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五十七章 饭堂
  “外面下雨了?”

  迷迷糊糊的,李冬儿好像听到屋子外面沙沙的声音。

  “我去看看。”

  被窝里的关羽长也醒了,起身开了窗户。

  天没大亮,隐约看得到日头正在努力的往云层上蹦,天上下着小雨丝,淅淅沥沥的,并不大。

  “一层秋雨一层凉。”关羽长难得文雅了一把。

  晨间的秋风也跟着凑热闹,一阵一阵的,伴着小雨丝,带来了一阵阵的凉意。

  “小雨,看样子不会再大了。”

  雨丝顺着风就飘进了窗户,关羽长就半掩了窗对李冬儿说。

  李冬儿搂着被子挣扎了半天,正是一年中最舒服的季节,不冷不热,有心赖个床,可上有老下有小。

  滚了两滚,还是生无可恋的爬了起来。

  两个人收拾停当。

  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回乡满打满算的就七天工夫,事情却多如牛毛。

  大部分是自找的,李冬儿也只能自己咽了这口老血。

  这官家也不知道能给多少人,都要有住的地方,荒了的宅子不少,但太分散了,不好管理。看書喇

  还是要集中起来盖房子。

  顾工头昨天说他又找了一些人过来。

  前几天李冬儿就把宿舍的样子定下来,以最经济实用的样式来盖。

  图纸她抽空画好了。大概的样子就是联排别墅的样子,只做一层,土柸房,一排十间。

  “不要盖太复杂的,就这么直通通的就行,两人间,三人间,四人间。”

  李冬儿拿了图纸,跟顾工头一项一项的说。

  “在北边盖一个两个大的洗澡间,一个两个大茅厕。还有一个大的饭堂!这些的下水都要通到续粪池那边。要用多少陶管你跟张大树说。”

  “饭堂?”顾工头也拿着笔一样一样的记下来。

  他叫来的人足足有二十几个人,也是样样都要他操心,不记下来怕自己忘记。

  “嗯,就是一个大的灶间加一个正堂,大家都不要单独开火了,费劲。万一烧了房子也麻烦。”

  顾工头一听就懂了:“到点就去吃饭?”

  “嗯。”

  “那谁做饭?小的这些人里有带着婆娘来的,能不能谋了这个差事?夫人?”顾工头脑子转得飞快。

  “呃,也行!”李冬儿原想的是就在官家送来的这些人里面轮值,顾工头一说,她倒觉得她先前的主意不太好了。

  人都有私心,干多了干少了都容易出问题,而且给饭手轻手重的,起了纠纷跟军里炸营的威力差不多,那可都是老兵头。

  “你要想做这个出个章程给我,合适就做。”

  李冬儿灵光一闪,承包制!!

  但转念想了想,她又自己给否决了。后遗症太大。

  “什么章程?怎么出?”顾工头急切的问道。

  “你且听我说完,饭堂这边大概齐按三百个人来算吧,你这边的人也可以去吃,但是要提前说好,不然备菜会出问题。”

  “砌十个大灶,午饭晚饭每天就提供三荤七素,早饭简单点,肉馒头素包子粥。”

  “我这边的人吃饭不用钱,你那边是要的,但这钱,饭堂的人不经手,都从胡老管家这里走。”

  “饭菜的分量是要定死的,一份的多少必须得有定量。”

  “饭堂的人有几种,煮菜的厨娘,洗菜切菜的帮厨,管打饭的人手,管收碗筷洗碗的,管打扫的,这些我也不管活多活少,每个人一个月我给四百文,你看着定工钱,每个月每个人可以轮休两天。你要是想接这个,就好好想想要怎么弄,”

  李冬儿一边说,顾工头就一边记。

  光顾着记,其他的听到记下没入心,唯独四百文听得真真儿的。

  顾工头心里简直要美飞了。

  他自家就五口人了,最小的儿子十三了,除了他自己,也就是四个可以进饭堂的。

  一个月就是1600文,加起来一个月八天休息。

  到哪里去找这样的活,还不用风吹日晒的。

  李冬儿看顾工头喜得嘴巴都咧到耳朵边了,又补充了一句。

  “别高兴得太早,人是你出的,你得管着,有什么事就找你。”

  “包我小的身上了,小的手下的人要是管不好,那小的不是打自己的脸么!”

  这点李冬儿倒是信,不是看好他她也不会把这事让他来做。

  家里还是缺人手,这还得找个账房。

  等一切运转起来了,没账房她得天天捧着算盘把手指头都溜细了。

  “抓紧着些,还要打家具,盘炕,每个房间箱笼炕桌都配上。你能者多劳,就也让你一起弄了!回头报了总账跟细账过来拿钱。”

  末了李冬儿叮嘱了一句:

  “活做的细些,这次来的人是跟官家要来的,都是些为了宋国流血流汗的将士。老了残了没去处的。”

  “夫人老爷高义!”顾工头真心实意的给李冬儿行了一礼才走了。

  “媳妇儿!”待顾工头走后,人形背景板关羽长才搂着李冬儿紧紧的抱了一下。

  李冬儿十分明白关羽长的意思,回抱了关羽长半晌,才悠悠的说:“没有他们,哪里有我们现在的安逸生活。”

  她在心里默默的补了一句,更有没有数百年宋朝的繁华。

  就像后世,清朝民国动荡了多久,老百姓苦了多久,再到她的国家,没有将士们浴血奋战,哪里有后来。

  现在暂时以她的能力能做多少是多少,但求他们能老有所用,残有所为,寿终正寝。

  也算全了后世的一些遗憾。

  “嗯。”关羽长低低的应了一声。

  胡老管家的声音也在屋外响起:

  “老爷,夫人,一个叫赵兄弟的京城的人的来信到了!”

  李冬儿。。。。

  “是官家吧?”她问道。

  “应该是了。。”关羽长很无语,他称呼官家为赵兄弟,他就以赵兄弟为名回信了。

  估摸着走的还是普通信件,不是官文快件,这是认可了兄弟的称呼?!就以兄弟行事?!

  “拿进来吧,以后但凡京城赵兄弟的信,收到就拿给我!”

  “是,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