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四百八十六章 晃悠
  李冬儿先给这几个会跟着出行的人介绍了一下海南的现状,还画了一张简易的地图给大家看。

  “原来宋国这么大,洛阳就这么一点点?”

  荣青黛很好奇。

  她长到这么大,换了三个地方,洛阳,夹马营,木石村,对国家地理一点概念都没有。

  “夫人就是要去这么?这可是由北到南穿过整个宋国?”

  荣老爷子也点着地图上的小点问道。

  “嗯,宋国很大,如果走着走,横穿一年都走不完。我们是船车两路,一路走到琼崖,也许拐去荆南看看,不一定,最后要在琼崖停留一段时间,两三年不等。以后的再看情况。”

  李冬儿点头回答两个人的问题。

  “为什么?”

  荣老爷子不太理解,种田嘛,哪里都行,怎么就跑这么远。

  “琼崖是最南的地界,气候炎热,稻种可以一年三熟甚至四熟。要想稻种好,就得不停的种,不停的试,跟咱们木石村比,几年下来多好几代。。”

  “这倒是个理。”容老爷子学医,也知道实践的重要性。“夫人接着说。”

  “琼崖农耕经济大大落后于中原,沿海的土地多为盐碱地,不适合耕种水稻,但岛上中心土地肥沃,良田很多。

  南汉朝廷没有怎么教化当地,稻谷种植大多尚处于刀耕火种,黎峒也就是当地黎人部族用的是合峒制,多户人家一起耕作,存一部分再将剩下的粮食按户平分。

  耕种很是粗放,人少,良田能实际耕种的也少,种出来的粮食很少,黎人常以芋充饥。”

  李冬儿把当地的情况顺着往下说。

  “芋子倒也不赖,性甘辛性平,益胃、宽肠、化痰、健脾、添精益髓。就是多食难克化,滞气困脾。”

  荣老爷子其实觉得芋子不错,哪怕拿来代替米面做主食都是挺好的,可惜储存不易,也不太适合天天吃。

  “去皮手痒,煮不熟的时候也有腹胀。”

  荣青黛补充。

  “这么落后,也就是哪怕有钱都买不到东西?”

  四郎觉得任务艰巨,他这一路上肯定是负责后勤的,这什么都买不到,那就是什么都得带上了。准备东西都够他忙好一阵了。

  “差不多,什么都要自备,去了也要开荒。农具,武器,护具都要备上。你回头拉一张单子,给我看看,该买的买,该做的做。”

  这比吕蒙正的滁县偏多了,岛上还没有归化的生黎也不知道彪不彪悍。

  “路上怎么样,好走么?”

  荣老爷子又问。

  “路上倒是通的,一直有货商来往,我们还去买过黎檬子。就是要到琼崖那边,过海甚是凶险。

  另外那边气候炎热,几乎可以说没有冬天,全年都是夏天,除了几个州府所在的地方,到处都是野林茂密,瘴气丛生。

  我们在北边长大的人,去了不一定能习惯。”

  这辈子李冬儿也没去过南汉,只是记载上是这样,她后世去过,除了热点,没毛病。

  “亲家这是给老头子我打劝退鼓。”

  荣老爷子笑了。

  “那不可能,您都开口要来了,我绑也得把您绑上一起走啊,大夫,多实用!老爷子也别叫亲家了,总觉得差着辈分也不亲近,以后叫我冬儿或冬姐儿可好。”

  李冬儿也笑着答道。

  特别真的真心话,老爷子不想去都不行,要是真的环境恶劣,一个经年老大夫何其重要。

  “行,叫啥不是叫。嘿嘿,算你识货,我知道冬姐儿想说啥了,方子我都有,能做成药丸子的就做成药丸子,不能也琢磨琢磨,这一路包大家生龙活虎的。”

  荣老爷子爽快的打包票。

  “老爷子,醒目啊!就是这个意思,那这事就交给老爷子了,缺啥少啥的,我这傻儿子,你家孙女婿,该使唤就使唤。

  我又得上京一趟,二儿媳妇要生娃了,顺利的话两三个月就回来,要是有事,那就说不好了。不过,南汉那边也得是一年左右,该备的在明年这会齐了就行。”

  李冬儿大笑着给荣老大夫倒了杯茶,双手奉上并说道。

  “傻儿子我,有个建议。”

  四郎反正被李冬儿黑惯了,自黑一把说道。

  “噗呲~说!”

  李冬儿被逗笑了。

  “不如等南汉平了,我们这里先派一部分人过去,两三年,住总要地方吧,地也可以先开吧,去了现弄,太慢了。”

  四郎提议道。

  “这个好,我赞成!”

  关羽长半天没说话,就觉得儿子这个提议最合心意。一行人有老有小的,没个踏实的落脚地不安心。

  “不知道会落脚在哪里,提前去了也没用。”

  李冬儿想找女儿稻,这就是说不准的事。

  “那没关系,有人去提前踩踩路比我们到了两眼一抹黑的强。

  娘不是说有五个州府么,木石村里的叔叔们十好几个说愿意跟着去,也出把子力气。

  他们分散了几个州走走,挑一个合适的安顿下来,以后我们到了就有个据点。”

  “叔叔们跟你提了?”

  李冬儿有点想哭,做好事,本没想着有什么回报,大家小家都是家,现在这么些人愿意为了大家把小家放一放,大宋的将士们,太好了。看書喇

  “嗯,他们主动提的。”

  “媳妇孩子呢?”

  “不知道那边什么情况,他们说,把媳妇孩子留在木石村,放在村里也放心得很。

  回头他们安顿下来了,再接家里人过去。

  其实他们还排了个班,要是实在不适应,就几个班倒,一人去个一两年,干到他们干不动了再回来养老。”

  四郎把将士们的打算全部说了出来。

  “都是真兄弟啊!!”

  关羽长也没想到,这些人都没跟他说,想不到私下都安排好了。

  “大宋之福啊,何愁不兴盛!”

  荣老爷子感叹。

  几个人的会议,在感动之中把该安排的都安排了。

  到了五月初八。

  一家三口直接坐船上京。

  ~~第一次浪的分界线~~

  “嘉姐姐,坐船真的好玩!!太好玩了!!”

  “哦,怎么个好玩法?”

  谢嘉上很有耐心的问道,又给一脸菜色的李冬儿递咸果子。

  “这个得唱出来,就在船上晃悠着唱,可美了。汴河水啊,啊,浪啊嘛浪打浪啊,汴河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