直以为关家好有钱。结果只有这么些么?这还要嫁个皇子妃呢,那嫁妆,可怎么办?

  把自己的酒楼卖了?还是去跟大哥借点?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