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五百六十八章 石守信
  “好,诏令举试僧人道士,未能过试者即刻还俗,禁僧人道士习天文地理。”

  “这个好。省得那么些道士僧人。”

  李冬儿击掌叫好。

  “为什么禁习天文地理?”

  九寿不解。

  “跟国运有关。”

  谢嘉上没有细说。

  好在九寿也不求甚解,听完并没有再继续追问。

  “各州马步院为司寇院,委派新及第进士或明经等任司寇参军,专治刑狱。”

  谢嘉上再接着往下念。

  李冬儿点头示意这条也过,专治刑狱,那就是地方法官呗,加上当地的知州,这个武官干政涉法的部分又再分了一部分出去。

  “诏令买卖官物不得与时价不同,如抬高或压低者以违法论处。”

  “这个出京之前就开始议了,宫里的用度嘉姐儿理了一遍,好多了。”

  赵德昭补充了一句。

  “令十恶犯人及贪赃枉法之官吏,即使大赦亦不赦。诏令凡伪金者闹市斩首示众。”

  “大赦这种你们偶尔为之也罢,要我说,没必要,能关起来的总有罪在身的,东家有喜就放了,那不是以心情论事么,老赵家要是有那等随心所欲的后辈,没事就赦一下,这律法不过虚设。

  伪金,伪银,伪票据,伪通宝,性质一样的。以金额论之合理一些。”

  “是,舅母。”

  谢嘉上跟赵德昭齐齐应下。

  “诏令天平军节度使石守信兼任侍中,薛居正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卢多逊为中书舍人、参知政事。”

  “哈哈哈,我也正好看到这里。老石,老石,一把年纪了,还装着信起佛来了,笑死我了!”

  ~~~汴京城~~~~~

  “你,你,你气死我了!!!”

  赵匡胤拿起一堆奏折,当头当脸的砸向站在他面前的石守信。

  “咋了么,我,老老实实。也就是信个佛呗。”

  石守信早年打仗拼得太过,这些年又几乎是躺平了过日子,胖出了两个的体型,被赵匡胤叫回了京城,站着被骂了半天,有点站不出住了。

  干脆就顺着躲奏折的姿势直接往地上一坐。

  赵匡胤被这股子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劲气笑了。

  “起来,地上凉,回头你这腰子,是不要了!”

  “呃,这话怎么听着一股子娘们唧唧的味道。”

  “滚,你才娘么!去飞龙院,那边有坐着说话的地方,你也看看马。”

  阿离笑着拉起了石守信,君臣三人转移阵地。

  到了飞龙院,石守信的眼睛就亮了,这马可真不比他们打仗那会的差,看起来还油光锃亮的。

  “官家给赏几匹?”

  到了赵匡胤专属的休息的地方,君臣落座,石守信迫不及待的求道。

  “想得美。。。”

  “唉,还是当年的那个味。”石守信在心里补充一句,小气的味。“实实在在的,找我干啥,你朝里那套我整不会。”

  “哼,你干了些什么你不知道啊,还修寺院,拜佛祖,你修就修吧,盖就盖吧,你给钱啊!不给钱算怎么回事,很穷么?”

  赵匡胤气不打一处来。他刚刚动了念头想把老兄弟拉回来干活,石守信就被人参了,厚厚的一沓奏折全是。

  “这事是我的错。我也不问家里的钱啊,咱们这些人你还不知道,谁对自己家底门清啊,也就二哥你还会算点帐。”

  石守信认栽,之前老关就说过,家里人打着他的名头干些乱七八糟的,他当时是整顿了一下,后来也懒得管。

  闹出事来了,果然,官家只是找自己,唉,人生不得意事实之九八,他是想着小小的给自己抹抹黑,可后腿们意会错了,拖得结结实实的。

  “打仗点人头也没见你数错。。。”

  赵匡胤吐槽。

  “那不一样,一百以内,还是可以的哈。”

  石守信反驳。

  “不学无术,让你们多读书,都读狗肚子里去了。学学人家老关啊。”

  这么一对比,关羽长显得难能可贵,主动辞官,然后这家里也太平,子侄给力,媳妇更给力。

  “那学不了,他媳妇不是人。你就说让我干啥吧,总不会就是特意叫我来骂一顿吧。”

  关羽长的福气他享不了,媳妇太凶残,也就关羽长这种傻白甜觉得被媳妇管得美滋滋的。

  “闲着没事你该溜溜了,胖成这个鬼样子。回来戴罪立功吧,也堵了那些御史的嘴。”

  赵匡胤转回正题。

  “溜哪里?”

  石守信也就比赵匡胤小一岁,还远远没有到养老的年纪,一听这个兴致就来了。

  “老对头,契丹。就是你这样,行不行。”

  赵匡胤十二万分嫌弃,跟他头几年那个胖有得一拼,可惜荣老爷子不在。要不然还能给看看。

  “喝,这个我乐意,我不行还有儿子啊,打不了,指挥还是可以的。”

  石守信很有自知之明,当武将的,用进废退,他荒了这几年,震慑还行,真打就得短平快。

  “可别搞什么身先士卒的,坐镇后方,关键点拨一两句的事。我那不争气的弟弟,脸花了,腿瘸了,没那本事,生往前凑。”

  家丑不可外扬,赵匡胤想起来叨叨两句,也就是这些老人能说。

  “你二弟,呵呵。”

  各大将军之间都有交情,武将之间的鄙视链里面,就没有赵光义这个所谓的军中人。

  “你也别回去了,我把你调回来,把这虚肥耗一耗,等契丹那边来了人,谈完了再说。”

  赵匡胤被关羽长还有阿离明里暗里念叨得多,就觉得自己放着能打的将领不用暴殄天物。

  原来就没想一直让他们吃干饭,现在这几国归宋的速度,也是时候把他们拎回来了。

  这头批放出去当节度使,震慑边境的,算是圆满完成第一阶段任务,可以接着走下一阶段了。

  【小科普:石保兴,石守信的儿子,史上赵匡胤提前给了一个职位——顺州刺史。当时,顺州还是辽国的。

  从根上,所谓的把老将放走都是一时的,该用赵匡胤还是要用的。

  前期释兵权,是集权,后期赵匡胤又把老将用回来了,基本就是为了打辽。另一位兄弟王审琦还被弄回来跟赵匡胤一起去打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