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一百三十六章 各种各样的技能
  “我心悄悄,写得真美,说得真好,是谁写得?”

  蔡嘉上又细细的品了一下几句诗词的字里行间。

  饶她一个没有什么感情的人都觉得心里麻酥酥的,像被猫爪子轻轻的挠了一遍。

  “你也没印象啊,舅母就是突然想起,死活不记得出处。”

  李冬儿悟了。

  好吧,自己还是当了一回文抄公了。

  肯定是北宋后面不知道哪个写得,她原生记忆里的存档。

  实在是对不起人家了。

  “书房里应该没有。许是舅母以前看的。”蔡嘉上摇头。

  李冬儿书房里的书多而杂。

  奇奇怪怪的书有很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满满的放了三个书架。

  诗词类却只有寥寥几本。

  若有舅母念的诗句,她应该会有印象,就这么听李冬儿念一遍都觉得荡气回肠的,通篇还没什么华丽的词藻。

  悄悄二字用得实在是到人心里去了。

  “嗯,随它去吧,也不是什么要紧的,我也只记得半阙残句!嘉姐儿有兴趣倒是可以试着续写。”李冬儿净了手就坐到了饭桌边上。

  “开饭吧。”

  关家家规一直都是人齐了才开饭,饭菜都齐了,大家也不过是围坐着先聊天等着。

  “娘怎么想起念诗来了。”

  八郎好奇的问着李冬儿,同时也给坐自己边上的关老太太夹了一筷子青菜。

  “祖母,吃青菜,小姑姑说你早上偷偷儿把菜包子里的青菜塞了一嘴回去吐掉不吃!!你不乖哦!!这会我要看着你吃了青菜再给吃肉!!”

  “祖母哪有!”关老太太老脸一红,直接狡辩,又瞪了女儿关可人一眼,出卖老娘!!!

  “鸡窝边上的青菜粒我都看见了!!”这会外面上忙活得差不多了,八郎有更多时间在家里呆着,这才发现,关老太太没他看着,天天的青菜都是糊弄着吃。

  关可人还管关老太太不动,还是得他出马亲自盯人。

  “。。。知道啦,祖母吃!”

  看着关老太太皱着眉头像吃药一样开始啃碗里的青菜胡萝卜,八郎才又回头看向李冬儿等她回答问题。

  “八郎现在有模有样了呀,月钱提五十文!!”

  李冬儿给八郎竖了个大拇指!

  老小老小,老的真的得小的制,要不然整天阳奉阴违的玩儿游击战。

  “娘!!!太好了!!!多谢娘亲!”

  八郎想不到还有这意外惊喜,高兴得又夹了一筷子青菜给关老太太,

  老太太哀怨得看了李冬儿一眼还是继续埋头苦干,反对无效的事,她就放弃挣扎了。

  唉!儿媳妇比女儿难搞多了!!

  “娘,你还没说呢,你怎么突然念起诗来了,这诗什么意思啊?”

  七郎续上八郎遗忘的话题。

  “这诗很简单,其实就是说诗人对心仪的人的思念之情。我今儿不是跟老柴头去看田了么。”

  “他说想娶夏娘子来着。可夏娘子并没有想嫁人的意思,我说去给他撮合撮合,他说,只要能每天看见夏娘子就行,也不敢去说。我就突然想起这几句诗。”

  李冬儿简单说了几句。婚嫁或者情爱,家里这些小的都没开窍,说多了也不明白。

  “柴爷爷去把这诗一念,夏姑姑可能就想嫁了!”八郎一语惊人!

  “你怎么知道?”关羽长好奇的问道。

  “夏姑姑屋里有书,还有诗经,不干活的时候,夏姑姑还写字呢!”

  八郎岁数小,因着去给莫大跟黄草头送饭喂饭,前阵天天在宿舍出没。

  跟宫里出来的这群娘子少说也混了个八成熟。

  宫里姑姑们的岁数,如果正常人家,这会就是抱孙子的年纪。

  自然对八郎没有任何抵抗能力。也不会特别防着,说话没有特别避开八郎。

  于是八郎听了蛮多中年少女的心声。

  “其他几个姑姑说,要踏实的,能过日子的郎君,不能太丑。还有要高个子的,要壮实的。夏姑姑没怎么说过,只是说,要找还是得找志趣相投的。”

  “是个明白人!”李冬儿倒是蛮认同夏娘子的想法的。

  志趣,再提炼一下也就是后世说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观不合,即使勉强结婚了,也都是鸡飞狗跳的。

  “那,我去跟夏姑姑背背诗?”八郎又提议。“我觉得柴爷爷挺好的,笑呵呵的!”

  “你没觉得你的叫法有问题!差着辈分呢!!”关四郎捉出了八郎话里的虫。看書喇

  “他们要是成亲再换呗,现在都没这事呢!”八郎答道。

  “再说吧,你去漏个口风也行,再探探夏姑姑的口气,别说柴爷爷念诗,他认字也不多,这也瞒不过去的事。”

  李冬儿觉得这事还是有操作空间的,敲敲边鼓之类,成不成的就看造化了,主要在夏娘子怎么想,志趣投到什么程度。

  “媳妇儿也喜欢诗?”关羽长若有所悟,看着李冬儿问道。

  他虽然知道媳妇看书多,但还真没听媳妇念过诗,这会八郎这么一说,他突然有种灵光一闪的感觉,他是不是也背几首,时不时的念给媳妇听,表达他的悄悄之心啊。

  “嗯,有些诗写得很美!咱家这文化底子还是差。这书院先生真得赶紧请一个了!”

  李冬儿想不到关羽长心里的弯弯绕绕,加快了吃饭的速度,下午还有下午要做的事。

  耽误不起。

  用过午饭,大家想休息的去休息,有事的也去忙活。

  李冬儿抓了关羽长让采购清单上加东西。

  村里现有的人的技能整理出来以后,就真是充满了各种惊喜。

  军里来的这些人里有做过豆腐的,有会木匠活的,有会石匠活的,家里开过酱菜铺子的,会酿酒的,在铁匠做过学徒的,会杀猪的,进过榨油坊的,打过井的,更离奇的是还有两个会绣花。

  宫里的姑姑的技能大多数点亮的都是织布,裁衣,绣花。

  宫女子们裁衣,绣花也是标配,除此之外还多了才艺,琴棋书画之类。

  “订的东西应该差不多了,下午你去拉回来,特别是油坊的,拉了豆子先弄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