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二百四十章 再考一场
  翻卷子翻出来这么个结果。

  赵匡胤是万万没想到,费时费力费银钱的科举就给他举了这么些废物。

  再一查,考官同姓。

  几个考官就有几个姓的学生被取了举子,快的几个都上任做官了。

  这几个考官耍的心眼特别直白,偏偏他还真没发现。

  李姓录崔姓,崔姓录王姓。王姓录范姓。

  诸如此类,录取的几乎全是世家大族,中间夹杂着几个非世家大族姓氏的,也跟他们有些丝丝缕缕的关系,弟子,子侄,姻亲。

  他把武官武将都搞走了,就是给这么一班废物点心腾位置么。

  真是气得心肝脾肺肾哪哪都疼。

  他并没有当场发作,只是懂的人自然就能懂。

  那几个被叫来当场问策的举子,回去抱病的抱病,请辞的请辞。连带着录取的大部分举子,也游学的游学,消失的消失。

  这口气发不出来,憋得他饭都吃不下了。

  “回头你把那个吕蒙正叫过来,我考一考,行,我就带走。”

  “。。。。。过分了啊!我们村好不容易有个正经老师。不行!”

  关羽长毫不犹豫就拒绝了,连人都要,实在不能忍。

  “那你还给我看他文章?什么意思!”赵匡胤脸大,眼睛也大,一瞪起来,霸气顿现。

  “让你看看,搞搞那个破科举啊,又不是让你从我这儿挖人!”

  关羽长理所当然的答道。

  “这么好的你留着干嘛!在木石村建个朝廷?反了你了!”

  赵匡胤气得胡子都直了。科举还被人用破字来形容,这分明是藐视!

  “得,我要想反,你这会都人死鸟朝天了,这皇宫风水不好,你都呆蠢了。”

  关羽长斜眼看着赵匡胤,说出来的话更气人了。他可一点不带害怕的,这官家可是在他地头上。

  谁死谁活的,一目了然。他打不过赵匡胤,还有媳妇啊,又不是没揍过。

  “你!你!你!”

  赵匡胤伸手指着关羽长半天说不出话来。

  关羽长看赵匡胤气的脸红脖子粗,登时怂了,李冬儿有云,这人脑袋里的血管可粗可细,脆弱的很,气极了是会爆血管的,一爆就是个死。

  “得,我错了,我嘴欠!您消消气,可别气出个好歹来,八郎,去家里跟你娘拿秋梨膏,调杯水给你二叔喝,清热去火!”

  “是,爹!”

  八郎应声而去。

  赵匡胤被关羽长这股子皮赖劲噎住了,喘着粗气,在边上找了个石墩坐下来。

  缓了半天才来了一句。

  “你是怎么活下来的,以前也没这么气人啊!”

  “一直都这样啊。头前说我娘是王八,被我娘拿拐杖揍了一顿,看我手指头,还没消肿呢!”

  关羽长举着自己手指头给赵匡胤看。

  赵匡胤,顿时,觉得自己被安慰到了,起码不是王八啊,但再一回味,这还是不对劲啊。

  “你媳妇跟你娘可真不容易啊!”

  “我也不容易啊,任打任骂的!”关羽长抗议。

  “是打不过又骂不过吧。”

  阿离在边上凉凉的来了一句。

  关·打不过媳妇·骂不过老娘·羽长,萎了。

  “二叔,二叔,喝秋梨水!!”

  远远的八郎就喊着回来了,两条小短腿跑得挺快,就是手里的水杯不停的有水抖了出来。

  “小祖宗啊,站那别动,阿离叔来,等你抖过来,水没了!!你娘这心还是那么大的。”

  李冬儿的丰功伟绩阿离也算见不少了,一等一的坑儿子,这看来无论去哪儿都一样。

  在京城里时,大节日,命妇要去宫里给太后请安。

  别人都是自己去,带个随身的丫头之类的。

  李冬儿带着一个荔枝,还带着八郎就去了。

  很快就有耳报神去阿离那里通风报信了。

  这带着儿子进宫,也没有什么规定不给,女人们明嘲暗讽的,李冬儿几句话就怼了回去。

  说得是谁家像她一样生了八个儿子的站出来,娃太多没人带,不带着怎么办,

  生不出来的文官家女人们转而暗搓搓的借八郎说李冬儿没教养。

  八郎那次确实把鞋子穿错了边,左脚穿的右脚,右脚穿的左脚。

  李冬儿也不解释。

  只跟荔枝一问一答,

  你知道老子么?

  知道。

  你知道道德经么?

  知道。

  你知道老子为啥写道德经么?

  不知道。

  因为老子愿意!

  把命妇们气得当场晕了好几个。

  阿离赶去救场,也只能把李冬儿先送了进太后宫里。

  到最后走的时候,八郎的鞋子还是那么穿着,阿离忍不住问了。

  李冬儿就说,八郎自己穿的,不舒服自己会脱了换,既然没有,为什么要换?为了让别人看得舒服么?别人舒不舒服关她屁事!

  阿离竟无言以对。

  当时八郎三岁,现在四岁。

  关家的小郎君被李冬儿这么歪七八扭的带着,没长歪不单只,还都好使好用的,真是个个都能派上用场。

  给跪了!

  “水不错,叫秋梨什么,我走的时候也来点!杯子也要,怪模怪样的,有意思。”

  抖得所剩无几的马克杯里的水被赵匡胤一口气干了,把杯子顺手就递给了阿离。

  “把我家里东西都给你得了!”关羽长没好气。

  “不给东西,那就给人。”

  赵匡胤深呼吸一口,决定不能跟这种人生气,不值当。

  “你再考呗,吕蒙正嫩着呢,还不到二十,愣头青一个,我媳妇说还得调教调教!”

  关羽长浑不在意,小年轻,还是得在木石村磨一磨,他看不出文章好赖,这吕蒙正呆加好欺负是几个儿子共同的认知。

  放到朝廷里,还不得被人生吞活剥了。

  “你说得轻巧,怎么考,都是别人考,完了再塞人进朝里,老祖宗传下来就这么个章程!”

  赵匡胤还没见到人,又不是一定要,但这个难处还是要跟关羽长吐槽一二,他跟赵普密谈了好几次,一点头绪都没。

  “别人考,你也考啊,又没让你改,解试,省试,你再加一场京试啊,我外甥女跟我媳妇聊天的时候就说来着。”

  “怎么说?”

  闻言赵匡胤不禁站了起来,看着关羽长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