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二百六十九章 馉饳儿
  可小娘子真的如李冬儿所言,极冷清,几次看到,几乎不说话。

  “蔡家来人送过几次东西,他们可不敢提什么,和离书都在我手上了,他那个大儿也是不清不楚的,他们还不敢怎样。”

  李冬儿压根没把蔡家放眼里,现在等的就是蔡嘉上及笄,然后有合适的嫁了,再把合离书去官衙上了章。

  两家从此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要不是因为合离子女不能归娘亲,她早就把这事了了。

  哪里还留着蔡家送点破烂玩意来恶心她。

  “极聪慧的小娘子,可惜了,杜家也没有什么合适的。要不还结个亲家。”

  杜太后略遗憾。

  “说到这个还真的麻烦婶娘留意一二,木石村里,没什么合适的,夹马营我也不熟。

  嘉姐儿的性子冷,但又极聪明,还有耐心。

  我这几个小的,自她来了,我就没操过心,读什么书,习什么字,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我那会教大郎写字,棍子都打断了三根!她这,云淡风轻的,一个月下来八郎千字文习完了,虽说写得一般,可都认得。”

  李冬儿是非常服的。

  上次跟关一天提过要书以后。

  关一天只要书肆出新书,立刻就买了送回来。后罩房的小楼上满满的全是书。

  除了早上出去跑步,剩下的时间,蔡嘉上基本就是埋书堆里了。

  杜太后听得李冬儿由衷的夸了蔡嘉上一通,忽而心里一动。

  只面上也不显,问道:

  “嘉姐儿今年多大?”

  “十三,六月的生辰。”李冬儿答道。

  “那不是跟你家三郎刚刚好吗?一个十四,一个十三。四郎也行,这天天对着。还用得着外面去找啊,正好都解决了,你家二郎也行啊!我家二郎给你家二郎张罗媳妇可太难了,”

  杜太后一听这岁数,立刻就想起了京城里那个老大难的关二郎,把自己那点隐约模糊的想法又给抛到了脑后。

  做媒人可太难了,二郎说要找个像他娘这样既能骑马又能种地,闲来没事还能对打的!

  实在强人所难!!

  “《国语》有记,同姓不婚,恶不殖也,说的是同姓,其实就是血脉相近。

  我家也不是什么世家大族,要靠子女联姻。

  我倒是想要这么个儿媳妇,可我怕生下来的孩子不好。

  再者,就我家这几个,配嘉姐儿,还是差了点。”

  李冬儿实话实说,她也遗憾,要不是姑表亲,有这么聪明的儿媳妇,那得有多美!她带个几年,把事都交出去,就完全可以躺平了。

  “唉,也是,我娘那会宁可给我招婿也没让我嫁表哥。”

  杜太后也是门清的。

  什么姑表亲,姨表亲,做亲的挺多,生了孩子的健健康康活下来的不少,这些都摆出来大家能看到。

  看不到的其他孩子就变成中途夭折的数字了。

  可架不住心疼闺女的人家,嫁给熟人,知根知底的,闺女受磋磨了也容易察觉。

  恶不殖远远没有闺女过得舒心重要。毕竟只是个可能?

  就算没啥关系的,生一半死一半,也是常有的。

  所以即使大家明知道,还是有做亲的。

  “慢慢寻吧,要是实在没合适的,招婿我也觉得不错。”

  “夫人,饭摆好了!”小喜子的声音传了进来。

  “好!婶娘,走,我们先吃饭。”

  “不等他们么?”杜太后问道。

  “不等,午饭不等齐人,随到随吃!多是汤汤水水的,泡久了不好吃,都是回来了现做”

  等到了饭桌边上,果然,就放了两份餐食。

  “我也没见你吩咐啊?”

  杜太后奇道,她一直在,就没见李冬儿吩咐过下人,怎么厨房就能正正好送过来两份。

  “嘿嘿,懒人懒法子,正屋里跟这里都有扯了长线的摇铃通到灶间的,拉两下灶间就会响两次,就送两份饭。其他得也各有不同的响铃法。”

  “可真是,置多几个小丫头跑腿也不费事啊!!”杜太后嗔道。

  “婶娘!你可别怪我实话实说啦,你这可就真是何不食肉糜了!!”

  李冬儿板起脸,正儿八经的跟杜太后说起了笑话。

  “去!你当我看不到这线是铁的啊,做起来比买个小丫头还贵的吧!”

  杜太后没好气戳了李冬儿一额头!

  “婶娘明察秋毫啊!!”李冬儿笑着奉上一记马屁才解释道,“我跟羽长其实都不太喜欢家里来来回回的都是人,再说家里也没多少事,几个小郎君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你这会不喜欢,等小的们都娶媳妇生孩子了,还不喜欢??就算只有四郎以下的在你身边,将来你这屋子,得填得满满的。”

  “那可不行,太闹腾,我就没打算一起住。等该娶了,单独给他们一套房子搬出去住,大家都舒坦。”

  说着闲话两个人就坐到了饭桌边上。

  两个人都是一大碗馉饳儿加一小碟子黄瓜丝拌米皮。

  馉饳儿皮薄而透,隔着皮都能看见里头的馅儿,粉红色的虾段清晰可见,配着翠绿的韭菜,显得分外可口。

  煮熟的馉饳儿油花从里头飘出来,在碗里滴溜溜的晃。

  底汤里还有深绿色的海带结,加上香蒜和葱花的味道引得人食指大动。

  “婶娘,试试合不合口味。”

  李冬儿让了杜太后先举筷,就没有再说话了。

  两个人静静的享受起美味的午饭。

  馉饳儿名字听着别扭,其实就是后世的云吞,馄饨。

  这会属于平民美食,街上十几文钱就可以来一份,分量不小,成年汉子都能吃饱。

  自家做的肯定比街上要精细一些,馅料也高几个档次。

  而黄瓜丝拌米皮里的米皮,就是纯正的占城稻出品了。

  但凡粘度差的米,拿来磨米粉,做糕点之类,反而是上佳的材料。

  她大概跟阿香讲了一下,阿香就做出来了。

  米皮制作工序大致分为三步:磨米成浆、过滤去渣、上笼蒸制。

  磨米的时候还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其他的主食粗粮一起磨浆,像小米,糙米,豆子都行。比例合适出来的米皮口感还会更上一个台阶。

看書溂