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二百二十九章 寿比南山
  “官家要来木石村?”

  蔡嘉上虽然诧异,反应也不是很大。

  “嗯,打着巡视洛阳的旗号,说要顺便来看看木石村。还要住几天。”

  李冬儿一目十行把信看完答道。

  “哦,明白了,就是主要看木石村,然后顺便看看洛阳。”

  蔡嘉上很能抓住重点。又问:

  “可来了住哪里啊?”

  “官家很贴心。。。跟你舅舅说的是照招待兄弟的住法,能住就行。只是官家说还要带着杜太后一块过来!”

  蔡嘉上环顾一圈整个关宅,除了后罩房跟倒座房有空着的房间,其他都没了。

  这怎么安排都没法住,宿舍那边更不用提了。

  “只能单独住的吧?咱家也住不了啊!”

  “嗯,最少又得费我一套房子,官家住过了也不能让别人住了。。”

  李冬儿在心里算了个数,官家来,阿离就会来,杜太后来,秀姑姑也会跟着。

  再加上禁军暗卫,还有随行伺候的宫里人。

  这个配置哪怕是偷跑出来的,也不低于十个。

  这房子起码也得有五六个房间。

  现在村里最大的房子是关家,村里空置的房子,修缮出来后的最大的两套是四个房间,一套给了吕蒙正一家,现在就只有一套了,难道为了赵匡胤还要现建一座行宫么,这也来不及啊!

  这可恶的胖子,真是想哪出是哪出!!

  大冤种!!

  “不说官家了,我晚上想想再说,你娘说啥了,在夹马营怎么样?”

  “挺好,说很忙,说她学得慢,荣老大夫被她气得天天大喊大叫的,娘一哭荣老大夫又无可奈何。荣小大夫家的小娘子青黛对我娘不错,白天忙完了,就给我娘开小灶,还让我娘在她身上试着扎针!”

  “哈哈哈,荣老大夫遇到克星了。这青黛你见过没?”

  李冬儿还没见到荣家的两个小的,听关羽长说,那长得不是一般个好。

  她也颇为好奇。

  “荣小大夫的小郎君我没见到,小娘子我遇到过一次,就上次来木石村的时候。只能说,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蔡嘉上给了个很高的评价。

  “呃,鱼都不忍心看了,雁都摔死了,太惨绝人寰了。。。”李冬儿咋舌。

  人美又心善,太太惨绝人寰!!

  怪不得荣老大夫说起孙女就是一言难尽。

  四大相传的美人儿,一个好下场的都没有。

  沉鱼的西施,最美好的传说中的结局是被范蠡带走归隐山林。剩下的有迹可寻的结局,除了自杀就是被杀。

  因为红颜祸水论,西施是实打实的帮助越国搞死了吴国。所以从西施自己到臣子到越后都不能容忍,最后总之就是死。死于水中,化作西施鱼,西施舌。

  落雁的昭君,所谓昭君出塞实际就是代皇家公主和亲,和亲后不久老单于就死了,因为匈奴的传统,作为遗产又嫁给了老单于的儿子。过了没几年,这第二任也死了,又被第三任继承了。

  据说最后的结局是服毒自杀。

  汉代十三个和亲的公主,最后能回故国的只有一个。其他的不过是在边疆塞外默默的了此一生。

  闭月的貂蝉,羞花的杨贵妃。就更别提了。

  貂蝉还跟关家有那么点关系,传说是被曹操给了关家老祖宗关羽。可这族谱里可真没这个记载。

  李冬儿倾向于是被曹操这个一代好色男给收了,泯灭于曹家姬妾里面了,反正吕布死后,江湖上再没有貂蝉的传说。

  不过,有时候,李冬儿也怀疑,貂蝉可能改名换姓了,这关家最后遗留下来的幼子就是貂蝉生的,所以关羽长跟关可人长得都不赖!

  至于羞花的杨贵妃是距离这会最近的美人儿了,先是皇子的王妃,后来一个不小心被皇子的爹看中了,一番周折,当了女道士再入了皇宫,万千宠爱于一身,一生还算是荣华富贵的,安史之乱,皇帝老子逃跑都没忘带上她,于是在风华正茂的三十八岁,被缢死于马嵬坡。

  四大美人的故事后世演绎得或婉转凄美,或为国为民。

  实际上就是牺牲品。

  基于这四大美人的下场,李冬儿每次照镜子都特别欣慰,一张正常脸,不丑,耐看型,及笄前,她特别留意把自己打扮得偏土一些,离美人十万八千里远。

  要不然早就她爹拿来奇货可居了,哪里能捡到关羽长这么个漏。

  “媳妇,我回来啦!!”

