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五百七十四章 锅子
  “听说契丹的北边,去年的冬天冻死了很多人。”

  赵匡胤有点可惜,也有点幸灾乐祸。

  “咱们宋国要是没有关夫人那个极便宜的蜂窝煤,这个冬天也得冻死许多。”

  去年年底关家的煤炉子在洛阳就铺开了。正好赶上了最冷的那波寒流,真个是泼水成冰。

  原来御寒勉强纸裘还够,去年就两件叠着穿都没有暖意。

  洛阳的税法变了以后,整个洛阳日新月异,涌进来的人口越来越多,普通老百姓占比越来越大,到了今年春天总下来,关家炉出现之后,冻死的人数相比往年还直线下降。

  汴京这会已经入秋了,关家炉的专营店也在汴京开了出来,店里连个样品都留不住,还没运过来就被人订光了。

  阿离去看的时候,就一个空荡荡的铺子,一个伙计,墙上挂了一比一的画图,从最贵到最便宜,明码实价。

  想要就下订单,收定金,到了时间来取货。

  市面上有仿制品,只是同样的蜂窝煤,关家炉耐烧得多。

  倒买倒卖也有,但总的来说,穷人家宁愿多等一段时间,不会去买贵价货,所以才没有成气候。

  后来遇到送八郎来宫里上课的五郎,五郎还说自己算差了,应该租个更小门面,租金平白交多了一倍,导致成本也加了一丢丢。

  “国之利器啊!那个炉子价格要是再便宜点就好了。”

  “五郎正在折腾。”

  阿离笑道,这关家炉,最初初出来的时候为了保温,也为了耐用,外面用的是铁皮,烟囱也用的是铁皮。

  造价高,卖价也就高。

  但也不过就是没几天功夫,五郎又推了新款出来,用了关家窑的技术,把红泥炉跟这个煤炭炉子结合了一下,价格下来一半。

  到了今年春天倒春寒那会,这炉子已经到了第五代,售价不到两贯钱。按汴京最下等的收入,一天一两百文来算,省着点一个月就能买下来了。

  蜂窝煤也很便宜,一文钱两块,一天要是只烧晚上,也就四五块就够了,早上起来的就有直接能用的热水,就手再烘几个馒头,比用柴火现弄省多了。

  最主要是不占地方,又是可以移动的,家里人口少的连炉灶都不用请人做了。

  “五郎该进户部,进三司,臊那些老官油子一脸。”

  赵匡胤是真想让五郎进户部,可惜,五郎不干。

  “进了就没那么自由了。关家的人,关家的作坊,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这要是跟朝里打交道,十年八年的,别说五代了,连一代都看不到。”

  '“唉。”

  赵匡胤一声叹息。

  “走吧,八郎今儿个张罗吃锅子。”

  阿离把东西收拾好了说道。

  “公主怎么就都订出去了呢,哎哟,我想要八郎做女婿!!肝疼!”

  刚念叨完五郎,提起八郎,赵匡胤还是好怨念。

  “都想要,排到汴京城外去了,别想了哈。”

  作为八郎的义父,阿离义不容辞的打断了赵匡胤的不靠谱想法!

  “你就得意吧。。。”

  义子比儿子好,义子天天在,没事就嘘寒问暖的,赵匡胤着实眼红。

  说话间两个人晃到了太后这边。

  八郎已经在太后宫里了,一等赵匡胤跟阿离到,这新鲜的炭锅盛宴就开始了。

  一张普通的的圆形木头桌子,不是很大,中间掏了个洞,下面的一个铜制的煤炭炉子,上面的则是一口中间有个烟囱的大铜盆。

  铜盆的外面一圈装满了清澈的羊汤。漂浮着几根黄绿色的大葱跟艳红的枸杞。

  内侍端上来的时候还能听到羊汤接触盆壁发出来的滋滋声响。

  放到桌子中间不久,羊汤开始沸腾,鲜味越发飘散了出来。

  “这个真是,光这口汤就让人垂涎三尺了。”

  杜太后身体倍好,吃嘛嘛香,闻着味就有点迫不及待了。

  “婆婆会吃,也懂吃哦!”看書喇

  八郎笑着给杜太后点了个赞,示意小内侍给每个人来了一小碗。

  自己则跑到边上去开始今天的重头戏。

  “吃饭还用上了刨子啊。”

  赵匡胤喝汤也不忘看八郎。

  “嘿嘿,我五哥的招,他搞那个蜂窝煤的方子就老是去木工坊要刨花。看那个不成型的树干被这刨子左一下右一下的变成了光滑顺溜的木材,就觉得羊肉猪肉也能这么干,冻硬了刨。”

  八郎边说边干,灶间大师傅按他说的,把整羊的骨头都剔了,取了肥美的部位扎紧成捆,冻得结结实实的直接送过来,他像推木头一样的,刨出薄薄的羊肉片,羊肉片经过刨子这么一推,自然而然的卷成了刨花的样子,十几下就推出了一盘子肉。

  “就这样,夹一卷子,在滚烫的羊汤里一过,两过,三过,蘸上酱料就可以吃了。”

  八郎把烫好的一筷子羊肉夹到了杜太后碗里,又给赵匡胤跟阿离都陆续烫了送上。

  “好吃!八郎坐,你也吃。”

  杜太后吃了一片立刻就自动自觉自己夹了一片继续烫。

  “是,婆婆。”

  “这吃法,新鲜!实用!”

  赵匡胤大赞!有钱人家用铜锅这么热乎乎的吃点山珍海味,配着小酒,是个情趣。

  没钱的就那个关家炉上面,陶盆也行,铁锅也好,大冬天里就算菘菜豆腐,也是热乎乎的一餐,不但自己身体暖烘烘的,屋里也暖和了。一举好几得。

  “中间为什么要加个烟囱啊,炭都是好炭,也没有烟啊。”

  阿秀也被杜太后拉下来坐着一起吃,好奇的问道。

  “也有烟的,就是不大而已,加了这个主要是要通风,下面的炭才烧得好,烟囱口这里除了控制火候。还有别的妙处。”

  八郎拿了一个馒头,盖住了烟口,肉眼可见的,锅里的水慢慢的就不大滚了。一会烤馒头浓郁的麦香味也出来了。

  “中间控火可以拿一个装了凉水的碗放上去,火立刻就能小,不用到桌子下面去掏炭,搞的烟尘飞起来。吃到后面把包子馒头饼子什么的放上去,烤一烤就是主食了。”

  “妙极!”

  阿秀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