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一百章 官家不好当
  赵匡胤满心无奈,种地这玩意,靠天吃饭!看天吃饭!老天爷不给面子,只能徒呼奈何。

  杜太后名下的地都是一等一的良田,上好的稻种,每一季都是精耕细作,又是太后娘家家里的老庄稼头子掌着,尚且一亩只收了一石半。

  老百姓的地能有多少产量,这下等贫地怕不是一石都没有。

  这秋天的赋税收完,又得有交不起赋税,弃了田地的流民了。

  田地一抛荒,明年的夏收又得再少。

  如此循环,民乱又得再起。

  以前天下不是自己的,不过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现在要拆的都是自己的墙,肉疼啊!!

  “你去吧!”

  赵匡胤挥手让管事退下。

  自己窝在龙椅里,越想越心塞,真是心肝脾肺肾,哪哪儿都疼!!这千疮百孔的天下,怎么补都是洞,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去叫关家大郎来!来了直接去太后那边。”

  “是,官家!”

  关一天今天儿并不轮值,内侍跑到关家才把正准备出门的他给截了回宫。

  赵匡胤都已经在地里干了好半天活了。

  “微臣参见太后娘娘,官家!”关一天气喘吁吁的。

  “免礼免礼,大郎这都比关将军还高了!跑得这么急,来,给大郎一杯乌梅汤。”杜太后乐呵呵的招呼关一天。

  “嘿嘿,谢娘娘,娘娘这里的乌梅汤跟以前的味道一样啊!好喝!”关一天喝了一大口,酸甜可口,沁人心脾。

  “我娘说,爹矬矬一个,娘挫挫一窝,我娘不矮,家里兄弟就高。”三两口干完了一杯乌梅汤,关一天又笑着回太后的话。

  “你娘总是有那么些好玩的话,哈哈。”杜太后住进宫里许久没听过这么接地气的俚语了,笑得合不拢嘴。

  “你们聊,老身这老胳膊老腿的且去休息会!”

  杜太后原想跟关一天再聊一二,不过看赵匡胤在地里呆了这么久就等关大郎来,怕是有事商量,就知机的回屋了。

  “恭送娘娘,娘娘保重!”

  关一天躬身送走了杜太后。

  “一天啊,你跟你娘种过田没?”赵匡胤干活出了一声汗,自觉郁气去了一半。

  再回头一见关一天,也不知道怎么地,这心情更轻松了起来。嘴角不知不觉的翘了起来,笑着问道。

  “回官家,种过。”

  “你说这占城稻真的产量能高么?”赵匡胤指着脚下的地又问道。

  杜太后宫里开的一分地,撒下去的占城稻长势倒是可喜,只是宫中伺候得精细,到时候多一成二成也看不出来到底是稻种好还是伺候得好。

  赵匡胤实在没底,这外敌虎视眈眈,老百姓要吃不饱饭,世道又得乱起来。

  本就得位不正,一个不小心,不用两年,他这龙椅就得塌。

  “这,这天时地利的,不好说。”

  关一天也不知道啊,他就是半吊子的庄稼把式,跟他娘种了几年田,中间大旱两次,多雨三次,年年都欠收。

  新稻种更不用说,他压根没种过。

  “你看,这苗怎么样!”

  赵匡胤又指着地上的秧苗问道。

  他是一天的地都没种过,刚刚说拔草,都得小内侍现教,才分清了什么是杂草,什么是秧苗。

  “微臣看看。”

  关一天没有贸然回答,只是蹲了身子,用手丈量了一下秧苗的高度。

  宫里自然没有水田,用的是直播下稻种。倒是与他以前在木石村的地差不多。

  那会家里水田只有一亩,不够吃,李冬儿就把边边角角的旱地也用上了。他跟着操持过,还有些许印象。

  “这是种了多久了?挑过稻种么?”他转头问边上的人。

  “回大人,种下去十天了。挑过的。”专门调过来伺候地的小内侍立刻就答了。

  “施过肥了么?”

  “回大人,头前刨地翻地下过一次,出了苗就没有了。”

  “那还成吧,咱这宫里的地也从来没种过庄稼,肥不肥的也不好说,现下这秧苗有两寸高了,也算是不错。”

  关一天跟着李冬儿种那会有个大致的印象,就跟官家说道。

  他又拔了边上的一根秧苗。

  白色的根系很是发达,也很粗壮。叶面翠绿健康,没有什么杂色。

  “再过几天追一次肥吧,我娘以前也就是十五天的样子追肥。”关一天直接吩咐小内侍。

  “这。。。”小内侍面露难色,“这味道实在不雅,散起来慢,娘娘每天都来,也怕污了衣裳。”

  “那不打紧,加吧!”赵匡胤没觉得这算个事。

  “回官家,这味道真挺大的,太后娘娘这宫里也经常有女眷来,一旦施了肥,整个宫里都能闻到。”

  小内侍都快哭了。

  他也是临时被选过来的,原本土地刨食吃不饱,狠狠心把自己了结了到宫里混个金饭碗,结果,还是土里刨食。

  翻土还好,盖住了也没太大的味道,这追肥,真就得臭好几天啊。

  他下面没了,要是上面再没了,那得多冤啊。

  金饭碗也得活着才能捧啊。

  关一天看了一下周围。

  确实,后面的这块地太小了,又有高高的宫墙,不像正经地里透风透气的,施过肥不好散味,怕是要抽十天半个月的。

  “官家,咱也不指着这个出粮食了,不过是试种,要不分一小块施了肥看看两边对比?”

  “也行吧。捡了这边上的一块施肥吧,薄施就好,再把这边的厚施一块。”

  赵匡胤也觉得是,能比对着看才知道差别在哪里。

  占城国将这稻种吹得顶天了,同一块的种出来,施肥的不施肥的跟加重肥的都试一下,看产量也能大致心里有数,将来推广出去也好有个依据。

  当时种的时候应该再种些国内的稻种,这就一目了然了。

  “你娘那边怎么样,稻种该种下去了吧!”

  “今天到的信说是正挑着稻种了,就是官家送过去的小娘子们挑的。十挑其二,一时半会的人不够,田也没翻好,肥也不够,我娘就只能捡最肥的地先紧着弄,播完一茬再看说其他的,时间要是赶不及就等着开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