  想到关羽长,关羽长的大嗓门就到了。

  “舅舅!”蔡嘉上起身。

  “坐坐坐,没那么讲究,你们干什么呢,喝茶?”关羽长大手一挥,直接就坐到了李冬儿身边。

  “嗯,喝茶,我这杯正好,给你!”

  李冬儿把自己喝了一口的茶递过去给关羽长,又把关羽长怀里睡着的九寿接了过去。

  关羽长一口气就把茶杯里剩下的茶水全都喝完了,连带着杯里的茶叶也一起进了嘴里,嚼吧嚼吧,直接吞了。

  “嗯,不赖。苦中有甘,清爽得很!这就是媳妇儿今天炒出来的茶叶?”

  “是的,你也觉得不赖?”

  李冬儿对这牛饮之姿也是佩服了。

  “还成,不是渣渣,也不拉嗓子,挺顺口的。”关羽长砸吧了一下嘴说道。

  “那就好,今天炒茶的方子我回头写下来,你给赵坤家,让他们茶园子里弄些秋茶给我。”

  炒茶的工艺虽说是关羽长去跟赵家要回来,但跟她今天的操作其实相去甚远。

  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

  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所以唐宋两代的做法就是将采摘下来的鲜叶给蒸软、蒸熟,再将茶叶捣烂掉,放入饼状模型进行定型,接着就是烘焙,最后将它们穿成串,包好存着。

  喝茶的时候就是从茶饼上敲下来一块,再碾碎了冲泡。

  李冬儿想不起后世的具体做法,但炒茶的视频,她还真的看到过,大致跟这会的制茶方法对比一下也就推出来了。

  改蒸茶为铁锅炒,改捣茶为揉茶。

  于是乎李冬儿版的素茶就出来了。

  也算是大差不差了。

  “好,下回我带过去,你这现成的也给我弄二两出来,我带过去赵兄弟看看。”

  “没那么些,最多给你一两半两的,统共炒出来也就三两,还得匀一罐子送去官家那边。”

  “茶坊里卖的八饼一斤,一贯钱。你这个打算怎么卖?”

  关羽长好奇的问道。

  “不卖,专供!所以你让赵家别把这方子流出去,以后值钱的。”

  本着钱是挣不完的道理,李冬儿不打算搞茶事业。而且专业的事还是得让专业的人去做。

  赵坤家说起来也是赵匡胤本家。这茶推广开来,本家跟本家更好操作。

  “也成吧,媳妇说了算!”关羽长一如既往的没意见。

  “可人那儿去看了么,怎么样了,刚刚嘉姐儿还收到可人的平安信。小喜子,你去书房把那几个画着竹子的竹筒罐子拿过来。”

  当家男人跟小闺女回来了,品茶会只能暂告一段落,李冬儿就手开始收拾摆出来的东西,又跟蔡嘉上说道:

  “嘉姐儿去把信给祖母读一读,再让人去叫了小郎君回家读书,虽说有老师了,还没开始之前,你这边继续教着!”

  “好的,舅母!”

  蔡嘉上起身行了礼就回了后罩房。

  关羽长待李冬儿交代才接着答道:

  “别提了,这荣老爷子,绝了,在医馆前面拉了个好几个招贴,什么包生子秘方,童叟无欺,什么关家祖传十八代生子秘方!还有不生小郎君不要钱!生了小娘子倒给钱!”

  “哈哈哈哈!老爷子真有一套!”

  李冬儿乐死了,这宁可架上药生尘的老大夫,生生被她给掰弯成了江湖卖药郎。

  “我去的时候,老爷子正在诊室里头骂人呢。”

  “还有诊室?”

