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四百七十二章 持平
  “我没说错吧,赶紧下来,裂了的自个记得换。不然这房子漏了就找你家主子!

  还好嘉姐儿也快嫁了,要不然我家这屋顶可真不经踩。。。

  上面还风凉水冷的。”

  关羽长又喊道。

  “白天不用,我舅母比你们能打。你们要是不能离开就去隔间吧。”

  谢嘉上忍住笑扬声吩咐道。

  跟舅舅一起真的是很开心的一件事,她已经能够理解李冬儿的感觉了。就像赵德昭,也会做一些事,让她能够有想笑的感觉。

  “是,谢娘子!”

  这回屋顶上的人终于出声了。

  “当个皇家人真不容易,嘉姐儿怎么就受得了有人天天在你边上神出鬼没的呢?嘉姐儿继续说。我要吃梨子,啊!!”

  关羽长要求继续听故事,还要跟李冬儿撒娇,长大了嘴巴等着投喂。

  “是,老爷~~~”

  李冬儿没好气的给关羽长嘴巴里塞了好几块进去。

  “媳妇给喂的梨就是好吃!”

  关羽长奉上彩虹屁。

  “秦国公上奏折只是说了一句,乾德的国号重了,来提醒官家,可卢多逊,直接就把这王衍的丑事说出来了,还说赵普不学无术,起了一个亡国之君的年号给大宋,其心可诛。

  只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卢多逊也没落到好。

  官家叱责他,既然你知道,为什么不说,用到现在几年过去了,连一个说的都没有,还要让一个原来蜀地的人来打宋国的脸。

  卢多逊不敢答,其他人也不吱声。

  最后,当时拟名号在场的人,统统被罚了月奉,赵普花了一天的脸。”

  谢嘉上回归正题,继续往下说。

  “这话问得在理,一堆文臣,都是干嘛吃了,用了这么些年了!”

  关羽长非常认同赵匡胤问的这句。

  这要是在战场上,一点失误,够死八百遍了,哪里容得一错再错。

  【德昭说,这国号其实是官家想得,赵普背了锅。其他人知道的不敢说。】

  谢嘉上没答话,只是找了张纸,写了一行小字,递给了李冬儿跟关羽长。

  “。。。。。”关羽长。。。“我们还是回家吧,我趴着回去,京城不是我这种不读书的人呆的地方。我也不学无术还口无遮拦!”

  “把儿子的亲事定下来就走,四郎那边也要定亲,对啊,这个青黛大一些,曼娘又小了点,总得三郎成亲了,咱四郎再成亲吧?”

  李冬儿忽而想起这事。约定俗成的都是一个个顺着婚嫁,四郎先娶好像不太合适。

  “那有啥,咱们家不合规矩的事多了,把四郎先娶了再说,卢家的小晚两年再说,看着小不小?”

  “还行,正常的身量。”

  “就四郎先吧。”

  关羽长拍板。

  “嘉姐儿这次在京城呆一两个月吧,过年再回木石村,明年你也要成亲了,豫王府修得差不多你让德昭带你看看,改该的趁没有上冻早点改,怎么着也得住的舒服才行。”

  李冬儿对着谢嘉上说道。

  “好的,舅母,我也有此意,能不能让四表哥送一半的尚宫们还有女使们过来,我一个人住这里有点空,也该跟她们相处相处了。”

  “好。”

  说完事,接着就是办事。办关三人娶媳妇的事。

  关三人忙得不行,除了宫里当值,现在书坊里的事,五郎不在他就得管。

  五郎这种八爪鱼型的财务人员,物尽其用的厉害。

  自从活字印刷开始,一下子从两份小报开始扩大经营。

  正经小报跟不正经小报做熟了就开始搞小众报纸。

  最开始搞得是健体报。

  讲蹴鞠比赛,讲蹴鞠名人,讲新兴的篮球赛,讲篮球规则,连有钱人家玩的马球的也没放过。

  做着做着投稿的人关于蹴鞠的最多。

  一份小报的蹴鞠版面不够用了,就单另了开了一份蹴鞠报。

  除了健体报,还时不时的出一些伎子的诗词文章合集,光是看投稿,关三人就一个脑袋两个大。

  关三人跟卢曼娘的交集也就是因此而起。

  卢家关三人去得多,跟曼娘也就有这种大家都熟,但是没说过话的关系。

  某天关三人收了一堆稿子,本是装袋子里,在循例刷完卢多逊好感告辞出门的时候,遇到了卢曼娘。

  袋子破了,稿子散了一地。

  卢曼娘帮忙捡,看到好的见猎心喜,就跟关三人借。

  一来二去的,大家都觉得对方不是自己觉得的那个刻板印象。

  然后,就省略一万句,直到关三人跟关一天表示要娶妻。

  儿子忙着跟小女朋友谈恋爱【啊,不,是对稿件,正经事】,李冬儿就只能做好任劳任怨老母亲。

  还好,也是熟练工了,三下五除二的也就解决了。几个儿子反正是一碗水端平,钱都是一样的。

  两家商议聘礼跟嫁妆的时候,媒人来来回回的跑了好几趟。看書溂

  李冬儿要持平,卢家要厚嫁。

  最后还是李冬儿亲自跑了一趟。才劝得卢老夫人把嫁妆去了一半。压到了正常的程度。

  一个是李冬儿真的见不得现在的厚嫁风,嫁女要是都要陪送这么多,那还有谁敢生女儿。

  再者卢家这小娘子排行都排到了十一了。

  岁数都是连着的,只怕嫁一半家里就空了,那不就是逼着卢多逊做贪官么,本来就会钻营,再贪一贪,几百年的世家清贵可就彻底没了。

  满个京城里的有女儿的人家又怎么办。大流是厚嫁,但要遏制住这种势头,只能从自己做起。

  这些理由一说,卢老夫人就完全没有心理压力了。也以曼娘的三百贯为标准,给下面的小娘子定好了陪嫁数,图钱的那就别娶卢家女。

  纳征这关走完,曼娘岁数还小,十五岁将满十六,就把婚期定在两年半后,等满十八再成亲。

  赵匡胤真的百忙之中抽空给保了媒,太后召了曼娘进宫,又赏了一堆钗环首饰。

  皆大欢喜,除了卢多逊。

  不过卢曼娘私下跟关三人拆了她爹的台。

  她爹,心里美着呢,抱不起官家大腿,抱关家的也不错,这家里还有个谢嘉上呢!

  就是装出来的不乐意。

  于是关羽长的讨厌名单多了一位。

  两位即将当亲家的老男人,每次遇到,都是保持最高品质,打死不对话。

  【小科普:说起瓦片,想起一句祝福语。弄瓦弄璋一般大家都知道。

  璋是美玉,是古人对于男子的美好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像美玉一样正直、德行淑珍。

  瓦是纺织工具上的一个零件,是古人对于女子勤俭持家、德行贤惠的一种美好祝愿。

  在当时,是社会对男女分工不同的客观情况下的一种祝福。

  到了后期,就被断章取义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