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四百六十四章 达人
  弄杜仲胶就是为了做轮胎。

  这出行,车太关键了,搞一辆房车出来,这舒适度立刻提高一倍。

  下人也是要带的,要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洗衣服做饭什么的都是最费事的。养尊处优这么久了,她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行。

  至于其他的困难,有钱开路,怎么都行啊。

  “好吧,你有安排就好,义母我看着身子骨还不错,我跟可人也能看几年,你们能偷个几年出去做事。差不多了,就得回来,哥是独子,我一会给你拿杜仲胶,弄了不少呢。每次都留着。直接送木工坊么?”

  荔枝早就心理准备,接受起来也爽快。

  ”这个自然,也不能赖给你们啊。送木工坊,还有蚊香跟牙香筹,弄两个工坊做吧,后面的量越来越大,五郎说有洛阳的过来探听了,他们去汴京拿货贵,想从我们这边拿。”

  “嗯,行,岁远已经张罗了。”

  “要有人找到你家,可别低价卖,量再多也不行,汴京也打出了名号,不能自己给败了。材料也要用顶好的,咱们不做便宜货。务必让人家一用就知道我们家的好。”

  “知道的,老爷子早就说过了,还说,等他干不动了,家里就指着这个安身立命了。”

  荔枝捂着嘴笑,老爷子看得特别远,说自己儿子,那就是三脚猫功夫,赶上他是没戏了,又太好看,窝在木石村里做点挣钱的营生最安全。

  “你们心里有数就行,那我就没别的事了,走了。”

  回到自己家,用过了午饭,赵匡胤的信也来了。

  这位吐槽界达人,累积了一个大节日的槽估摸着是一气吐了出来。

  一封信足足有十公分厚度。

  关羽长送儿子去了,李冬儿招呼了谢嘉上就把信直接拆了一起看。

  【孟昶上书,乾德年号,前蜀用过。我去翻了一下宫里的东西,果然找到了一面写着乾德四年的铜镜,是后蜀府库里运过来的。气死我也!!赵普还曾说,这年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赵普不知道抽什么风,跟继任枢密使的李崇矩联姻,他的长子赵承宗要娶人家女儿。你说,这都是什么个套路,我待他还不够好?文臣第一把交椅还要娶个武将家闺女。】

  【文臣上个奏折又长又臭,我明明三令五申的,有些人还是打死不改,明明有范本让他们照着写,却偏偏要卖弄一二。这是看不起我呢,还是看得起我呢!】

  【洛阳旁边的州县百姓举家搬迁不在少数,致使隔壁甚至远一些的州县人口流失,参洛阳知州的本子摞起来比桌子还高。留不住人还有理了,这都是什么世道!】

  【侯益这老鬼终于死了,老死的,八十岁,可真能活啊。

  唐末的武将,经历了整一个五代那会的连年战乱,一辈子侍奉了十三个皇帝,反过来反过去的,一直活到了咱大宋。

  我还得给封个大官,封了官拿着钱上洛阳养老去了,半分贡献没做。

  现在死了,我还得给个死后哀荣。

  吕布得羞死了。

  他才三个,就是三姓家奴,这位十三个!!!十三个!!

  注:看不懂吕布就让嫂子给你解惑!!】

  【董遵诲还记得不?

  他爹是董宗本,我少时游江东,投靠过他的老父。

  他爹很看重我,把他气够呛,老是给我使绊子,还在背后骂我。

  最后逼得我不得不离开董家。

  我建朝那会他来归,为之前怠慢于我伏地请死。我想想,要用人也就算了。后来他被控有不法之事,我也赦免了他。

  今年我还把他被困在幽州的老母给接了出来。他哭得不成样子,还说要誓死以报。

  我觉得我做人也算是可以了吧,这大肚子,也没白长出来过,实在是太心平气和了。】

  【殿直成德钧,被我斩首示众了。人心啊!贪婪没有尽头,我每个月给那么些月俸,还要贪赃受贿。】

  【初六,黄河在阳武县决口,而后又在河阳溢出河道,毁坏房屋无数,节后在邪州溢出河道,淹没大批良田。

  年年修,年年坏,这钱拿来融了筑成河堤,也有几尺高啊。

  老关啊,我的心,哇哇的凉啊!】

  【说了那么些不高兴的,说个高兴的吧,辽国那边线报来了,那睡王终于醒了,准备集结二十万大军压境拿回云州。

  等得我脖子都长了,大炮都等生锈了。

  我擦,终于要来了。

  这几个月运过去的新玩意都能试用一二了。

  我又蠢蠢欲动了,好想御驾亲征,不过阿离跟德昭都不让,说哪有当皇帝天天跟底下人抢攻,打胜了给自己封个威震辽国大将军么!

  我想想也是。

  真可惜!】

  【对了,最近的奏折都是德昭看得,我终于体会到嫂子的幸福感了,幸福感这词没错吧,德昭教的。

  有儿子干自己不想干的活,滋味真的是绝了,有事儿子服其劳,不亦乐乎!】

  “好家伙,我这边洋洋洒洒的写了好几件事,看墨迹,还像是不同时间写的。”

  李冬儿分了一半给谢嘉上,看完跟谢嘉上交换的时候说道。看書喇

  “我的也差不多,都是一段一段的。没什么连续性。”

  谢嘉上附议。

  “官家开始深谙吐槽滋味了。

  德昭也真是带去了不少木石村的风土人情啊。”

  李冬儿把谢嘉上看完的信并一起又塞进了信封里。毕竟是写给关羽长的信,虽然大家心照关羽长是个跟媳妇啥都说的。

  但信还是要等到关羽长回来再回比较好。

  “舅舅在那边,会不会赶上辽军来?”

  “这不好说,天气要冷了,保不齐也打不成。”

  李冬儿答道。

  看辽国大军集结的速度。

  中秋后很快就该立冬了。

  打仗原则上不在冬季打,睡王要是抽风,非要打,宋国胜算特别大。

  但就算赢了,也是固守,追击不适合,往北追击粮草是重中之重。

  “你先把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那个故事默一篇出来,官家的信里能回的也就这个了。寄去给你三表哥,印个百来份得出来。”

  李冬儿吩咐谢嘉上。

  “好。到时候每个啰嗦的臣子都发一篇?”

  谢嘉上闷笑。

  “啰不啰嗦的都发,发一次不行发两次。”

  啰嗦是病,得治!!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