  “有,在原来靠左边的位置弄了屏风,设了两个诊室。”

  关羽长也是服气的,荣老大夫做事,那叫豪放派,口无遮拦派!没有荣小大夫在,更是彻底放飞了。

  貌似这求子的病人还挺吃这套。

  他到的时候,药铺里空荡荡的。柜台那也没人,屏风下面倒是可以看到人的脚,他估摸着正在看诊,就随便找了个位子坐着等。

  才坐了没一会,荣老大夫的声音就出来了。

  “你是傻啊,还是蠢啊!入秋了,不喝热水,喝冷水,还吃生瓜!!鱼脍!你这本就是水湿,湿气重得都出水豆子了,要不要命!!还想生娃!!下辈子吧!”

  关羽长绘声绘色的给李冬儿演绎了一长串!

  “哈哈哈哈,你该学口技去,怎么就学得这么像!”李冬儿被逗得不行,关羽长把荣老大夫那副欠揍感全演出来了。

  “还不行,我觉得我没有学出容老爷子的那股子皮赖又牛哄哄的劲头。那人在诊室里低声下气的,再三保证,荣老爷子才又安静了下来。”

  “后来看完了,荣老爷子出来了,看见我,也没二话,拉着我去了后院,咱家又多了一个女娃娃了!”

  “不出奇,现在知道的不多,以后会更多。”

  小喜子把竹筒取了来,李冬儿边说边开始封装茶叶。

  “也是,我直接送育婴堂那边了,也是刚刚生了没多久的。”

  “可人怎么样?你还没说呢!”

  “挺好,荣老大夫嘴里经常骂可人蠢笨,还挺护着的。赶巧,我去那会,可人正在另一个诊室给人扎针呢!我要走的时候,里面嗷嗷的叫,喊着说可人扎错针啥的!老爷子掀了帘子进去就是一针,直接扎晕了,让可人放心扎!”

  “是老爷子的作风!”

  李冬儿乐得茶叶都要抖出去了,小喜子看不过眼,从李冬儿手里接了竹筒三两下就装好了问道:

  “要用蜡封么,夫人?”

  “用,封严实点,进了潮气,茶叶放不久,味道也跑了。”

  “喏,这一罐子寄给官家,还有老柴伯那里有一包熟化肥,也要一起送。”

  李冬儿指着大一点的竹筒罐子跟关羽长说道。

  “这像是有点太不讲究了。。”

  肥料的事,关羽长是知道的,送东西没问题,就是这两样一起送,就真的有点挑战他的底线。

  李冬儿回过味来,也笑了。

  “要不然就先把肥料寄过去吧,太后宫里的地能用,稻子,蔬菜瓜果的都可以用的。也不会弄得宫里臭烘烘的。茶叶这个有信再一起寄吧,过几天官家来直接给他喝也成!”

  “什么?官家要来?”关羽长一愣问道。

  “嗯,刚刚来的信,你看看!”

  李冬儿把石桌上的信递过去给关羽长的功夫,怀里的九寿动了一下,很快就睁开了大大的眼睛。

  看见李冬儿就笑开了。

  露出两颗刚刚长了一半的小白牙。

  “寿姐儿醒了啊,娘的小棉袄可真好看,香一个!!”

  “咦,,咦。噢!”

  九寿挥舞着胳膊跟李冬儿说着婴语。

  “可真棒!!饿了么?要不要开饭啊!”李冬儿逗着九寿,又看关羽长正认真看信。

  就起身抱着九寿进了正屋。

  招待官家这事,还是得留给关羽长拍板,他们哥俩好的,知根知底,不容易出岔子。

  喂完九寿,又跟九寿玩了一会,很快就到了晚饭时间。

  关羽长就着晚饭宣布了官家要来的事情,对于家里的小郎君或者关老太太,荔枝,官家的到来他们并没有什么感觉。

  大家说是宋国人,但骨子里,还没有太深的宋国人的认知感。

  官家当初也是常来常往的爹爹【儿子】【义兄】军里的上峰。官家升官,关羽长也升官,一直都是差一级两级的,最后一个是官家,一个是辅国将军。

  还是一样。

  大家集体表示了欢迎的想法。

  只有蔡嘉上相对的知道其中的厉害,只是默默的吃饭。

  “也好久不见官家了,不知道是不是又胖了,还有官家他娘,杜老姐姐,这一把年纪了,见一面少一面啊。”关老太太举着筷子,特别感慨。

  “那可不好说,万一都活得福如东海大石头,寿比南山大王八呢!”

  关羽长冷不丁就想起李冬儿的俏皮话,就顺嘴接了关老太太的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