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四百七十五章 后福
  乾德三年十二月。

  "这些东西都送到夹马营那边的,我也就赶着把东西给咱们送过来。这家里小得,塞了一屋子。也就是亲家家大业大。这皇子成亲,阵仗真大!“

  谢家大嫂大冬天的,忙出了一头汗,进了屋子还没坐稳,就跟李冬儿说道。

  “亲家大嫂收着就是了,嘉姐儿也是谢家人。”李冬儿赶紧让小丫头去给谢家大嫂倒茶水。

  “这可不成,再说,那是真放不下,那边也没人住,要有那摸空门的,摸了去咱都不知道。”

  “可真是劳大嫂费心了,我们家可人嫁了个好人家。有个顶好顶好的大嫂!”

  李冬儿好话不嫌多。

  “三弟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又是个乖的,弟媳也是人如其名,嘉姐儿更不用说了,我家这啥都没干,就上了一个台阶,我还想说,雅庭有个最好的岳家呢。”

  作为皇子妃的家人,他们还真是什么都没干,女人们都得了诰命,男人也封了虚职,这门楣立刻就换了,从商贾成了官宦人家。看書溂

  这谁能想到啊,自己小叔子天煞孤星一样的命格,最后娶了个好媳妇光宗耀祖。

  就算没有皇子妃这事,这两家往来,谢大嫂觉得关家实在太省心了。

  有时候结亲跟赌钱似的,看着像开大,实际却是瘪三。

  三郎这是看着不咋样,实际却是个矿。

  “哈哈。辛苦大嫂了。”

  李冬儿想起九寿说的商业互吹,就笑了。

  “大嫂看看,这礼单也不长的,你让人点一点。活物可真多,也就这村里能养了。没想到嫁入皇家,这聘礼里,还有马有羊的。”

  【纳采礼:羊二十口,酒二十壶,彩四十匹。】

  【纳征礼:金一百两,彩一千匹,钱五十万,布三百匹,礼服十套,常服十套,茶一百斤,二十匹马,羊五十口,酒五十壶,并首饰三十六色。】

  李冬儿看了一眼礼单,倒是挺简洁明了的。品种不多,这个量也不算大。

  按赵匡胤一向的作风来说,算可以了。

  “那大嫂过了年跟我们一起进京不?迎亲在京城那边。”

  “这就不了,我娘要是愿意,就跟你们一起去玩玩也好,开春谢家那边也是好多事,脱不开身,三弟跟三弟妹这俩正经爹娘去就成了。谢家也备了一份礼,一起带过来了,不多,就是一点心意。”

  谢家大嫂又递了一份礼单上来,看着厚度就很可观。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谢家也是家大业大的,这礼回头我收三分就是了,是大嫂的心意。”

  李冬儿略遗憾,谢家大嫂真是一把张罗事情的好手,要是有谢大嫂帮衬,她也能省心好多。单这礼单第一项就已经豪气了,一万两银票。

  “那怎么行。这也是皇子妃,不说比别人多,也不能比别人少了啊。家里也就是尽力而为。其他的还是大嫂这边贴补,我谢家已经很是惭愧了。”

  谢家大嫂说得很诚恳,一万两,按现在的物价,拿去抵税换官换爵的,连个七品都弄不回来。

  谢家攒了老大便宜了,怎么能不出点银子。

  关家不稀罕这些,没要,他们也不能厚着脸皮就受了啊。

  将来谢嘉上还不知道有没有更大的造化,这官家的嫡长子,保不齐就是未来的官家,登时谢家就成了后族了。

  “不用,嘉姐儿的嫁妆早就备了出来的。

  我知道大嫂这份心,但钱用在刀口上,官家不喜现在的厚嫁之风,嘉姐儿也得做的表率。

  但求大嫂留心看着谢家人,别出些横行霸道,败坏谢家门庭之事,拖累了嘉姐儿,这才是重中之重。”

  李冬儿一开始也只是大家应酬往来的说话,最后说道这个,脸色就严肃了起来。

  “必如关夫人所愿!”

  谢家大嫂郑重许下承诺。改换门庭就差这临门一脚,虽然从来没想过,但机会都送到手里了,有那等坏事的,她绝对让他后悔出生这一遭,甭管是谁!

  “我信大嫂的!”

  李冬儿也不含糊。

  两位当家夫人又把一些琐事安排完,把两个偷懒在二层露台喝茶晒太阳聊天的老太太请下来,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的吃饭,聊天。

  到了最后谢家大嫂要走的时候,跟李冬儿俩并肩叹了一句:

  “我弟妹是真有福气啊,有你这么样的嫂子。”

  关可人真心的就是甩手掌柜,这饭桌上,就没见关可人问一句跟亲事有关的事,偶尔需要发言,就是听嫂子的。

  “哈哈哈,我妹夫不也一样。没有大嫂张罗得妥妥当当的,哪有那么顺利啊。这两个福气都在后头。”

  李冬儿也觉得很是玄妙,一个合离,一个克己。照这会的年龄来算,人生都走完大半了,还遇到了,成亲了。

  “后福好啊,后福!!!”

  ~~岁数越大,年过得越快的分界线~

  乾德四年,春,正月初十。

  “派遣使臣分赴江陵、凤翔,赐给后蜀官员家庭钱帛。”

  赵匡义下了朝坐到了书桌边,一项一项的吩咐。

  真特么的,事情多到他都烦不胜烦。放一个大假,回来就得加班干活两三天,着实感觉不到放假的乐趣。

  “是,官家,记下了。”小内侍写完回应。

  “令丁德裕率军巡行安抚西川。免征西川今年的夏税以及各种应征物品的一半,田地未能得到耕种的全部免征。”

  “是,官家。”

  “还有,”赵匡胤一件件的吩咐下去,小内侍一逐件记下,

  “这个月还有啥事?”

  把书桌上的奏折全处理完,赵匡胤就抬头问阿离。

  【小科普:南郊大礼~赵匡胤立国之初即宣布国家受周禅,周为木德,木生火,因此宋当以火德王,色尚赤。

  国子博士聂崇义上疏提出:“皇家以火德上承正统,伏请奉赤帝为感生帝,每岁正月,别尊而祭之。”

  宋廷专门为赤帝~也就是感生帝在开封南郊设高七尺、广四丈的祭坛,每年正月祭祀。是为南郊大礼,当时最受重视的大典之一。】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